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情怀 全人发展

2020-05-23 00:53叶建松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

摘 要:我校是浙江省百年老校,前身是余姚诚意高等小学堂,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在我校求学后又任教。他曾提出“要注重青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使青年成为一个健全的完人”。杨贤江认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以人为培养对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政治、道德、身体、艺术、文化等各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育人的历史使命,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专业以外其他素养的重要性。从教师泛专业发展的文化系统、内外环境、学习能力、实践模式、评价系统五个方面阐述实践策略。

關键词:杨贤江教育思想;青年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

一、泛专业素养发展缘起:溯源贤江思想 厚植育人情怀

(一)使命在贤江思想中寻根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老校,前身是余姚诚意高等小学堂。百年来,在诚意精神的浸润下,学校培养了许多的杰出人才,其中就包括了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作为诚意学堂的先贤,他曾提出“要注重青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使青年成为一个健全的完人。健全的完人应有强健的身体及精神,有工作的知识及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有丰富的好尚与习惯”,他认为教育就应该培养出这样的完人,而培养这样“完人”的责任就在于我们的教师。他提出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获取丰富的知识,更要磨炼健美的身心,他提出了劳动教育、实施美感教育和闲暇教育。此外杨贤江认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以人为培养对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政治、道德、身体、艺术、文化等各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育人的历史使命。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专业以外其他素养的重要性。

(二)情怀在素养发展中明路

纵观现今学校教师的培养,我们往往一味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往往注重优质课、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似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只有这一条阳关大道,长此以往,很多优秀青年教师被评比推上幸福的成长快速路,无疑,专业的发展使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很快得到提升,然而,对非专业素养的发展认识却被边缘化,教师个人兴趣、爱好、师德、文化素养得不到综合发展,教师的泛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又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积极探索教师泛专业发展研究。泛专业素养指教师发展全面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本文主要指专业之外部分素养,如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反思能力、关怀素养、教师的个人兴趣等。

二、泛专业素养发展探索:传承贤江思想 追求全人发展

调查发现,影响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学校文化和制度及教师个人因素都会影响泛专业素养的发展。在教师的工作情景中,教师文化、学习环境、学校制度文化、教师学习观和教师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对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影响比较大。

(一)构筑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文化系统

杨贤江教育思想中十分强调“自动”,他曾经讲到主动学习的人常常觉得有许多事要做,常常要提出问题来解决,常常想法子来应付环境当中的困难。所以他能独出心裁,独辟蹊径,这充分说明了自动学习的重要性。而在学校教师泛专业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教师自动学习。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教师学习已经成为教师泛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由于学校情景中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大多数是在非教学性质的同事交往中实现的,因此营造泛专业的教师文化氛围是教师素养发展最理想的土壤,也是教师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泛专业素养发展的保障,同时它能更好地促使教师自动学习。

1.激起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

杨贤江曾说过:“在人类组织中如果单单聚集了许多毫无关系的人;或者为了自己或少数人的私利而挂起团体的招牌;或者由于一时冲动及模仿,糊糊涂涂地集起会,结起社来,这只好算是‘乌合之众,作为一个组织应该有着共同的目标。”这充分说明了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为了激起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首先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邀请青年教师参与制定学校《泗门镇校2016-2019三年发展规划》等近、远期目标和规划,教师自己制定《泗门镇校青年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让教师能看到学校的发展前途,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把这一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融入个人的教学、科研中去。其次,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同时更要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分享,组建“泗小青年教师发展QQ群”“微信群”等随时进行交流。

2.建立长效持久的组织机构

杨贤江曾言:“组织是有精神的,是有计划的,是有共同一致目的的,有了一个团结的组织可以发生极强的团结力。”泛专业发展教师文化的生成,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最初需要学校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加强领导和管理,以不断增强教师合作研究的意识,掌握合作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养成合作研究的规范,并逐步引导教师形成自主、自律的合作行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学校原有的组织机构,即党支部、信息报道小组、教研组、年级段、青年教师行政跟岗实践组等,扩大和完善课程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建立课程开发教师小组、青年教师发展联谊会等组织,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这样,各个教师小组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随时可能更新成员和转换职能,从性质上看,它们都是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这些小组凝聚在一起必然会使整个学校组织呈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流动性和适应性,为教师泛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

3.营造开放合作的学校氛围

当教师有了泛专业素养发展的意识,外界却没有提供其相应的、促进合作的环境,那么依然只能流于形式。

(二)完善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外环境

杨贤江在《答四川王楷登君(1925年6月)》中曾讲道:“好的环境应该适应,坏的环境应该改造。但为改造计,就是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知其弊病所在,以便计划适用的改造方案。”这充分说明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环境支持,它是实现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外在必要条件。在具体实行中我们依照杨贤江的理论思想对原有好的环境进行保留,对不利发展的环境进行了改造,从而完善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环境建设,学校从三个方面努力实行。

1.提供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在《答上海杨毓昂君(1925年2月)》中杨贤江认为:事理因辩论可得真相,个人常因常事辩论可练判断力、观察力及说话技术,闭口不言,学作一事不理的青年,是不正直不热心的青年,我们不要这样。在文中所说的“辩论”即今天所讲的交流。从实现形式上看,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平台可分为两种,那就是传统的面对面的学习平台和网络技术的学习平台。要实现面对面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学校需要创设条件,给予时间上的保障。基于此,学校为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定期召开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传播会、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讨论、优秀教师公开课观摩等,促进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

2.建设学习与共享的载体

杨贤江非常注重环境的熏陶对青年的成长,他曾经主张在学校实行文艺教育,青年应当感受文艺的熏陶,他认为环境的熏陶能带给人的是精神和感情的充实,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美化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的灵感、启迪师生的智慧,良好的物质文化不仅能够给教师提供工作、学习、交流的空间,更能激发教师共享自身知识的态度、情绪和行为。

3.创建丰富与个性的资源

学习资源的易得性是学习化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提高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学习能力

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教师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高效地学习,通过更多的方式尤其是通过泛专业素养发展的方式去学习,进而做出杨贤江所认为的理想上所要做的事业。

1.提升学习品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有效行动的前提。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主要用来对教学进行反思,有利于经验系统化并可随时调出供人分享。当然有的教师,比如学校陈红芬老师等,就利用网络日志这一便捷的工具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成研究报告,进行交流、分享,从而实现“个人出版时代”的泛专业素养发展梦想。

2.加强策略学习

能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元学习能力,一是要了解有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再比照自己的认知特点,明确自己的学习特征,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理论,加强自我指导学习,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并重视对教学工作和生活进行总结和反思。

3.提升人格魅力

作为青年导师,杨贤江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人格是人成为人的品质和格调,是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教师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乐于学习,不仅向专家学者学习,也向同事、学生、社区群众学习,不仅学习的范围广泛,而且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具有良好职业人格的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他们也能够通过社会交往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可见,他们更愿意,也更容易采用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形式去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泗小青年说”论坛、元旦辞旧迎新等活动,传递青年教师正能量,提升人格魅力。

(四)建立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模式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的观点,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统整,从而建构着人生新的意义。

1.“场”内与“场”外研究的一体化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不断成长中的学生,教师每天的教学都是在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世界。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解决的方法、不断去请教相关专家与同行、查阅大量资料、求助他人、搜集和关注各种与此相关的信息等等,这个过程实质就是泛专业素养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个泛专业素养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解决了当初发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或多或少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生长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提升了自己的泛专业素养品味。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绝大部分也是在这样的课堂研究中实现的,而这种研究既是教师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最有效的成长方式。学校通过诚意课堂节、骨干带徒活动、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等活动让青年教师进行“场”内和“场”外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2.学生发展与课程建设的一体化

教师是专门从事培养人的专业人员,教师的研究既要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更要超越课堂,关照和学生发展相关的家庭、社区、社会。这会促使教师必须去不断请教各个领域的专家,请教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并查阅大量的资料,总结他人的经验,及时捕捉和高度关注任何相关信息。这些研究就成为教师研究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唯有这样做了,才能真正地远离那种孤立地、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学生生存环境的实际而为了研究课程而做研究的研究。这样的课程研究,教师才能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之中,才能真正地执行自己的课程权力,才能真正地读懂课程、理解课程、对话课程、运用课程、创造性地建构课程,把课程真正融入学生心中,让课程不再外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让课程和学生融为一体。如我校音乐老师吴立光为了更好地进行合唱教学,他课外不断钻研,学校还多次支持他前往上海请教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到目前为止,他的合唱课程在我校是首屈一指的,学生都抢着加入他的合唱队,所带合唱组多次在各级各类合唱活动中获奖。

(五)建立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系统

教师评价是指教育行政部門或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全面判断和评定的过程。应该是既立足过去,又面向未来,基于发展的开阔视野,运用多维视角,着眼于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评价为教师发展提供科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基于这个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学习、改进,进而实现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教师评价要处理好教师工作的显性与隐性、定量与定性、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不仅能实现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进而推动整个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任钟印.杨贤江全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陶尧土,潘巨良,沈建云.杨贤江与诚意学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二、论文类

[1]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2010(37).

[2]李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3]黄路阳.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4]郭朝阳.教师教育研究的目标定位和环境支持[J].当代教育科学,2011(24).

[5]袁利平.“互联网+”时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09(3).

[6]程晓珊.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5).

作者简介:叶建松,男,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高级教师,曾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名师、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学习单的设计与实施》一本,参与编写专著五本,省内外执教公开课30余节,作讲座近50场。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青年教师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