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宝娣
郝铭鉴是《咬文嚼字》《编辑学刊》主编,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他从1995年创《咬文嚼字》后,一直以规范汉语言文字为己任,有着“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字生活。
1995年,全国有8000多种刊物、200多种语文刊物,唯独缺少针对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刊物。郝铭鉴看到当时一些报刊杂志的错句别字后,心里很沉痛。引领文化的报刊杂志尚且出错,又如何引领大众规范使用汉字呢?
一连查看了上百本杂志和几百份报纸,郝铭鉴再也坐不住了,他觉得有必要创办一本帮助人们甄别、纠正错别字、养成规范书写和使用汉字的刊物,为广大读者正音正形。
郝铭鉴和上海编辑部的同事们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新刊物名称最终选定为“咬文嚼字”。对这个原本是贬义的成语,郝铭鉴有自己的理解:“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1995年1月,《咬文嚼字》创刊。这本杂志32开本,体量小但力量很大。刊物如何亮相?郝铭鉴首先选择向自己“开炮”,他重金请读者挑刺儿。在刊物里发现一个错误奖励1000元。为了提升大家的积极性,郝铭鉴特意设计了一处错误——将封面上咬文嚼字的“嚼”(jiáo)注为拼音“jué”。
刊物亮相后,一炮走红。全国200多家媒体报道了这则消息,刊物三次加印,《咬文嚼字》成功进入大众视野。这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它并不限于纠正错别字,而且还纠正出版物中各种历史文化知识和百科知识方面的错误。
郝铭鉴寄语读者:“汉字是和一代又一代汉字传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汉字的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里,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汉字传人,好自为之。”
《咬文嚼字》越办越好,它成了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百科知识书。这时,郝铭鉴不是一味地“咬”和“嚼”,而是带领编辑部的同仁们和一些有见地的作者,经常举行笔会、研讨班,对如何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进行课题研究。
2003年,郝铭鉴和有关部门合作,发布了《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对一些词语的来龙去脉,他们做出了详细说明,比如“菜籽”“ 菜子”:“籽”是“子”的分化字。古汉语中“子”除表示孩子等意义外,还表示种子;“籽”专指某些植物的种子。“子”和“籽”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多组异形词。《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子”“籽”并收,可见二字应有所分工。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子”指孩子、儿子等意义,也可泛指与植物种子有关的器官(如“子房”等);“籽”专指植物的种子,如“棉籽、菜籽、籽棉”等。但作为食品的“瓜子”不写作“瓜籽”。
2013年,在创刊10周年庆祝会上,郝铭鉴又发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数年时间里,他们在全国调查了100家新闻出版单位的用字情况,并整理了3000本图书、1000册期刊、100份报纸的差错,最后依据出错频率及专家评议编制成此表。公开发布后,它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众多文化部门学习的材料。
郝铭鉴不仅在《咬文嚼字》中挑出、纠正汉字之误,而且在工作、生活中,只要遇到错别字或谬识,他都会认真指出。
有一次,郝铭鉴在上海某家餐饮店用餐,发现包房用杭州西湖十景命名。当他来到订餐包房,门楣上赫然写着“曲苑风荷”,他一眼就发现有错了,应该是“曲院风荷”。他随口指出,这个“苑”字错了。陪同前来的本店经理大为惊讶,忙问:为什么呢?郝铭鉴向经理解释道:首先,这是康熙手写的,石碑今天就在杭州立着。更重要的是,这个名字的来源,“曲院”是酿酒的地方,曲是酒曲。而苑是种树木、养动物供皇家贵族游玩的地方,另一层则指的是荟萃之地,这里“曲苑”就是曲艺界人才荟萃的地方,跟杭州曲院风荷,可谓境地大不相同。经理听完郝铭鉴的解释,连忙命人撤下牌子,重新另做。
关于汉字规范,郝铭鉴有不少“金句”流传:“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必须是在河床当中流动的,它的两边还有堤岸。因此语言应用要有一定之规,它是社会公器,需要大家约定俗成形成共识,彼此的交流才会有效。”
办刊初期,郝铭鉴曾对编辑部同事提出要求,要把刊物办成语言生活的气象站。在他看来,一个字的崛起,一个词的风行,肯定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特定时期的语言气象的标志,在它背后隐藏着的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心理状态。捕捉和观察“字雨词风”,正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有“气象报告”的特点。
随着办刊,郝铭鉴也目睹了20多年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这条流动的河,在不断变化。他说:“网络语言是社会语言最活跃的领域。我尊重网民的智慧,也相信社会大众的语言底线。”
从2009年开始,《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写的年度语文档案《咬文嚼字绿皮书》中,将逐年发布上一年度的“十大流行语”。“流行、创新、文明”是这一评选的三大原则。对于具有语言智慧、形象刻画生动诙谐的词语,郝铭鉴会感到惊喜;像“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这样的富有大智慧的词,他总是推崇备至;而对于只有形式躯壳的词汇,他直接断言不会流传下去;对于带有粗俗意味的流行词,他会直接批评“既无语言智慧,又无内容形式,只有语言使用者的任性”。
对待自己的事业,郝铭鉴说:“热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一生挚爱汉字,我心甘情愿做汉字守门人。”
2020年4月2日,郝铭鉴因病去逝,享年76岁。多年来,郝铭鉴创办的《咬文嚼字》杂志和由他主持的一系列面向全国出版物、文字工作者的文化活动和咬文嚼字培训,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培育了众多语言文字、编辑出版从业人员,为中国出版界和语言文字界留下了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