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的框架构建

2020-05-22 12:52曹晖钟文乐王中华谢华永
山东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助框架高职院校

曹晖 钟文乐 王中华 谢华永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是“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教育理念,强化立德树人,改变以往资助模式,变外部供血为内部造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资助工作存在问题,深化资助工作体制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的框架和要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框架

由百度百科查询可知: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资助是指帮助、提供资金资助。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通过前期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可知,发展型资助育人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高校资助工作本质上,对资助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1],是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尝试,必将促使育人效果提升一个新台阶。发展型资助工作内容可分为标准设定、认定过程、管理过程三大块(见图1)。

一、标准设定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他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高职院校党委层面应充分认识资助育人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2],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励贫困学子上进成才的载体。资助工作开展的标准应该以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基础上制定实施学院层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国家助学金评审管理办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流程》等文件,辅以用于特殊情况制定的校级《学生资助补充条例》开展实施(见图2)。

二、认定过程

在认定标准确定的基础上,认定过程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充分考虑各种可控因素,让认定过程更加透明、公平、公开、科学化。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要求高职院校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这也是国家“精准扶贫”方针的一个体现和延伸[3],在此需要确定几个因素:对象自述、数据核查、同学座谈、生源地调查、资助教育。对象自述是指学生填写相关表格,讲家庭具体详细形象进行汇总上报;数据核查是指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重点采集学生餐饮、购物等信息;同学座谈是指依托于个别谈心谈话,从侧面了解学生日常行为等习惯;生源地调查是指通过招办提供相关录取信息联系生源地所在社区(乡镇)或高中摸清核实情况;资助教育是指认定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感恩、学业、心理等教育[4]。如有必要可以使用专家座谈法,简单确定相关权重比例,进行综合认定。(见图3,a为权重因子,a1+a2+a3+a4+a5=1)

三、管理过程

发展型资助工作的重点是过程的管理,过程的管理必须有实时数据的记录与更新,建立起一个简单的资助生档案收集及教育平台很有必要,从学习情况、工作情况、社团活动进行收集,从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励志教育进行实施,双管齐下,做好资助学生的管理工作[5]。

学习情况:如实记载学生每学期功课分数及任课教师点评,并对好大学与高中、每学期、每学年之间的数据对比工作;工作情况:记录学生每学期的担任各级职务的记录及工作表现,形成工作档案;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在这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社团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感恩教育:强化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6],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诚信教育:鼓励学生提供基于现实的相关数据和情况,并培养诚信做人的价值观,以“成人”为导向开展一系列活动;心理教育:主要鼓励学生摆脱因贫困而带来的一些心理问题,正确、积极的面对大学生活、在大学期间完成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更好地投入到将来的工作中去;励志教育:树立优秀的贫困学子典型,着重宣传“穷且志坚”的优秀案例,邀请相对发展较好的往届贫困学子返校现身说法,给予学生精神鼓励,推动他们积极成长。(见图4)

[参考文献]

[1]陈治芳.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收益、风险及趋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06):95-97+137.

[2]栗明.高校发展型资助视角下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8(13):7-8.

[3]张锡钦.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药学教育,2018,34(03):13-15.

[4]张瑶,曹建新,樊建,樊志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新维度:发展型资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263-264.

[5]徐英,李天悦.发展型资助: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发展的新维度[J].教育评论,2018(02):23-27.

[6]黄其昌.新时期高校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探析——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视角[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03):187-189+19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指导项目《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FYHLX041)

(作者單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猜你喜欢
资助框架高职院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