唐浚中
2019年7月10日,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八五三农场雁窝岛的一块湿地,一窝嗷嗷待哺的幼鸟正呼唤着母亲。
朝着幼鸟鸣叫的方向望去,芦苇荡里赫然立着一排高大的雕塑——几名壮士正弯腰前倾身子,奋力拖拽一根牵引绳,期望将一台陷入沼泽的“K95”拖拉机拉上岸来。
这一场景描绘的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垦雁窝岛过程中涌现出的“潜水挂钩”的故事。这是开垦北大荒的一个缩影,壮士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也成了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大荒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在这片黑土地上奉献青春,播种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了全国的大粮仓。
如今,黑龙江省精准把握“三长三短”辩证法,牢牢锚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打出一整套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契合发展实际的组合拳,大粮仓开始与智能化、工业、文化、边贸融合,激发全面振兴新动力。
作为全国党刊开展“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系列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办了“砥砺奋进走龙江——2019全国地方党刊龙江行”采访活动。重庆党刊全媒体记者全程参加,走进大农业、大界江、大湿地、大园区,以期展现出发生在龙江大地上谋振兴走新路的生动实践。
“農业+”智能化
细算下来,朱福磊从农业院校毕业后已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10年。
作为八五三农场科技科科长,朱福磊主要负责八五三农场高科技水稻种植园区的作物育苗、经济作物种植等工作,他也见证了这里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全过程。
2019年6月1日,高科技水稻种植园区的集中育秧场示范大棚内开始播种经济作物。
示范大棚内作物生长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农场的产量高低。朱福磊因此早早来到集中育秧场的监控室,组织工作。
通过监控设备,朱福磊只需要盯着电脑屏幕,示范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人员操作情况等信息都尽收眼底。
过去,在高科技水稻种植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前,朱福磊和同事们需要一个个大棚地跑,一处处地做记录,管理效率十分低下。2009年底,园区开启智能化改造后,一切随之而变。
农场先后投资1250万元,为高科技水稻种植园区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有28个催芽箱、可供25.2万亩水稻用种需求的水稻智能浸种催芽厂。
在这座智能化催芽厂中,所有设备均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控制,还采用了仪表集成现场总控制技术,同步多箱水位平衡技术,技术人员坐在监控室就能了解每个催芽箱的工作状态。
由于温度、湿度等指标管理精细,芽种冒出的芽长被精确控制在了1.8毫米至2毫米之间,每批次各催芽箱差异被控制在1.5%以内,大大方便了电动播种机进行规模化播种。
不仅对催芽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高科技水稻种植园区还将智能化推向了田间地头。
2012年6月,集自动供水、田间信息采集、十要素气象站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生长自动灌溉与检测系统,在水稻科技示范基地投用。
在这一系统控制下,电脑可根据田里安装的自动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观察水稻长势,根据水稻叶龄状况进行水肥调整。操作员只需在年初设定好水稻全生育期的灌溉水位,控制系统便可根据传感器反馈,控制电磁阀开关以达到控制稻田水位的目的。
此外,该系统还会根据水稻生育期灌溉数据自动生成图表,给水稻定期拍摄生长图像,为作物绘制出详细的生长图谱。“水稻品种好不好,产量高不高在这里一目了然。”朱福磊说。
“农业+”工业
2019年7月16日上午,黑龙江省富锦市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园区。
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淀粉生产线早已开足马力,操作人员正操控着德国西门子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着玉米的投料、净化、浸泡、破碎等工序。
穿过生产车间,在淀粉包装车间里,一包重达830公斤的淀粉产品被智能机械手轻松举起,送至指定位置。
在这里,每天都有上千吨产品包装出厂,运至全国各地。
而在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农业、工业接续,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链上游—通过搭建综合化种植服务平台,该公司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及合作社开展合作种植,形成以销带产、协同发展的格局。
产业链中游—围绕打造现代化粮食仓储基地目标,该公司粮食收购半径达100公里,收储量占富锦市及周边区域产能的70%,总仓容量达500万吨。
产业链下游—围绕把“深加工建在粮仓里”的当地出产、当地转化的发展思路,该公司建设2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配套建设热电站、污水处理站各1座。
产业链延伸—围绕打造粮食物流交易集散中心目标,该公司投资3亿元,打造年发运量300万吨的物流配套设施及铁路专用线5条,日装卸能力超1万吨,同时开发建设了大型粮食电子交易平台。
这正是富锦市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对照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缩影。
如今,富锦市通过积极引进象屿等龙头企业,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规模扩张、集群发展,正加快打造全国绿色有机食品中心。同时,该市还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健康、绿色农产品的要求,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区域、企业和产品特色,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升级。
“农业+”文化
2019年7月16日下午,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东北地区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传习所里传出歌声。
屋内,一位身穿紫红色民族服饰的老师面带微笑,一边用手打着节拍,一边用赫哲族语言传授《乌苏里船歌》唱法。
老师名叫吴桂凤,是伊玛堪传习所的教员。
“我们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千百年来,关于赫哲族祖先的故事都留在了口耳相传的伊玛堪里。”吴桂凤说,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世代以渔业、狩猎为主,八岔村正是赫哲族集中居住地之一,现有198户502人。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赫哲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吴桂凤说,赫哲族传统文化日渐式微,让不少老赫哲族人嗟叹。
2015年,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专家挖掘赫哲族传统文化,让这些传统文化有了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结合点,为赫哲族传统文化赋予了新活力。
很快,八岔村建起了伊玛堪传习所,有了经费保障。 吴桂凤作为深受赫哲族文化熏陶的传承人,被推选为伊玛堪传习所教员,专门负责在当地传授赫哲族文化。
此外,通过设立相关工艺培训班,桦树造船、鱼皮造衣等赫哲族传统手工艺得到了新的发展。
吴桂凤发现,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年轻的赫哲族人走进了她的课堂,这些年轻人学成后将传统文化再次应用到生活中、“乌日贡”文体大会上。
“通过对赫哲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重新赋予这些传统文化活力,让赫哲族的年轻人愿意主动拾起传统文化,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八岔赫哲族乡党委副书记孙中馗说,这些传统文化不再是劳作时哼上两句的消遣和打鱼的技艺,而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节目、学校课堂里的教学内容,这也为当地吸引来不少游客。
如今,依托于赫哲族传统文化和新修建的赫哲新区,当地办起了农家乐,赫哲族人的增收也有了新渠道。
“农业+”边贸
2019年7月17日清晨,黑龙江省抚远市抚远口岸,汽笛声划过天空。
一艘轮船满载着中外游客,从这里离港驶向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口岸;在黑龙江对岸,俄罗斯的航船也已经起锚出发。
对地处中国最东端的这座小城来说,这条航线不仅拉近了与俄罗斯的距离,而且还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农业对外贸易正是其中之一。
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果蔬生产周期短,全年有30%至35%的果蔬需要进口。
依托从抚远港出发到哈巴罗夫斯克市只需3个小时的便利交通,抚远及周边蔬菜优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抚远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籃子”。
近年来,抚远利用这一资源、地缘优势,把建设对俄果蔬出口基地作为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的重点项目来抓,通过采取建温室大棚、提前确定栽培时间等方法,为出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通过培育从事果蔬调入、包装、出口等业务的边贸企业,让这些企业与村、农户建立供求关系,抚远相继建成了相关果蔬批发市场和分配中心。
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抚远既巩固和提高了出口商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又方便出口商随时掌握信息,及时引导生产者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有效地牵动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如今,抚远的早甘蓝、圆葱、西红柿、油豆角、黄瓜等果蔬产品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备受青睐,成了抢手货。
此外,通过重点推进通江乡对俄蔬菜基地和蔓越莓种植深加工项目,推进乌苏镇灌区和海丰灌区建设,利用乌苏里江优质水资源,生产无公害绿色稻米,抚远对俄出口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增。
(原载重庆《当代党员》201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