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第三师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质量关系到产、供、需各方利益,贯穿于整个棉花产业链,对纺织工业和第三师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全面掌握第三师棉花质量整体情况,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依据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对第三师2017至2019年3年同期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棉花质量的问题,提出提升质量的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涉棉企业分析棉花形势、掌握棉花质量、扶持棉花产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报告中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20日。
(一)近3年棉花质量对比分析。根据表1的数据,2019年第三师棉花品质情况为:颜色级白棉1~3级占98.86%,高于2018年0.55个百分点,低于2017年0.71个百分点;轧工质量中以上占99.97%,高于2018年1.4个百分点,与2017年基本持平;平均长度为28.78mm,低于2018年0.26mm,高于2017年0.29mm;马克隆值A+B占55.45%,低于2018年25.44个百分点,低于2017年14.56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7.51cN/tex,略低于2018年,高于2017年1.44 cN/tex。总体来看,2019年第三师棉花颜色级、轧工质量、断裂比强度3项指标与前两年基本持平;2018年平均长度值最高,为29.04mm;马克隆值指标A+B级比例远低于前两年水平。
(二)近3年手摘棉质量对比分析。颜色级、轧工质量两项指标近3年基本持平;2018年度平均长度值、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3项指标最好,但是2019年度马克隆值指标A+B级比例低于前两年水平。
(三)近3年机采棉质量对比分析。2018年度机采棉的质量好于2017和2019年,2019年的机采棉质量又略好于2017年。其中差距较大的两项指标为平均长度值和马克隆值。
表1 近3年棉花质量对比分析表
综合2019年第三师棉花质量总体情况来看,第三师棉花质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品种原因。棉花的品种是决定内在品质的关键因素,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品种种在同一地区所表现出的品质特性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品种衣分高产量高,有的品种抗病虫,有的品种颜色白,有的品种长度好强力高,有的品种在北疆种植表现出内在质量非常好,种在南疆,就算是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加工工艺,但是内在质量也有差异;品种的成熟期也不尽相同,有的品种适合机器采摘,有的品种就适合手工采摘。目前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兼顾所有的特性,所以棉农在选择棉种时更多是从棉种的价格、棉种的产量、衣分的高低来选择棉种,哪个棉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就选哪个。据保守统计,2019年度第三师种植棉花品种多达七八十种,有的团场的种植品种也多达二三十种。如此多的种植品种,很难保证棉花品质优良。
(二)种植模式。据了解,第三师部分团场的棉田存在和果树套种的情况,套种的棉田以果树生长为主,田间环境以及管理模式对棉花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套种,棉株的种植密度不同,管理模式不同,采摘时只能采取手摘的方式,所以这部分手摘棉的内在品质是受影响的,而棉花的长度、强力以及马值更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水肥、光照等因素,虽然套种棉田的比例占少数部分,但这也是影响第三师棉花品质的因素之一。
(三)采摘时间。手摘棉在采摘时分前中后三期采摘,前期和后期的棉花由于生长原因(前期花成熟不充分,棉桃均在高温期生长,长度短,马值低;后期花过成熟,马值偏高),内在品质明显低于中期采摘的棉花;而机采棉采摘时间较为集中,基本上都在中期完成采摘工作,所以机采棉的马克隆值和长度指标略好于手摘棉。
(四)地域和水肥差异。由于地域气候不同、土壤酸碱度不同、土质不同、水肥等因素,地域对棉花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45团有3个棉花加工企业,虽然同处一地,但3个加工厂的棉花质量各有差异,在分析报告的数据中,45团二厂的长度指标和马克隆指标就比一厂低许多。经调查,45团二厂的棉花种植地属于沙地,存水保水效果差,加之2019年度灌溉用水紧张,造成土地干旱,这种情况不利于棉花的长度生长,而过早吐絮造成棉花过成熟,纤维过粗,马克隆值指标就会过高。2019年度, 45团二厂和伽师总场都存在这种情况,所以这两个厂对第三师棉花整体的马克隆值和长度指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质量意识不强,宣传引导不够。无论是种植棉花的棉农,还是加工棉花的企业,对质量都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棉农选种优先考虑的是棉种的价格、单产和衣分的高低等因素,不会考虑质量的因素;各棉花加工企业仍然存在质量意识不强,国家棉花标准执行不到位,混等级堆放、混等级加工现象,这是在加工环节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因素。都需要通过监督管理、宣传引导来提高质量意识,提高第三师棉花整体品质。
(六)按质论价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第三师各棉花加工企业均是按照棉花的颜色级和衣分定价,而对棉花品质影响较大的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指标没有充分考虑。五统一取消后,棉农在选择品种、交售企业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据调查,2019年度第三师周边的地方棉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要高于第三师的棉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地方棉花加工企业每公斤籽棉单价要比第三师棉花加工企业高出0.3元~0.6元,棉农想方设法地把好的棉花交到地方去,获取更大的经济收入,质量略差的,就近交到第三师的棉花加工企业,这也是造成第三师棉花品质整体水平下降的因素之一。
为充分运用棉花公证检验数据分析来推动第三师棉花整体质量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棉花质量提升:
(一)加强品种管理,统一规范,提高品质。通过宣传引导、按质论价、加强品种管理等做法,确定适合区域种植的主栽品种,确保一主一辅,从源头提高棉花质量。
(二)建立小型品种试验田,择优品种。建议在不同区域建立小型品种试验田,择优选用适合区域种植的最佳品种,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可利用棉花检验设备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提高棉花的内在品质。
(三)规范管理棉花加工企业。各棉花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同时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从源头抓好原料质量,抓好收购加工期间的管理,提高第三师棉花质量整体水平。同时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棉花收购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棉花加工企业落实各项质量义务,帮助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品牌意识,从而确保第三师棉花的质量提升。
(四)按照市场原则、按质论价政策收购棉花。在棉花收购环节,严格执行按棉花内在品质进行以质论价的政策,做到同地区、同时间、同价格,使棉花生产由高产型转向优质型。
(五)充分发挥棉花公证检验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推动棉花产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以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制度。推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研究棉花质量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应用;深入研究棉花质量数据在品种培育、提升科学植棉水平的指导与参考作用;充分发挥棉花公检数据在育种、栽培管理、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公检大数据服务棉花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