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大学百年建筑发展探讨现代主义之于中国建筑细部的影响

2020-05-23 13:57WANGMiaoSHANShuminWANGWei
住宅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屋顶建筑

WANG Miao SHAN Shumin WANG Wei

0 引言

建筑细部的处理往往决定着一个建筑的美观及实用性。从1919年开始,第一批宾大留学生将现代主义带入中国,中国建筑就在它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从微小的建筑细部到整体的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在当代建筑中始终散发着它的魅力。在现代主义尚未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建筑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体系,在现代主义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建筑家们采用柔和的手段,实现现代主义与中国建筑之间的统一。我们既要保留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好的影响,也要保留中国建筑本来的特色,海纳百川,融汇发展。

1 建筑细部中的细微演变过程

建筑细部的发展历史,有一种连续的特征,细部在千百年来不断演化[1]。北京大学的百年建筑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百年来在建筑上悄无声息的变化。在现代主义席卷全球的百年以前,所有国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的玻璃窗、自由立面和平屋顶,北京大学却从未放弃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典形式相结合的探索。

北京大学的前半段,1916年—1927年,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这一时期,是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北大校园里修建了一批包括西校门、施德楼、民主楼(图1)、外文楼(图2)、档案馆、俄文楼等在内的新建筑,这批建筑基本保留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却在立面手法、门窗材质等方面出现了变化。

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动工修建了图书馆和地质馆(图3、4)等建筑,这批建筑完全颠覆了北大一贯以来的古典主义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明快的现代主义风格。不能否认,这是北大百年建筑发展史中的一部分,但是其直接跳过了中国结合自身传统建筑特点对现代主义加以探索的进程,已然不是与中国相匹配的“我们的现代主义”,而是简简单单的“他们的现代主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举校搬迁至长沙,后迁至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5 )。此期间,教学设施简陋,资金紧缺,但从西南联大时期图书馆的屋顶形式来看,还是固执地保留了中国古代的重檐屋顶形式,立面和门窗则采用了便于施工、不加装饰的偏现代造型。

抗日战争结束,北大师生迁回北京。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原燕京大学旧址,同年动工修建女生宿舍静园三院(图6)、六院和男生宿舍“德才均备体健全”斋(图7),新修建的静园三、六院看似与原先的四院差别不大,但保留了老北京三合院形式,在建筑风格上依然颇具古典色彩,颜色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但此时,如果细细观察可以发现,建筑上所展现的中国古典形式,似乎只是一个空壳,内里其实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1 民主楼(1922)

图2 外文楼(1925)

图3 图书馆(1934)

图4 地质馆(1934)

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北大停止招生已有四年之久,四年间,学校师生被迫害、流放,学术界举步维艰,包括建筑行业在内许多行业的发展也停滞不前。1970年6月,北大恢复招生,情况逐渐好转,各行各业渐渐走向正轨。1973年兴建的北大图书馆旧馆(图8)已经不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子,似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已经完全取代了中国古典建筑,屹立在这所中国最高等的学府里。

图5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1937-1946)

图6 静园三院(1952)

图7 “德才均备体健全”斋(1952)

然而,1998年建成的北大图书馆新馆(图9),仿佛又重燃了北大人对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决心。歇山形式的巨大屋顶,下方却是现代主义窗明几净的简单立面,两种风格的碰撞,由于材料和颜色的合理运用,丝毫不显得突兀,在古色古香的北大校园里,似乎保留了传统,却又探索了未来。

1.1 围合与开启(门窗、墙壁、屋顶)

民主楼的入口设计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宅门处理手法,飞子和檐椽厚重,雕刻精美,是典型的北方住宅户门檐口形式,但是台基不再像传统建筑那样配有精美的雕饰,而是简简单单的三个踏步,也不再沿用在宅门两边设柱的做法。门楣处保留了传统的木刻装饰,加以彩漆点缀。门窗采用的是木制镂空的艺术手法,但是已经采用了玻璃作为配件,西方的玻璃嵌入了中国的木制门窗里,一如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萌芽小心翼翼地扎进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里。

地质馆在外观上已经完全趋向于现代主义风格。地质馆的窗口采用的是金属框架加上大玻璃窗的经典现代主义做法,门框窗框不再是暖色的木色系,而是质感坚硬冰冷的砖块。门洞宽大,入口处有大面积灰空间。立面不再是古板的四方形,有凹凸和变化,墙壁也不完全平直,微量曲折。不再是恢宏大气的坡屋顶,而是简约的平屋顶加上女儿墙,主立面的女儿墙局部高起用于突出入口空间,建筑整体都是冷色现代风格。

静园六院内部的门窗全部采用鲜艳的大红色木制外框,内里包裹着玻璃,每一开间中无实墙,全部用门这一虚体来填充,内外空间通过玻璃来联通。开间和开间之间为柱,为中国古典开间形式,只是柱已经是现代的四方柱而非古典的木制圆柱。“德才均备体健全”斋外观上似乎更为古典,装饰繁琐精美,天花一如过去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褪去这些古典主义的外衣,内里已经别有洞天。门窗与外界之间已经有了过渡的廊道,柱廊包裹之下的内部已经是混凝土加上粉刷白墙,门窗皆为简单的洞口。

图8 北大图书馆旧馆(1973)

像是要表达彻底告别不堪回首的过去的决心,文革结束后所修建的图书馆新馆已经丝毫不见了古典的影子,连续单一的大玻璃窗,简单的悬挑入口灰空间,立面规整统一,横平竖直,大部分为白墙,加以少部分瓷砖贴面,屋顶全部采用平屋顶,没有了温暖一个民族的中国红,只有清水混凝土的冷清简约,斩断了同过去所有的联系,好像这样做,才能让这个民族更快地走进现代化,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现代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20年之后,中国人在向着现代主义世界前进了很长一段路之后,开始寻找自己民族丢失的东西。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是北京大学在已经迈进现代世界之后又转身对过去的再探索。虽然彻底摒弃了古典的造型、装饰和颜色,但却保留了最具传统特色的屋顶形式,歇山顶作为古代屋顶当中最为高挑的屋顶形制,安放在这样一座现代化楼房顶上丝毫不怯场,反倒衬得建筑体量更为雄伟高大。立面造型下半部分轻盈通透,屋顶处却厚重庄严,一虚一实,对比强烈,更具稳定感。

1.2 材料

木头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建筑材料,虽然钢筋混凝土已经风靡全球,但木构建筑仍然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支,生生不息。

图9 北大图书馆新馆(1998)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大修建的一大批建筑里,基本上木材和砖块的比例各占一半。砖石作为围护材料;木材作为柱和门窗材料,加之少许的玻璃;屋顶大多为坡屋顶,做法参考古代屋顶形式,内部均为木制,屋顶铺以瓦片;三四十年代之间修建的地质馆和沙滩嵩公府旧馆,完完全全的现代主义,不仅在外观上,连建筑材料也是砖块、玻璃和金属框架,木结构在这两所建筑中并未出现。西南联大时期,因为材料紧缺,所用的都是最简单的砖石材料,墙体由砖块和水泥所砌,门窗均为木制,屋顶为瓦片和木材结合。到了静园三院、六院和“德才均备体健全”斋时期,木材又作为主要材料重新出现在建筑中。20世纪80年代,由于盲目建设和乱砍乱伐,我国的林木资源几乎消耗殆尽,因此,砖木结构逐渐被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替代[2]。改革开放后修建的北大图书馆旧馆和新馆,不再使用木材作为建筑主要材料,而是采用混凝土、玻璃、钢材等新材料。

1.3 结构

古代木制建筑结构一般为抬梁式和穿斗式或将两者结合的做法,但是到近现代,由于建筑材料的改变,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渐渐取代了木结构,建筑立面被解放出来,开窗更加多变,内部也更加自由。

北京大学的校园建筑以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为界限,30年代以前的建筑基本为木结构,木材作为柱和板,起承重和围护作用;30~70年代之间的建筑为砖混结构,砖墙承重,木材到此时基本只用于门窗和坡屋顶的建造;60年代开始向苏联学习现代框架结构,一边学习一边探索,到了70年代,框架结构基本成熟,北大图书馆的旧馆和新馆均采用了框架结构,解放了立面,墙面出现大面积玻璃窗,内部空间布局更为灵活,即使采用坡屋顶的形式,也不再采用木材作为结构,而是使用了现代的钢材以及其它新材料作为承重构件。

2 建筑细部演变带来建筑风格的改变

2.1 建筑细部的异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初期出现了两种风格的发展。一种是完全照搬西方现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另一种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容纳到中国建筑自身建筑体系中。在历史的更新中证明,第二种才是中国建筑应该探寻的道路,既要保留自己的特点,又要吸纳西方建筑先进的技术。由于现代建筑的更新与发展,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在材料和风格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第二种建筑风格仍然采用了古代基本形制的斗拱、坡屋顶等,但此时的斗拱和坡屋顶的承重结构已经演变成了砖混或者框架。第一种建筑风格则大部分选择将建筑结构暴露在外,更加注重不同建筑材料之间的组合方式和对比。但是两种方式都因为建筑围护结构的更新产生了更多的功能与可能性,细部设计中显性的材料设计越来越为人关注,而隐性的构造设计与以前相比也更加重要[3]。

2.2 建筑细部的演变

国内建筑的细部探索,从建筑立面而言,主要体现在门、窗、雨棚、台阶、栏杆、坡道、女儿墙等方面;从建筑结构而言,主要体现在柱子、梁、板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细部主要是产生在建筑元素的联结部分[4]。中国古代建筑基本为斗拱传递建筑荷载的结构,而现代建筑基本以梁柱结构作为主要的承载结构。

以北大新修建的静园三、六院为例,虽然该建筑的外立面仍然保留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但是承重结构已经不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木构件结构,从“德才均备体健全”斋来看,斗拱也仅仅作为了一个装饰的存在,这是中国建筑在探索中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还有完全采用现代材料及简洁干净的修饰手法的建筑风格,但是在建筑形式上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在屋顶延续了一贯的坡屋顶,此类案例如王朔在象山校区内的作品。还有北大图书馆新馆,保留了中国建筑歇山顶的形式,带给人庄严、严肃感。总而言之,中国建筑体系内有很多的发展趋势,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被大众认可的建筑体系,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发展探索及实践的领域。

2.3 当代中国对现代主义的再探索在建筑细部的体现

细部设计是建筑“精致性”设计的主要体现形式,“精致性”设计的魅力常常表现为细部设计的魅力[5]。在不断的发展中,中国建筑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风格,呈现一种曲折前进的状态。从北大建筑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有完全仿制古代建筑形式的静园三院,也有全部应用现代手法的北大图书馆旧馆。建筑师们在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风格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在建筑细部的体现中最明显的就是材料,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木结构,现代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再探索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对木材料的再探索,例如用木材料做建筑的外表皮等。

3 建筑细部在现代主义与中国建筑融合中的发展

3.1 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现代主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和质量。从建筑的使用年限来说,中国建筑主要采用的木结构易被腐蚀,不耐潮,所以一般情况下,木结构建筑使用的时间不长,经济效率较低,而现代主义建筑主要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保存时限长,承载更大,现代主义的融入延长了中国建筑的使用年限;从建筑的细节处理上来说,中国现代建筑在发展中借鉴了现代主义简洁大方的设计,增加了经济效益;从建筑材料上来说,现代主义建筑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具有更加灵活的创造模式。但是,由于部分现代建筑使用的材料不可回收,所以具有极强的消耗性。从这点来看,中国的建筑材料具有再生性且环保,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木材料未必不会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来主导建筑的发展。

3.2 从建筑细部中分析中国特色建筑实践中的现代性与复杂性

中国建筑缺乏立面造型和细部设计,这是由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缺乏细部设计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大通病,批量化生产建筑的大量出现受到了经济利益、管理体制、施工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特色建筑实践中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在建国初期长期处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状态,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把经济放在建筑设计的第一位,也就造成了建筑的千篇一律,不在意建筑的美学造型。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建筑发展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不难看出,当前国家的主要建设目的是适用和经济,其次是保护环境,最后才是美观。建筑细部是美观的体现,同时也需要经济的支撑。目前,大部分开发商也是以经济为主,对建筑师干预较多,尤其会省略一些重要的细部设计。同时,由于建筑市场的混乱,设计周期短,施工图绘制单位不配合造成建筑细部的偏差等原因,我们国家的建筑发展呈现复杂性。另外,管理体制制约、施工水平限制等因素导致一些细部不能得到完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国家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建筑的现状让我国建筑设计师开始意识到建筑外表重要,但建筑内部合理结构设计更重要[6],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缺陷,但是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自己的道路。根据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建筑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功能。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在这三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形制和建筑空间从中国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和体系;二是积极开发建筑的新材料,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应用到现代建筑中;三是建筑采用新功能,利用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和创新,给使用者以更加深层次的感受。

4 建筑细部在发展中保留与进化的中国特色

4.1 保留建筑中的中国特色

现代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是整套输入,完全套用西方的建筑形式,或是加上少得可怜的中国元素,这不是我们的现代主义,这是他们的现代主义。中国要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筑也是一样。我们几乎没有对于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也没有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尝试,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国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成果。我们有了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我们好像轻而易举就能复制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模型,但这是我们要走的路吗?梁思成先生也曾经坚定不移地认为走现代主义道路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但事实证明,完全的复制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的是中国的现代主义。

1919年留洋归来的那一批年轻建筑师的实践大多数做的都是现代主义建筑,他们想把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带回祖国学以致用,但是在北大后来所建造的建筑里,除去少部分完全西化看不见一点中国特色的建筑,大多数还是保留了中国最古典的形式,从门窗的材料和形式开始发生变化,到建筑屋顶檐口化繁为简,再到结构的变化,解放了立面。近百年来,有过困惑,有过迷失,但总的来说,他们一直在探索,在曲折中缓慢前进,他们固执地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点,运用现代主义的新方法,解决中国传统建筑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时候的中国风格已经不仅仅是在外观上的体现,而是提炼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代表元素,运用到实际当中。

4.2 保留鲜明的建筑历史脉络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建筑是文化灵魂的一种体现[7]。中国几千年来的璀璨文化一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劳动人民钻研出了一批适应本地的建筑: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山西的大院、湘西的吊脚楼……这些建筑大多因地制宜,渐渐形成一派特色,也正是有了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才有了我们中国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不该丢,也不能丢。就像斗拱,作为中国建筑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是前人在无数次探索和实践中得出的,既实用又兼具美观,过去的几千年里,它是每一座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现在,却已经很少能在建筑中看到它,我们有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方便快捷,在框架结构体系的大背景下,斗拱似乎已经失去了它的地位。潮流总是一个往复的过程,古老的东西总会在被丢失和被拾起之中反反复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继承中发展,使它绽放出新的活力。

4.3 继续探索现代主义的中国语汇

在经历被现代主义影响的100年内,建筑设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不论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还是上海世博会引人注目的中国馆,抑或是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的新徽派,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中国元素依然是中国建筑师固执的骄傲。100年前,我们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时,总以为西方的、现代的就是最好的;100年后,我们已然奋起,理所应当树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传统语汇永远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

5 结语

在现代主义影响下发展的百年里,中国建筑细部不断更新与发展,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现代性与复杂性。我们应该总结与反思建筑细部发展的趋势与原因,并且保留中国建筑自己的风格,形成属于中国建筑的建筑体系与语汇,展现本民族建筑的魅力,让中国建筑重登世界的舞台。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屋顶建筑
借“光”生财的屋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屋顶屋
建筑的“芯”
屋顶的雪(外四首)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