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2020-05-22 10:10
中国纤检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体店内衣针织

本次抽查采取生产企业抽样和市售领域(实体店、电商平台)随机购样的方式,共抽查200批次产品,合格193批次,合格率为96.5%。其中,生产企业抽样60批次,合格59批次,合格率98.3%;实体店购样74批次,合格71批次,合格率95.9%;电商平台购样66批次,合格63批次,合格率95.4%。涉及江苏省内企业生产产品81批次,合格79批次,合格率为97.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pH值和保温率等。

概况

(一)产品概况。内衣,是指贴身穿着的衣物,其主要功能是防寒保暖、吸汗、保护人的皮肤以及避免弄污外衣等。目前,内衣产品中,针织内衣占到了90%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内衣还要求能调整人体体形、起某些装饰和保健作用,所以内衣产品种类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针织内衣(如棉毛衫裤、内裤、背心等)、针织保暖内衣、针织塑身内衣等。另外,针织内衣从原料上还可分为棉针织内衣、化纤针织内衣等。

中国针织内衣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早期的几个重要的针织内衣集散地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沈阳的五爱市场、浙江义乌市场、武汉的汉正街市场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规模以上针织内衣企业近30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及山东等地。

(二)本次监督抽查项目概况。本次针织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主要依据为CCGF 102.6—2015《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GB/T 8878—2014《棉针织内衣》、FZ/T 73022—2012《针织保暖内衣》、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等。监督抽查项目为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保温率等。

检验

(一)样品来源。本次监督抽查的针织内衣产品主要来自江苏省生产企业、实体店和电商平台,共抽查了200批次。其中,在江苏省生产企业抽样60批次,实体店购样74批次,电商平台购样66批次。详见图1。

图1 针织内衣产品质量抽查样品来源统计图

(二)检验检测项目概况。针织内衣产品检测依据见表1。

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次共抽查200批次产品,合格193批次,合格率为96.5%。生产企业抽样60批次,合格59批次,合格率98.3%;实体店购样74批次,合格71批次,合格率95.9%;电商平台购样66批次,合格63批次,合格率95.4%。涉及江苏省内企业生产产品81批次,合格79批次,合格率为97.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pH值和保温率。

(二)按样品来源。

1.按不同样品来源合格率统计汇总。由表2可知,生产企业的合格率最高,达到98.3%;其次为实体店;电商平台的合格率最低,为95.4%。以神秘买家在电商平台和实体店购样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产品的质量状况,与消费者的感知度较吻合。

2.按不同实体店类型合格率统计汇总。由表3可见,实体店购样,专卖店、便利店或杂货铺的合格率最低,为90.5%;其次是超市,合格率是95.8%;商场和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质量最优,合格率最高,均是100%。当然,本次抽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高合格率跟消费者的固有观念不太吻合,可能与抽样批次偏少有关。

3.按不同电商平台合格率统计汇总。由表4可见,本次电商平台购样中,唯品会不合格1批次,苏宁易购不合格2批次,其他电商平台均合格,电商平台总合格率为95.5%。

4.按不同生产企业分布统计合格率汇总。由表5可知,生产企业在江苏省的合格率高于生产企业不在江苏省的。说明江苏省内的生产企业质量把控相对不错,总体合格率较高。

5.按检验项目统计合格率汇总。由表6可知,此次不合格项目有pH值1批次,纤维含量4批次,保温率2批次,纤维含量的合格率最低,合格率为98%。

6.与历年针织内衣产品合格率情况相比。如表7所示,2017年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因为2017年抽查方案要求检测标识项目,该项目不合格率高,导致整体合格率低。2019年针织内衣的合格率高于2018年,可见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向好发展。

(三)检验检测项目分析。

本次监督抽查项目为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和保温率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pH值和保温率。

表1 针织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项目及检测依据

表2 不同样品来源合格率汇总表

表3 不同实体店类型样品来源合格率汇总表

表4 按不同电商平台合格率汇总表

表5 按生产企业分布合格率情况汇总表

表6 按检验项目合格率情况汇总表

表7 历年针织内衣产品合格率情况汇总表

1.纤维含量。纤维含量反映了服装面料的材质属性,决定其服用性能与舒适程度,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本次抽查中发现有4批次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占不合格项目比例57.1%,主要不合格为纤维名称标识不符和纤维含量超允差范围,本次检验中有一批次纤维名称标识不符,具体如下:技术要求:外层:锦纶(41.5±5.0)%、粘纤(53.5±5.0)%、氨纶(5±3.0)%,内层:聚酯纤维(89.4±5.0)%、氨纶(10.6±5.0)%;实测值:外层:聚酯纤维45.8%、粘纤26.7%、棉25.3%、氨纶2.2%;内层:聚酯纤维94.4%、氨纶5.6%;有3批次纤维含量超允差范围,如技术要求:再生纤维素纤维(53.4±5)%、锦纶(42.8±5)%、氨纶(3.8±3)%,实测值:再生纤维素纤维50.2%、锦纶42.3%、聚酯纤维5.4%、氨纶2.1%。造成不合格的原因,生产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料缺少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或是为压缩成本没有送检全部批次原料而仅对部分批次原料检测,忽视了每次来料成分的差异性,都可能会导致最终生产的成品存在质量问题,也有可能生产企业主体质量责任意识不强,胡乱标注,不排除有故意以次充好的可能性。

2.pH值。pH值是衡量服装产品酸碱程度的指标。人体皮肤呈弱酸性,为防止病菌的侵入,纺织品的pH值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间有利于保护人体皮肤健康。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皮肤的表面平衡,从而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本次抽查共1批次产品pH值项目不合格,表现为pH值偏碱性,技术要求:4.0~8.5,检测结果:8.9,超出标准范围,主要是因为面料染色与后整理工艺大部分都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进行处理,后处理过程中水洗不充分或面料未严格按照工艺条件进行中和处理,都有可能会引起产品偏酸性或偏碱性,进而导致pH值达不到标准要求。

3.保温率。保温率是评判保暖内衣是否保暖的重要技术指标,针织保暖内衣的保温率要求≥30%,低于30%就不能称之为保暖内衣。本次抽查共2批次产品该项目不合格,实测结果分别为18%和19%。造成保温率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原料、组织结构、厚度等达不到要求,也有可能企业为降低成本,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而导致保温率不合格。

猜你喜欢
实体店内衣针织
2022 秋冬中国内衣色彩流行趋势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实体店转基因
实体店与电商,零和还是共赢?
“实体店+”,另一条开拓之路?
实体店的未来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