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2020-05-23 14:35张琪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关键词:教育性趣味性教材

张琪瑛

【摘 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民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对知识的获得方式和精神方面的提升有了更多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研究,摆到了从事小学语文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的面前。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和利用语文教材,更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既富有“教育性”,又充满“趣味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和实践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课堂教学

“寓教于乐”,在古代可追溯至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思想,在现代就是素质教育对实际教学提出的要求。而笔者认为,寓教于乐就是“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最通俗、最直接的解释。小学语文教师要秉持这一思想和理念,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趣味中受到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刚刚迈入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发育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生理和心理得到一定发展,但距离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性格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既是极为重要的,却又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限制。同时,小学生很小开始解除电子产品,更早获得和接触各种信息,这一现实使得其对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知识含量有了一定要求,而语文教材的现有知识量显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的现状。

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等特性,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有较高要求。“趣味性”和“教育性”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可只重视“教育性”而忽视“趣味性”,否则学生就会时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偏重“趣味性”而将“教育性”放在次要位置,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像孔子认为的,通过有趣的手段(音乐),创造美好的氛围,达到培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将趣味性融入教育性中,寓教于乐,才能弥补“教育性”上的短板,更好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的策略

上文所述,“教育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正因如此,二者的结合才是需要且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经验,试着提出几条结合策略,望其它教育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不在于考察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帮助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思维的不同,在某个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也一定在这个领域有着杰出的、异于他人的思维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而可以自主发现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并在这种乐趣中自发获得启发,受到教育。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篱笆旁边没有人经过?人们都去哪了呢?”进而和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某个时令是农闲还是农忙、人们的劳动情况,感受农民的辛苦。以此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全面的、深入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多媒体设备在各个学校的引入也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于一身,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表达形式多彩多样,其本身包含的趣味性在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材趣味性方面有书本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教材的内容以一种生动的、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满足学生追求新鲜的特性,又能给学生一场生动的视听盛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语文教材“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3、合理组织、布置实践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知识远远不够,还要在课后通过作业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以便牢固掌握。因此,除了语文课堂教學,教师还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合理组织和布置。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作业的理解较为单一,布置的作业也常常缺乏趣味性,如某个生字默写十遍,某个段落抄写三遍,其趣味性不足,教育性也收效甚微。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要丢掉以往的观念,创新课后作业形式,减少原有复习、抄写等作业的量,新布置一些诸如“实践作业”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在生活学会运用知识。当然,教师在布置“实践作业”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布置一些超出学生能力、需要家长帮助的作业,否则既给家长增添了负担,又没有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结合以上论述,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和“有趣性”的结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我的需要。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转变方式,做出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性趣味性教材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教材精读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