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拓展活动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学生语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了解学生语言运用情况的重要环节。换言之,拓展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就是学生对本单元语言运用能力的达成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在拓展环节费尽了心思,到底应该拓展什么?怎么开展拓展活动?
案例描述: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的第一课时,在拓展环节,教师设计的情境是:下课了,同学们还在继续谈论他们的梦想,猜猜看,他们可能说什么呢?学生六人小组在音乐背景中开始了讨论。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满怀期待地问:“This is our dream works. Welcome to our dream works. What do the students say after class?Who wants to show us?”这时,学生的反应却和教师相反,没有一丝激动,沉默着,疑惑着:在课文已经表演后还能再怎么表演呢?“Dont be nervous. Have a try!”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幾个学生试着举起了手。被请上台的学生依次带上文中人物的头饰,开始谈论起来。接下来的对话,学生依然是朗读或背诵文本中的原句。一组学生表演下来,教师也感觉到学生没有更多的语言输出了,于是匆匆收尾:“OK. I think you can talk about your dreams after class. ”随后教师对本课时的主题dreams进行情感升华,学生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结束了本课时的学习。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的拓展活动并没有达到让学生自主运用语言去表达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情境创设不恰当——没有给予学生语言运用的空间,限定过多。2.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学生语言基础的了解,期望过高。3.课堂生成无引导——缺乏对课堂现场的应对能力,收尾过早。
案例改进意见:
1.拓展学生语言,让学生有自主表达的可能——建立知识链接,丰富语料库
拓展环节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自主表达自己所想。本课的话题是dreams, 如果让学生就文本中出现的几个词汇谈论,那怎么也无法实现自主表达的可能。在自主讨论前,教师可以以猜谜、头脑风暴等形式复习再现以前学过的职业类词汇,如farmer,worker,nurse,cook,policeman,driver等。教师也可以适当拓展其他没有学过的职业类词汇,供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习与表达,从而给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可能。
2.拓展表达内容,让学生有自主表达的支架——借用绘本资源,猜故事、编故事
教材阅读是基础,拓展阅读是补充。借用绘本资源,给学生一个运用语言的支架,让学生猜故事、编故事,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找一些有关本课Dreams的主题绘本,如Willy the Dreamer,故事中的Willy 怀着梦想与魔幻,时而梦想,时而勇敢,让孩子们跟着担心、快乐。教师可以借用绘本的图片,让学生自编故事内容。What do you want to be, Willy?I want to be a... I want to...学生在表达绘本的内容中提升了语用能力。也可以利用绘本故事让学生猜测故事中的人物想要成为什么。我在执教这节课时,选用了绘本The biggest job,文中的小女孩长大了想做一份伟大的工作。我让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竞猜赛,一组猜想She wants to be...Why?另一组猜想She doesnt want to be...Why not?学生在yes or no的辩论赛中自主地运用了本课时的语言。
3.拓展情感思维,让学生有自主表达的兴趣——运用主题故事,激起情感涟漪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想要让学生有表达的兴趣,就得先让他们对要表达的话题动情。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关于dreams 的小故事,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激起他们内心表达的欲望。比如,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先进行情感铺垫:Do you know the White brothers?They had a dream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They wanted to fly as a bird. They hold on their dreams. At last, they invented the planes. Do you know Da Vinci?He wanted to be an artist. He drew the eggs every day. He drew beautiful and beautiful. Then he became a great artist. 在故事人物的感染下,学生内心必然产生小小的涟漪,开始畅想自己美好的梦想。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各自的梦想,学生自然有话可讲,且有兴趣去说。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悉心研究教材、用心拓展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充盈、内涵丰富的教学案例,搭建合理的语言支架,多层次、立体化地延伸与提升课堂质量,在适宜的情境中不断复现或内化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