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彦泽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是短期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发展、劳动力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下,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更大。由于黑龙江省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因此应充分关注疫情对黑龙江省就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从期限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黑龙江省就业的即期影响主要是就业存量,滞后影响可能会转化为就业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即期来看,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经济活动减少,直接导致用工量减少,复工复产整体效益和水平没有得到彻底恢复之前,就业存量下降在所难免。若疫情时间持续较长,企业和就业人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都会产生变化,滞后影响将更加复杂,可能会影响到就业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
从行业来看,本次疫情对服务业形成较大的就业冲击,对农业冲击较小。黑龙江省就业构成呈现三产独大的特点,三产就业人数约占就业总人数的47%,二产约占16%,一产约占37%。因为三产就业弹性较大,加之黑龙江省三产服务业普遍为传统形式,所以此次疫情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就业影响最大。虽然黑龙江省一产就业人数较多,但因目前正处在备耕阶段且就业人员的粘性较大,就业冲击相对较小。
从群体来看,农民工等弹性工作制人群压力很大,企业正式员工压力适中但有隐患,高校毕业生就业则有较大不确定性。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但受疫情影响,很多春节后应外出的农民工返工时间延后。企业正式员工虽短时间内没有就业压力,但企业订单减少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会在一段时间后传导至薪酬和岗位上。因春季招聘无法正常进行,加之正常企业用工已经受到影响,因此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用足“救市”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为对冲疫情影响,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需乘势而为,因势施策,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稳定就业。一是充分释放专项债券政策红利。黑龙江省应抓住国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机遇,利用专项债券加大对各种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项目顺利开展。一方面借助债券资金补齐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应急、公共卫生等领域短板,另一方面更要利用项目建设吸附更多的劳动力,用动起来的项目动态化解黑龙江省整体就业压力,切实稳定住黑龙江省的就业水平。二是充分释放宽松金融政策红利。针对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市场充分流动性的优惠金融政策,黑龙江省应主动对接政策,确保企业想清楚、弄明白、用得上这些政策。通过使用这些政策,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抵消因疫情导致的订单減少和成本上升压力,切断这些压力传导至用工薪酬和用工岗位上的通道。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确保企业与这些金融政策低成本无缝对接:首先,建议设立重点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度,降低银行融资资信审核门槛,从信用体系建设角度简化流程,实现政策对接;其次,建议黑龙江省在未来一年内暂时取消各级政府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反担保要求,进一步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从信用担保角度简化程序和费用,实现政策对接;再次,鼓励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用工量较大的企业申请足额信贷资源,满足自身融资需要;最后,也应注意引导金融机构对特定人群提供“输血”,提供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涉农贷款,提高优惠金融政策覆盖面。
二、注重“开发”岗位,顺应经济发展热点
一是注重把扶持政策与岗位开发相结合。拓宽视野,找准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顺应当前形势需要、顺应经济新热点的岗位。疫情结束后,服务行业对清洁消毒等业务的需求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应积极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和受疫情影响的务工人员在这些领域实现再就业。线上消费、线上服务、线上医疗等行业将创造出更多就业新热点,黑龙江省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地方扶持政策,确保劳动力和新岗位相适应。二是注重增加社区消毒保洁公益岗位。黑龙江省可以尝试在纾解就业压力时,创造性运用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失业保险金和启动经费等,挖掘社区社会公益性岗位潜力,以减轻社会短期就业压力。
三、构建“联合”机制,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市场主体之间应通力协作,构建“联合”工作机制,千方百计营造有利就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建议尽快建立跨部门的统一就业工作领导机构。该机构可在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期间和疫情过后的一段时期内,每月固定收集和公告全国各地的就业政策及信息,构建起信息更加完备的劳动力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在该机构的统一管理下,也可及时发现就业再就业领域的主要问题,便于各部门采取联合“会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二是建议地方政府、就业中介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地方政府与就业中介机构之间的联合运作,发挥各自优势,采用用工订单方式主动解决用工企业需求。三是建议联合多方力量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发动教职员工、学生家长、校友等多方力量,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广泛收集并及时发布需求信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及早对接,在条件允许时可适当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现场见面会。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杜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