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 远洋 韩拓 王静 石梦丽 孟宇 徐勇
创伤是指人体受到由机械因素作用后发生的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创伤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1]。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生存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交通业日益发达、工业高度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导致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不断增多。在整个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当中,院前急救属于首要环节和基础内容,现场救护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转运患者的安全性和快速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为患者院内治疗赢取宝贵时间,有效提升医院治疗的时效性[2]。院前急救作为整个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应与时俱进,寻找新方法新手段为急救创伤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稳定的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尽可能缩短现场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及效果,以期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损伤加重,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3-4]。为了提高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救治的效率与效果,我们总结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对原用于骨科矫形或术后康复用的外固定支具进行了改良与优化,设计出适用于院前救治急性创伤患者的改良型外固定支具,请专业的义肢矫形器公司按我中心设计要求进行定制生产,包括改良型颈胸腰骶外固定支具、改良型髋股胫腓超踝外固定支具、改良型肱骨超肩支具、改良型前臂超关节支具,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创伤外固定。本研究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12月我院急救中心出诊的急性创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伤后均神志清醒、表情痛苦,伤处肿胀畸形或活动受限,根据患者意愿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92岁,平均(52.81±19.76)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9例,摔伤20例,高处坠落伤8例,压砸伤3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89岁,平均(50.79±18.69)岁;受伤原因:交通伤21例,摔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采用我中心自行改良设计并定制的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按应用部位及类型不同均分为大、中、小3个型号,其中中号尺寸依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 cm设计,小号尺寸依据报告中我国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55.8 cm设计,大号尺寸则按照身高178.4 cm设计,按照正常人体解剖结构、部位、比例,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而成。根据不同外固定部位分为改良型颈胸腰骶外固定支具、改良型髋股胫腓超踝外固定支具、改良型肱骨超肩外固定支具、改良型前臂超关节外固定支具,可分别用于全身各处的急性创伤。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制造材料由高分子板材、塑料支架、高密度海绵、尼龙粘扣和塑料铆钉等加工而成,为前开襟和侧面开窗设计,方便观察患者伤情,增加透气性,内附衬垫增加贴合度和舒适性,外加硬质塑料支架增加支具整体稳定性。所有选材不含金属,入院后急诊检查CT、核磁共振、X线等均无需撤除改良型外固定支具。
1.3 护理方法
1.3.1 急救处理 接到调度指令后,120迅速做出反应,途中与患方电话联系了解病情及人数,确定位置,并进行电话急救指导。到达现场后,确认现场急救环境安全,采用ABCDE评估法判断患者伤情与生命体征,确立患者救治措施的优先顺序,采用CRAMS创伤评分评估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初步评估和处理完成后,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程序,尽可能在创伤现场急救时间窗内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心搏骤停者争取在4 min内进行基础心肺复苏,可控制的出血、解除窒息、畅通呼吸道应在10 min内完成,休克患者应在30 min内得到有效抗休克干预。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对患者骨折部位或受伤肢体进行快速有效制动、固定。
1.3.2 制动、固定创伤部位 急救现场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制动与固定:观察组患者创伤部位的制动、固定措施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根据患者体型及受伤部位选择合适类型型号的外固定支具,安装好支具后松紧度要求既要保证对伤处制动、固定的牢固,也要避免因为束缚过紧引起患者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受抑、皮肤压伤等;对照组患者创伤部位的制动与固定采用颈托、夹板、绷带、三角巾等传统方式。本研究已经我中心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改良型外固定支具使用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固定操作完成后,方可搬抬并向医院转运患者。
1.3.3 安全转送及途中护理 现场急救处理后快速将创伤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注意减震、避免车辆行驶中剧烈颠簸加重损伤,确保创伤的止血、包扎、固定稳妥有效,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保持各种人工管路畅通。寒冷季节注意保暖、炎热季节注意散热。到达医院后向接诊医护人员交代患者病情及处理措施,保证患者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
1.3.4 心理护理 由于发病突然,无法抵抗,同时伴随较为剧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巨大,出现焦虑、恐惧、躁动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抚慰患者焦躁情绪,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心理得到安慰和鼓励,增强其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满意度以及搬抬转运、入院检查过程中外固定松脱发生情况。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从急救人员选取外固定器材开始计时直至完成现场外固定结束计时。患者满意度采用我中心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包括急救现场固定操作、搬抬和转运途中及入院后诊断检查等,全面、客观、综合地收集患者对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方式的满意度,其中90~100分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及搬抬转运、入院检查时松脱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及松脱发生情况比较
注:1)为u值,2)为χ2值。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在院前急救中创伤较为常见,其最佳抢救时间为最初30 min,因此对于该类患者而言,急救过程至关重要[5]。现院前急救中应用传统方式固定较为普遍,传统方式固定如四肢创伤要选择合适大小的夹板,再将扎带缠绕固定,扎带松紧难以掌握,局部活动性大,固定后容易再移位,压力过大时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远端肢体肿胀,产生压力性损伤及神经麻痹症状等不良反应,以及舒适度、匹配性等问题[6]。改良型外固定支具解决了传统方式外固定法的缺陷。院前急救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身高不同、创伤部位不同患者的使用需要,设计型号及部位较多,占用急救车空间较大。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的优点:(1)适用广泛。不仅可对急性创伤性骨折等进行固定,而且对没有明显骨折迹象,但伤处肿胀、疼痛明显的骨关节、肌肉韧带等损伤也可以给予牢固稳定的外固定,有效控制患肢活动,避免引起疼痛及损伤,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使其配合院前急救护理工作。(2)操作便捷。主材质为高分子板材,重量轻,硬度大,支撑性好,兼有一定的韧性,可以根据不同体型患者选择佩戴合适的支具,安装操作时间短,固定牢靠,切实有效提升急救效率。配有尼龙粘扣可根据患者肿胀情况调节松紧度,前开襟、侧开窗便于护士随时打开观察皮肤颜色,舒适透气性好,方便护理操作,便于搬抬及转运,有效避免了创伤加重及二次伤害。到达医院后不影响过床及X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3)成本较低,效果可靠。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制作成本较低,临床效果突出,解决了以往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救治手段及器材的不足之处,具有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作为应对院前急救突发批量急性创伤患者的紧急医学救援装备战略储备之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