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45岁,会计,已婚,丈夫是工人,有一个儿子15岁。因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延迟复工,每天在家阅读大量有关疫情的新闻和各种相关文章,对照症状描述,怀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反复测量体温,感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胸闷憋气等。但是本人不敢就医,只是在家里恐惧、担心,因此打电话进行心理咨询。
李女士陈述:“我已经咳嗽好多天了,体温也是忽高忽低的,不稳定,早上测36.5度,过了两个小时再测就37.6度了。新闻里说了,超过37.3度就是发烧了,我肯定是得肺炎了。我家里人都说不可能,可我就是害怕。现在外边多不安全啊,我怎么知道我没有接触病毒携带者呢,他们都有潜伏期呢。可我不敢上医院,医院里都是病人,传染源更多,我可不敢去。可是不去医院,我如果真的是得病了可怎么办?我现在去也害怕不去也害怕,担心死了。在家里心里慌乱得很,什么都没心思做,就是不停地看资讯,核对自己的症状,越看越害怕,越害怕越想看。”
评估:求助者自述近一周表现出恐惧疑病情绪,厌食、躯体化症状等,但未泛化,主要是怀疑自己得了肺炎,感到恐惧,有良好的自知力和求助愿望。
电话运用焦虑90秒4问题询问法进行测量,后期转入网络在线公益咨询。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恐惧疑病情绪。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和求助者协商确定本次在线咨询的目标如下:
1.梳理恐惧疑病情绪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交谈帮助求助者识别、检验和改正曲解的观念。
2.提供成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自评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在线指导,帮助后续巩固咨询效果,稳定情绪。
1.进一步探讨体温变化的具体情况,发现李女士有喝热水的习惯,如果喝水后测体温,体温就会上升,如果没有食用或者饮用热的饮食,也没有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体温都是正常的。
2.引导李女士认识到,体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体温升高也可能是其他物理原因引起的,如果体温一升高就以为自己被病毒感染了是不对的。
3.当对自己健康的怀疑再次出现的时候,要进行自我觉察反省,保持恰当的思考方式,让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得到改善。
4.建议她控制自己看新闻资讯的时间,多做一些舒缓心情和让自己轻松愉快的事情,做家务、做美食、听音乐等,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改善效果。
5.指导在线自我评估量表的使用方法,后续将继续对李女士提供在线指导。
经过在线咨询之后,李女士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了之前的恐惧和疑病其实是多余的,现在心情好多了,以后,自己会积极配合在线指导,学习做科学的自我评估,多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兴趣,让自己健康、快乐起来。
付女士,36岁,某综合医院呼吸科护士,已婚,丈夫是某科技公司经理,女儿8岁。夫妻感情良好,家庭和睦。因近期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医院的工作量增大,非常疲劳和紧张。看到新闻里医护工作者的信息特别关注,有时为同行的英雄行为感到骄傲感动,看到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死亡,还有的医护人员被人误解等,又感到无助和悲伤。近期自己又遇到病患不理解的事件,心情低落。想做好工作,又愧疚于对家人疏于照顾,陷入焦虑、自责和压抑的心理状态,打电话咨询。
付女士说:“最近,我的心情一直在波动着,时而兴奋时而低落。我们虽然不是一线的门诊医院,但我们也加入了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很多同事都写了请愿书,申请支援一线。我们留在后方的人员也都是每天加紧工作,做好方方面面的保障准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但说实话,工作量太大了,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事情,防护升级,消毒作业量是平时的几倍,赶上春节,很多外地同事还没有回来,回来也要自动隔离,人手不够。医院很多部门特别是我们呼吸科,满负荷运转。可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不理解我们的患者。今天,有一个陪妈妈来看病的男士,可能是登记筛查的内容比较多,等待治疗的时间有点久了,他突然抓住我就嚷,大夫怎么这么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这么磨磨蹭蹭!是拿我们病人不当人吗?他当时因为激动,戴的口罩掉了半边,我好心提醒他,戴好口罩,有话慢慢说。他更激动了,说,你们防护得倒是挺严实的,我妈要是看不好,你们也别想好,要死大家一起死!说着就来扯我的防护服。当时把我吓得拼命躲,才挣脱开。后来旁边的候诊病人都帮着劝,保安也及时赶到,我们科室领导也赶来了,安抚了好半天,才算平息了这件事情。我当时没表现出什么,继续坚持工作。可在下班的路上,我忍不住哭了好半天。我不想对着领导和同事哭,他们都很坚强,也已经非常疲惫了;我也不敢对家里人哭,怕他们担心我。”
评估:求助者在电话中表现出过度紧张、疲劳、焦虑、委屈、悲伤、压抑、无助、自責的情绪状态。自诉中也有饮食和睡眠上的轻度障碍,但未泛化,主要是针对近期因疫情引发的多方面事件的自我反应,有良好的自知力和求助愿望。
在线指导运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成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自评量表进行测量。
综合测量结果和临床资料,最终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以及当下疫情的特殊形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本次电话咨询的目标如下:
1.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缓解求助者情绪,梳理引发情绪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指导建议。2.介绍在线量表的使用方法,帮助稳固后续心理状态,逐渐改善其情绪和身体状况。
1.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充分倾听付女士的诉说,鼓励她抒发心中的情绪。2.付女士的负面情绪是由多个负性事件集中发生而导致的,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和指导。例如,病患的过激行为是基于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冲动行为,还是有很多人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给与了信任、理解和帮助,要看到少数人的行为终究是少数,更多的时候,世界和社会还是温暖的。对战胜疫情要不断增强信心和动力,医护人员不是孤立无援的,全国人民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既然爱家人就更要为了家人保护自己,将自责转化为抵抗疫情的战斗决心和动力等。3.引导付女士充分进行表达和疏泄,减轻其痛苦和烦恼。4.建议求助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放松身心,听轻松愉悦的音乐,看幽默搞笑的视频等促进身心放松;多和家人沟通,不要过度压抑,家庭的温暖与支持会对自身的情绪调节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前期在线指导运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成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后续指导其在线使用SCL-90自我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自评方法,并继续提供在线支持。
经过电话咨询,付女士表示自己的心理压力缓解了很多,情绪平稳多了,又重新恢复了信心和斗志,也学到了应对的具体方法,以后会努力调节,配合在线指导,做科学的自我评估和改善。(特别感谢: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会长郑运良提供个案)
刘女士,63岁,退休在家,已婚,家庭和睦,丈夫因感染新冠肺炎送医院治疗,已经康复了,目前已转到一酒店隔离4天了,还有10天就可以回来。自己独自在家。根据社区防疫规定,刘女士属于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中。她觉得内心很绝望,站在阳台上哭着打电话求助,说准备跳楼,希望得到帮助。
刘女士陈述:“丈夫患有新冠肺炎,自己很害怕,很恐惧,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老伴患有胃癌,又转移到肺上,老天不公平,这7年多他们除了买菜,从未在外逗留,怎么偏偏就老伴被感染了;感染后,整个求医的过程艰辛、无助、绝望、害怕,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40多天,仍然历历在目;每晚严重失眠,最多睡一两个小时,睁着眼不敢睡觉,一闭眼全都是那些恐怖的画面;体重下降10多斤,每天没有食欲吃东西,就想着结束自己生命,想从楼上跳下去.”刘女士诉说了很多内心的绝望、恐惧、无助、有显著的情绪低落,整日以泪洗面。
评估:求助者自述近一段时间表现出极度恐惧、绝望,严重失眠、无食欲、躯体化症状严重(体重下降10多公斤)等问题,对生活无望,有显著的自杀倾向。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和求助者协商确定本次在线咨询的目标如下:
1.给予求助者正面的肯定和支持的基础上,教其腹式呼吸法和肌肉放松法,让其学会放松,缓解自己的压力,介绍一些柔和的音乐让其在睡觉前听,教其学会做简单的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她的情绪有所平复,从她的交谈中已经感受到她的轻松感。
2.引导她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和美好,支持她在家安心等待她老公回来,稳定其情绪。
1.自我介绍,告知咨询原则,开始咨询。认真倾听,换位思考,充分共情。
2.由于求助者情绪比较激动,给予求助者倾述的空间,陪伴、倾听等。求助者讲述自己又明显的自杀倾向,及时确认她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她独自在家,女儿女婿在外地,因为疫情不能回来陪伴,但是每天会有三个电话与她保持联系,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朋友,每日也通过电话安慰她,鼓励她。已经联系其所住社区。
3.初步评估她目前的状态,已经有明显的抑郁、躁狂,有显著的自杀倾向。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并教会她一些具体的调节方法。
4.建议她控制自己看新闻资讯的时间,多做一些舒缓心情和让自己轻松愉快的事情,做家务、做美食、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改善效果。
5.最后我還是建议她到精神专科医院进一步咨询,以获得更全面的帮助,毕竟我们的电话心理咨询是有限的,但是我向她表示,我们会尽量联系到她所在的社区,与社区取得联系,争取社区给她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向其说明今后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电话咨询,我们也会电话进行跟踪随访,最后在她的反复道谢中,结束了今天的咨询。
经过在线咨询之后,刘女士心情有所缓解,状态也好了很多,但我认为还不能完全排除自杀的可能性,及时汇报组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社区、公安机关等部门联系,协商后续处理工作。
黄女士,29岁,普通职员,她说27岁的弟弟想自杀。5天前晚饭时,因为妈妈的一句话:你还在手机上干些什么,弟弟跟妈妈起冲突,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吃不喝,把钱转给姐姐,说来生再见。姐姐把钱转还给他,又被退回。弟弟第二天出去了一趟,不和任何人说话,也不让任何人靠近。这种状态已经5天了,黄女士感觉弟弟己经没力气了。黄女士急得直哭,打电话来求助,希望我们能帮帮她。
黄女士陈述:“弟弟已经5天不吃不喝了,妈妈不请村医,也不打120救治,担心丢人。妈妈很强势,什么都要管,自己、弟弟、爸爸在家都没有发言权,爸爸一辈子都被妈妈压着,既可怜又可恨。自己一直很努力,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还要帮衬家里,也特别照顾弟弟,帮弟弟完成了高中课程,帮着他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但是,现在弟弟这样的状态,妈妈依然不让弟弟就医,不断地请亲戚朋友来劝说弟弟,看着弟弟越来越虚弱,非常着急担心。”
评估:求助者自述最近5天出现焦虑担忧情绪,但未泛化,主要是因为弟弟绝食自杀,且妈妈不退步不让救治,导致产生情绪。
咨询师根据《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一书提到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迅速了解情况,稳定情绪,要到求助者的详细地址,根据保密原则的意外情况向警方求助。
诊断:有突发事件导致的情绪应激反应。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和求助者协商确定本次在线咨询的目标如下:稳定情绪,缓解焦虑,做出帮助黄女士弟弟的实际行为。
1.共情焦虑情绪,肯定黄女士对弟弟的关爱,询问弟弟的状况,确定他的情况及是否安全。
2.收集信息,大概了解到黄女士弟弟不吃不喝的原因。根据谁咨询解决谁的问题的原则,询问她是否尝试帮助弟弟,比如,请求村医帮忙或呼叫120等。黄女士说,母亲比较强势,她怕丢人,怕别人知道。对此,她十分焦虑。这期间,黄女士母亲一直在旁边说着什么,母亲一靠近,黄女士的情绪就很大。
3.探寻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问黄女士,当母亲靠近的时候,她身体上有什么反应,黄女士说,妈妈一靠近,身体就会紧张,好像随时会炸毛。探讨原因,得知其母亲很强势,什么都要管,家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发言权。求助者的焦虑分值为9分。
4.帮助求助者挖掘自身资源:通过倾听,了解到黄女士很努力,跟弟弟关系很好,她能理解弟弟的心情,弟弟一直在母亲身边承受压力。再次评估求助者的焦虑分值,已经降了下来。
5.遵循生命优先原则:询问黄女士此刻还能为弟弟做些什么,告知她,既然她已经拨打了这些热线,我们就得对她和弟弟负责,询问了对方的详细地址,并告知保密原则,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该原则可以被打破,建议她和弟弟通过心理咨询实现自我成长。
6.打破保密原则,上报湖北心协领导,联系了当地警方出警,让黄女士弟弟脱险。
经过在线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通过与警方联动,挽救了黄女士弟弟的生命,干预成功。(特别感谢: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提供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