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2020-05-22 12:52曹晖钟文乐王中华谢华永
山东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助高职院校

曹晖 钟文乐 王中华 谢华永

摘 要:结合文献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走访调研省内各院校现今资助育人工作的做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分析现今高校资助工作的存在问题,重新审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寻求资助育人工作的本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

一、当下国内外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42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经济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宽广。进入21世纪,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一套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保障了绝大多数困难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丧失学习机会。伴随而来的,在贫困生标准、认定、管理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国内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公平性、透明度、制度、助学贷款、社会捐赠而展开。关于高校资助工作方面研究初始于1996年,2008年之后有了快速发展,约有近5000篇学术论文(知网、维普、百度学术)[1];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研究初始于2009年,约有4000篇学术论文(知网、维普、百度学术),大多数涉及实践途径,少数涉及发展性研究。其中骆娟《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推动学生工作向发展型转变》提出,贫困生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需要建立管理制度,为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提高科学依据,激发学生潜能,助困助学助长;包家官《发展型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式是对现有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革命和颠覆,它是在落实政策落过程中,依托“育人”根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助学;王长喜《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内涵特征、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提出,在资助工作中要体现层次化、个性化,具体是理念的革新,资助方式的精准,资助形式的人性化,这对资助工作有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并构思了一些解决策略供参考;谢红霞《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提出,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内涵构成,以“三生·三成·三涯”真正做到帮助贫困学子生活、成长、成人、成才;李丽莉《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出[2],资助育人工作应该紧密与学生成人成才相结合,重点关注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两方面,自我成长与外部促进相结合,共同发力助推;张瑶《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新维度:发展型资助》提出,建立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迫在眉睫,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的需求促使现有资助育人工作转型,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一系列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国家、高校层面对发展型资助工作的重视,对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

国外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之中,整体体系比较完善,并且日益更新。通过文献查阅主流理论包括例如人力资本理论、公平理论、补偿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先出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3];教育公平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组成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探索从教育公平的理论出发,提出一个大众可以接受和普遍认可的观点,必须关注大多数人、更多数人是否可以获得进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而保证受教育的公平性;教育成本分担理论:1986年纽约大学校长约翰斯通提出成本分担理论,1993年又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提出应该由纳税人、大学生、大学生家长及高校共同来分担大学教育的成本,在此理论中讲国内普遍的政府与家庭“买单”扩充,增多了承担对象,强调了大学生的“自我担当”,多方面减轻学生负担,减少由于贫困原因无法进入大学或在大学期间没有稳定经济来源无法完成学业的现象发生。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论一经提出,便在国际上迅速广泛传播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知和理解,现今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制定高校资助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美国有一本著名学管类专业杂志名叫《大学生财政资助》[4],专门刊登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践和最新研究,对美国高校和其他教育发达国家的最新资助研究进行刊登,并对美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和对策,起到了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

二、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存在问题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家庭贫困学生的一项具体关爱,高职院校也一直当做重要工作来做,长期工作下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流程,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认定困难,公平性难以保证

依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文件,加上要求出示的相关证明材料,通过班级、分院、学院层面的制度最终确定贫困生。由于工作地点的局限性,难以保证在工作中公平、公正,将所有最困难的学生筛选出来[5]。

2、指标分配的不科学

助学金分为一、二、三等,根据在校普专生比例进行分配,一般分院、班级也按此执行,在这种执行制度之下,很多非常困难的学生可能没有机会获评一等,这种现有的分配制度不科学。

3、资助形式比较单一

助学金都是以现金形式发放至学生本人银行卡,在物质上已经给予学生最大的帮扶,很多学生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正常地进行生活和学习,但是在精神生活、心理方面却没有得到帮扶,这种资助不全面。

4、突发情况机制不全

助学金每年评定、发放时间固定,在其他时间段发生的突然情况,如天灾人祸等,无法进行及时的经济帮助,此时这少数群体将会失去经济支持,陷入经济困境,从而引发一些校园不和谐行为[6]。

5、过程管理不力

助学金评定后,一次性发放,中途没有考核机制,无法用助学金作为杠杆和指挥棒要求学生勤学上进,因为学生个人原因如学习差、表现差等,并不能中途取消或转让,这突出助学金的过程管理无法实施,助学金的导向作用失去,长期以往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许亮,柴杉.基于精准认定的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27-28.

[2]赵鹏.资助育人视角下“三位一体”发展型资助工作载体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G大学H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3):5-6.

[3]段少帅,黄喜峰,杨佳艺,武永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探析[J].教育评论,2019(08):54-59.

[4]张瑶,曹建新,樊建,樊志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新维度:发展型资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263-264.

[5]刘利,金虹,古仕明,陈晨,卢伟.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4):49-51.

[6]岑道权.“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与优化[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6):61-65+7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員会专项课题指导项目《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FYHLX041)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猜你喜欢
资助高职院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