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街区理念下居住区多元化公共空间网络布局初探

2020-05-23 13:57CHENJingying
住宅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CHEN Jingying

为应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及城市高品质空间的需求,2016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广小街区密路网的开放街区模式。随后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也延续了这一布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优化居住区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品质,倡导步行生活,并使居住区从城市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向职住复合的城市微单元转变,强化其与城市的开放融合。

1 聚焦:公共空间的矛盾与诉求

公共空间是指向公共人群开放的空间场所,从广义上来说包含公共绿地、街道空间及为公共人群服务的服务设施。开放街区通过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形态、复合的用地布局及公共空间的对外属性,与城市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开放街区使居住生活暴露于城市之中,从居民心理角度而言缺乏了应有的隐私感,公众接受度相对较低。开放-私密的矛盾成为开放居住区的核心矛盾。

开放街区的本意是通过空间形态上的开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倡导开放便捷的居住生活,而非空间感受的开放,这就要求公共空间——作为承担居住区所有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在落实空间形态开放的同时,应注重通过设计的手段,强化居住区场景打造,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因此开放街区模式下的公共空间,必定具有以下属性。

1.1 开放性:与城市融合的网络布局

从居住区层面来看,传统住区中强化几何中心的均质绿地布局模式,转变为强化可达性的公共绿地模式,居住区公共空间从孤点模式向网络化格局转变,串联公共绿地与服务设施的线性空间成为公共空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城市层面而言,开放街区边界的模糊性要求居住区公共空间布局一改自成体系的封闭方式,更多地与城市格局相衔接,通过自身公共空间建设,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网络格局(图1)。

1.2 多元化:与公共活动相匹配

原有居住模式将小区服务站、小区绿地等服务型设施安置于小区内部,仅有商业等市场化功能通过生活性主干道与城市功能相联系,在城市层面的公共活动相对较为单一且不成体系;开放街区背景下,所有的公共活动均暴露于城市之中,公共空间除了承担传统的通行功能及商业购物的开放型功能外,原本由小区内部绿地提供的交往休闲等半开放功能及慢跑健身的静态功能,也成为公共空间核心功能之一(图2)。开放性决定了空间的功能化,从而推动多元化需求。

1.3 归属感:用设计塑造场所感

开放街区的推行一直受到安全性的质疑。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开放街区使管理单元变小,简化了大型居住区的管理问题。但在心理层面上,开放性与归属感的矛盾化解需要设计手段的介入。一方面,通过公共空间序列的排布,使动静分明,公私有序;另一方面,通过功能、色彩、文化等方面的塑造,给予公共空间明显的标识性特征,通过个性化场所特征及以人为本空间的营造,强化社区的开放性与宜居性的统一。

2 模式建构: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特征

2.1 案例借鉴:多元化是归属感构建的基础

图1 居住区绿地布局模式变化示意图

在开放街区的案例中,多元化的公共空间成为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幕张滨城住区,作为开放街区理念下的大型居住区,首先,通过南北向的生态绿廊联通南部东京湾及北部山体,形成与城市生态空间相衔接的山海联通生态廊道。其次,居住区内部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形成东西向活力街道串联集中商业及商业步行街等动态服务设施,南北向生态交流带串联学校、邻里中心等静态服务设施,创造出纵横交织、动静分明的多元化公共空间网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内部规则复合的都市型空间与外部柔软开放的宜居型空间对比,形成强烈的空间归属感[1];上海创智坊,则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上呼应城市体育场与复旦大学的东西向轴线,布局外向开放的活力商街。背巷是以服务为主的宜居慢道,并布局创智农园、滨水绿地、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静态空间,形成动静结合的复合社区新典范。

由此可见,开放街区的公共空间通过多元化特征缓解开放-私密的矛盾属性,在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城市格局、设施布局及空间特征三大因素。其中,城市格局是框架,在大区域层面奠定了公共空间网络的基本布局结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是核心,通过不同类型公共活动分布,决定各类空间的基本布局;空间特征是特色,通过设计手段对功能特征、地域特点及居住人群特色进行空间优化,形成强烈的场所归属感。其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决定了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是多元化空间布局的基础。

2.2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空间布局模式建构

图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式变化示意图

基于吴娇蓉等(2014)对公共设施布置与慢行出行行为关系的研究,以适宜于慢行出行的点线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式为基础[2],通过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行梳理发现,从布局形态上而言,除独立占地的教育设施外,公共服务设施大致呈现出两点一线的布局模式,即包括15 min生活圈的社区服务中心、5 min生活圈的社区服务站与10 min生活圈的线性社区商业。

从使用特征来看,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分为:①以物业管理、邮件收发、养老院等为主的,为特定人群、特定时段服务的配套型静态服务设施;②以中小学、街坊内部的活动场地、便利店为主的,为特定人群高频率服务的半静态设施;③以社区服务站中心、社区服务站等为主的,为公共人群低频率使用的半动态设施;④以集中商业、餐饮设施、大型多功能运动场等为全人群、全时段开放的动态设施。四类设施动静分明,为构建开放-私密的公共空间体系提供了基本布局框架(表1)。

因此,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角度出发,将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串联,构建由一级生态廊道、二级活力商街、三级宜居绿道构成的,从动态到静态渐变的多层次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是适应多元的居住公共活动需求,缓解开放-私密的需求矛盾的可行方式(图3)。

3 探索实践: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新中心城市设计为例

3.1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龙泉驿区西南角,东靠龙泉山,西依东风渠和芦溪河,是先进汽车制造产业基地的生活服务区。用地总面积约300 hm2,居住人口约4.5万人。规划需同时满足范围内居住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及周边15 min生活圈的社区中心打造,并强化全域绿色的生态空间、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及人文荟萃的品质城市,突出规划区依山傍水、产城相融的核心特点。

表1 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特征梳理一览表

3.2 开放街区理念下的用地布局优化

本次规划在强化共享开放的核心理念下,对用地布局做出核心调整。

3.2.1 联通生态廊道,融入城市山水空间

规划强化基地依山傍水的总体山水特征,统筹考虑区域绿带布局,以叶脉为核心意向,规划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城市绿化廊道,并形成若干山水放射状绿廊垂直主要生态空间,充分体现基地山水相融的地区特征(图4)。

3.2.2 加密城市路网,强化空间流动共享

通过路网调整与线性绿带布局,强化社区开放性。一方面,在街区内部设置连续弹性路网,保证商业商务街区尺度控制在1.5~3.0 hm2,居住功能为主导的街区控制在2.0~5.0 hm2,满足开放街区路网密度要求;另一方面,强化以公共绿地、一站式服务中心、学校等为核心的公共中心塑造,通过绿脉渗透与城市功能相衔接,突出公共空间的流动性与共享性(图5)。

3.2.3 产城多元复合,强调功能渐进格局

规划打破传统单一的用地布局模式,延续上位规划中沿主干道布局商服功能的模式,并通过生态廊道两侧向公共服务中心引入,形成复合多元的开放型城市功能组团。同时,通过商业、休闲、教育、住宅等多元功能布局,形成功能上的动态-半动态-半静态-静态的渐进式复合布局(图6)。

3.3 多元化公共空间网络体系落实

本次规划在开放式用地基础上,通过落实渐进式的三级公共空间网络体系,结合基地依山傍水、城在园中的核心特征,形成廊网渗透、街巷串园、复合活力的空间模式(图7、8)。

3.3.1 一级生态绿廊

一级生态绿廊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道路单侧30~50 m的绿化廊道布局,联通东侧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侧的东风渠、芦溪河等城市重要生态节点,及社区公园、居住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商务办公、中小学等设施,并通过健身步道、自行车专用道、休闲商业等设施布局,构建自然型、休闲型生态廊道,实现通山达水的都市型生态休闲功能。

3.3.2 二级活力商街

活力商街是社区线性活力空间的重要空间载体。道路红线控制在24 m以内,慢行空间宽度3~5 m,两侧布局社区便民商业,并串联社区服务站、集中商业等公共动态活力空间。慢行空间强调适度的混合空间、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街墙及人性化的外摆空间,实现居住区商业购物与休闲交往的活力功能。

3.3.3 三级宜居绿道

三级廊道为宜居绿道,通过弹性宽度的控制,串联社区绿地、小型街角绿地,便民商业等半静态设施。绿道与居住建筑统一布局,注重空间的静谧属性和空间的偶遇性的塑造,具有强烈空间归属感,实现居住区内部交往与通行的基本功能。

图3 居住区三级公共空间网络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图

图4 叶脉式绿化廊网格局示意图

图5 上位规划与本次用地规划布局图对比示意图

图6 功能复合及空间渐进的规划示意图

图7 居住区三级公共空间网络体系基本模型图

3.4 公共空间特征的赋予

在三级网络布局基础上,规划提取龙泉驿区依山傍水、汽车创新及年轻活力的特点,通过文化注入与项目策划,从大区域格局上形成生态型、文化型、活力型和宜居型四大主题空间,赋予公共空间多元个性特征(图9)。

图8 三级公共空间体系示意图

图9 四大主题特征空间布局示意图

生态型空间依托通山达水特性,并强化低影响开发建设方式的要求,对雨水的自然蓄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提出指引,建构基本的韧性城市框架;文化型空间突出汽车文化、创新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统一,串联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文化中心、汽车产业园透明工厂等项目;活力型空间紧扣规划区年轻创意人群集聚的特征,强调创意时尚等活力空间,串联学生创意街、滨水新天地、创智SOHO等文创商业项目;宜居型慢行空间则通过居住区内部街角公园的塑造,强化居住区内部步廊的舒适性与静谧性。

4 结语

开放街区的推广,使居住区公共空间体系的建构逻辑发生改变,在空间形态开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多元化公共空间体系和品质化宜人空间的塑造。

本文提出的渐进式公共空间体系,是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出发,提出一种具有普适可能性的逻辑框架。但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塑造,需要规划者因地制宜地结合社区规模、人群特征及文化属性精耕细作,才能形成开放多元又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体系。

猜你喜欢
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