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尧
有人问作家张丽钧:文学创作是什么?张丽钧回答说:文学创作就是——在残缺的世界之外再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并让自己幸福地住进去。
确实,诸如文字、电影、电视剧、画作,甚至摄影,都是与梦有关的工作。拿文字来说,不管你想要表现得如何写实,最后呈现给读者的,一定是一个相对虚幻的梦。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当你身处其中,你未必能感受到那份诗意,反而会为其平庸而暗暗失望。
当然,要写就好的文字,第一步,就是要寻梦。孟浩然先有了去农家的意愿,李白先有了寻找敬亭山的想法,才有后面的美梦成真。
所以,第一步,即使平时被“任务驱动”这四个大字压得喘不过来气,在考场上,也要让自己静下来,通过材料或漫画,想想自己要去往何处——表达何种观点,抒发何种情绪。这是造一个美梦的起点。
方向拟定,寻梦开启。
确定了去往何处,如何行进呢?或“螺旋上升”,或“循环往复”;可以“山重水复”,必然要“柳暗花明”。造梦的过程,就是把握文章节奏的过程。观点亮相,构架清晰,逻辑顺畅,水到渠成。
从宏观上来谈,“造梦”的过程,一定要保持真实。从常识出发,从自我出发,从经验出发,层层推进,才会被宠爱——自己微微含笑,读者必然言笑晏晏。
从细微处来看,一个完美的造梦过程,必然是细节丰富、转折自然、节奏明快的。换言之,是有内容的。前面诗句中,绿树和青山,“我”和敬亭山,都是内容。
贵有内容,造梦可成。
真正得到了好分数,才是圆梦。
要圆梦,我以为,最好有点读者意识,即使观点雷同,但包装不同,也会亮人眼球。
一是包装题目。就像看人先看脸。题目就是文章的脸面,会带给人不同的第一印象。诗意、犀利、套用、反差,试试多种命名题目的方式,看看哪种更恰切。
二是包装语言。倒不一定要华丽,恰当更为重要。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轻易改变不易,所以,在坚持风格的同时,注意语言与观点的契合度更为重要。恰当的语言,会让观点更鲜明。
恰切适宜,圆梦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