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改革与探索

2020-05-22 02:52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讨行政案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一、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口的传统就业方向一般包括公务员、公共管理事业单位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这几方面。随着《公务员法》的施行及《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的出台,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进入传统的公共行政部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务员,必须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铁饭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务员“考试热”,连续11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百万,热门岗位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激烈竞争比竟然高达2300:1,如此“ 千里挑一”的竞争让 “逐鹿考场”的行政管理专业考生望而却步,最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行政管理专业比例很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事业单位无论是否参照公务员管理,只要是在职数编制内进行招聘的职位基本是逢进必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公务员考试虽有所缓解但相去不远。这两类岗位在全国范围内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所占比重非常小,客观严峻的就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部分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择到企业就业,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岗位是他们的就业重要领域。

企业行政管理,是在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不同于企业管理,顾名思义,广义上是指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主营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渠道手段、原则方法进行职能性管理,主要包括办公行政类、后勤保障类、人力资源管理类、文化建设类等岗位,对企业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障性作用。因此,促生了就业岗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开设现状及课堂定位

在现有的就业市场结构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非常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规范有序管理。然而,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当下高校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及供给存在一定的矛盾,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仍然保留传统的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政治学方向的教育而轻企业行政管理,哪怕设置了相关企业行政管理课程也会存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的特点,有的虽安排了实践活动但供学生理解运用的支撑力度不足,甚至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目标。及时促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就业目标转型,促进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创新与改革,值得我们每一位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思考。

《企业行政管理》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管理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为《企业管理学》,基于全面培养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这个大趋势而于2018年首次开设,旨在为企业各级行政管理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专业学习提高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目前在使用的教材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由黄安心主编的《企业行政管理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行政管理岗位认知疏导、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原理及方法艺术、企业行政组织及运作、企业行政关系及协调、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等重要板块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目标,本门课程与就业人才需求充分结合,每个板块知识都制定了相应的职业素质要求并针对性培养,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服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严谨的办事思维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都贯穿整个课程。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与要求

图1 笔者根据资料整理自制

三、课程模式及设置思路

目前在该门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常见较为成熟的授课模式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中以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研讨式学习并加之以实践项目,呈现出理论型主导的教学知识结构,在教学与实践、研讨环节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占主体,通过在讲授的过程中传播专业知识和理念,其他环节需要创新和改进的空间很大。如何使教学内容丰富饱满,教学方式活泼多样,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贴近企业行政管理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我们每一位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企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多年的教学实践,期望能为此门课程的教学创新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尝试从“案例研讨+情景模拟参与+协同支持”的角度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创新改革。

(一)案例研讨。案例教学结合研讨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从教材理论出发去寻找实际经验与理论的联系,并养成思考习惯的有效教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使用生动形象的企业行政管理案例让学生参与研讨分析,与艰涩的理论所有区别,能快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储备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知印象,并学以致用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在我校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32学时,其中案例研讨式教学学时占了37.5%,基本每次上课2学时中都会运用到案例研讨,运用了20多个案例,涉及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企业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企业行政环境的变化、企业形象建设、企业行政关系协调等多方面,有中小公司具体操作层面的案例,也有知名大企业阿里巴巴、奔驰、华为等极具关注度的案例;有事实描述性案例,也有未成定论可供选择的案例让学生发挥思考的空间;有文字版案例层层深入,也有拍摄的视频;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让学生从制度、原理、方法全方位地体验企业行政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浅及深思考。

案例研讨教学方法的使用关键一方面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运用,另一方面在于案例资源的质量与保障。一般而言,企业行政管理的案例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或者自己整理归纳而成,可以与课程章节相配套,也可以通过故事模拟情节把案例串联起来。案例的质量对学生的参与研讨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二)情景模拟参与。情景模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模拟一定的情节、模拟某项活动、模拟具体的场景等方式开展,通过让学生置身于案例活动氛围,融入企业行政管理的角色,身临其境深刻体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情景模拟参与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把班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为5~8人;小组分工合作安排合适的角色,做好搜集资料分析思考等系列准备工作;结合案例或活动展开实际模拟;模拟结束后由指导教师点评,可加入同学位互评。

具体情景模拟的话题可以安排在案例分析随即展开进一步的模拟,让学生临场发挥,加深对课程内容、案例内容的深刻理解;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章节内容设计,提前给出命题,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有相对成熟的思考方案。例如,在企业行政资源配置中的企业文化板块,案例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去年马云在内部员工交流会上,分享了一段“996对员工来讲是一种福气”的看法,引起了全民对996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舆论热议。去年我校企业行政管理这个板块的案例马上运用了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996事件,让同学们自发积极关注起来,随后安排了情景模拟辩论,支持996与反对996的两方同学展开激烈的辩论并运用大量的论证数据,从法律、心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充分 的支撑性论证,这些素材都是双方辩手在课前搜集资源、阅读材料、小组头脑风暴讨论酝酿整理而成,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在模拟辩论开展过程中,鼓励全班学生和辩手大胆抛出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不设限,倡导思想碰撞和争鸣,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导他们从996择业观折射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在我院这门课程,除了996情景模拟广受肯定与欢迎,还有模拟面试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包括个面和群面、无领导小组面试,通过案例+情景模拟双管齐下把课程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一方面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挑选合适的公司与岗位制定个人简历进行模拟面试,另一方面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中对企业行政管理案例进行集中讨论,得出完善的解决方法,推进全体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和情景模拟认知向纵深拓展。小组间可以相互观摩,再进行组员互评与小组间互评,取长补短。对学生认知深度的不足方面由教师及时对所有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分析问题应具备的视角和框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对策谋划能力,为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学习明确方向,且能够为下次的参与和讨论提供借鉴。

(三)协同支持。健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协同支持保障制度。有序推进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开展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案例研讨+情景模拟参与”的教学方法不可或缺,方法的落实关键不仅仅在于教师,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我校企业行政管理的教学设置为32课时,在短短的一个学期,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加深对相关板块的认知和理解,但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需其他课程协同安排,尤其是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公文写作、文秘等关联性非常强的课程,需从理论到技能从浅入深,环环相扣。

再者,从制度层面对相关课程给予一定的支持与保障。“案例研讨+情景模拟参与”的支撑点在于案例的质量。而信息时代下网络资源的泛滥与零散化对于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人力。学校和院系部门应完善案例数据库的管理制度、案例采集和制作的相关补贴制度、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实践部合作机制的建立与维护等。我院高度重视对案例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已划拨专门经费予以保障,已着手开展相关项目。另外,可以尝试通过聘请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实践导师、开展讲座、建立校企合作见习实习基地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见识企业行政管理实务工作,为毕业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积累初步经验。

猜你喜欢
研讨行政案例
行政学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