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重文
读《橄榄集》,仿佛走进一个商务印书馆的博物馆,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增长知识。
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座高山。但凡上过学的人,都曾经拥有商务印书馆的字典,读过商务印书馆的书,所以大凡有一定阅历以后,都想了解商务印书馆是怎么成为出版界百年巨舰的。
该书作者柳和城,既不是出版界中人,也不是研究人员,却几十年如一日,孜孜矻矻地在商务印书馆这座富矿里梳理寻觅,发掘出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往事。
《橄榄集》里林林总总、有根有据、有滋有味的文章,都是柳和城从史料中一点一滴发掘整理出来,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而能将商务印书馆写得如此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又因为绝不道听途说、随意发挥、博人眼球,读来让人有一种学术的厚重感。
商务印书馆的研究著作和文章汗牛充栋,要做到有新意确实不是一件易事。然而,在书中,柳和城常常能够提供最新的史料,让人读来饶有兴味。如写《营造法式》的印行传播过程,历数《营造法式》刻本、抄本,近现代的刊本和注释,时间跨度达900余年。从北宋、南宋、元、明到清代,再到上世纪20年代《营造法式》版权以及余书一百部“让归”商务印书馆,这部建筑史上的瑰宝奇书才正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间充满传奇故事,让人对商务印书馆为文化事业所做出的努力深感敬意。他还由此道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研究生涯与《营造法式》的联系,趣味盎然。
也许是研究商务印书馆时间太久太深的缘故,所以在作者笔下,对商务史料的运用常常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而且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让人读起来感到温润而真实。比如,过去我们只知道高梦旦这位德高望重的商务印书馆前辈爱惜人才,引进人才来接替自己的位置,自己却甘心在其手下做个部门负责人的故事。柳和城在《橄榄集》里没有重复大家所熟知的高梦旦往事,而是另辟蹊径,介绍了他勇于改革、勇于探索的一面:作为商务印书馆元老之一,他的《十三月新历法》一书在历法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介绍英文部邝富灼的文章中,柳和城几乎把自己搜集的史料全部运用了起来。如邝富灼进商务印书馆时,工资比张元济还高,而且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长的位置上工作了21年,直到退休。
商务印书馆编辑章锡琛与徐调孚、作者王素意等的故人往事……一桩桩、一件件,作者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历史中,体会到商务印书馆当年位列世界三大出版机构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