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体育教学也变得更有新意和趣味。本文通过教学设计创意化、语言生动形象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来构建体育“玩课堂”,让小学低段学生在充满趣味的体育课堂中,体会运动的乐趣,并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在逐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低段;体育;玩课堂
何为玩课堂?尊童性,守童真,体育课堂教学从充满童趣的“玩”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乐。教师在了解学情基础上,通过学生“玩”的形式和途径,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体系,扩展教师教学、指导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创意化,埋下“玩”种子
营造“玩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只有“高结构的设计”,才能实现“低结构的操作”。
1.教学内容情景化
低段学生乐于角色扮演,喜欢沉浸在游戏中,这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通过场景布置、情绪感染、语言引导,将学生带入情景,再用角色的扮演的情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得动作技能,发展身体素质。
立定跳远课堂以“青蛙”谜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教师叙述中学生完成各种跳跃动作,通过游戏“高人--矮人--超人”连贯跳跃动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一起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在练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引导其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2.方法手段趣味化
走和跑是人本能的运动方式,少年儿童经常做走和跑的锻炼,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身体姿态,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心肺系统的机能,提高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跑得更快需要从步频和步幅着手,同时需要不断渗透竞赛规则,夯实学生体能。学生从体验弯道跑开始,教师强调规则,每人体验2次后紧接着进行追逐跑,教师将枯燥乏味的跑步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喊数快蹲”“大风吹”游戏的设计,轻而易举得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样的组织可以加深学生对号数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体验圆上追逐跑后,完全沉静在跑的乐趣中,希望教师喊到号数能够参与其中。
3.场地器材童趣化
场地器材是营造“趣味课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引入、自制新颖鲜艳的体育器材,从刺激学生的感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双脚跳中,教师采用多色的呼啦圈并设计了“小脚丫”,学生可以拿它任意摆放。课堂过程中多种形式的跳跃展现的淋漓尽致,再利用呼啦圈组合图形加大学生练习量,学生玩得很开心。不同的方向就可以生成出不同的组合,使学生在学习跳跃的同时,发挥想象,任意创意,把不同方向的跳跃内容变得简单化、童趣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语言生动形象化,创造“玩”环境
任何课堂教学的实施都是围绕着师生互动展开的,营造“玩课堂”需要教师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材特点精心组织教学,营造互动氛围,使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教师只有完全融入孩子,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真正的高效。
1.师生互动常态化
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师生的有效互动,尽可能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语言互动也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善于提问,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解答。适当引导、及时纠错,最终让学生实现技术动作的掌握。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再加上循序渐进,配合上具有挑战的提问,每位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哪怕练习次数再多,学生都觉得好玩又有趣。
2.口诀教学儿童化
低段学生擅长模仿动作,带有玩乐的模仿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善于简化动作要领,用口诀或者简单的词语概括,再配合示范动作,降低学习掌握动作的难度。
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左脚右手放在前,左腿弯弯右脚踮,竖起耳朵看前方,听到信号快快跑”,原地低运球动作要领简化成顺口溜:降重心、体前倾、按拍球、快有力……形象有效的口诀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还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评价过程化,构建“玩”氛围
任何课堂离不开教学评价,“玩课堂”规则落实在于教师循序渐进,反复指导,学生通过“玩课堂”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在玩乐过程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教师加强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运动乐趣,不断完成新的挑战,充分体验运动所带来的成功感。
1.教师的激励评价是引发学生乐学的动力
(1)评语卡片 启迪心灵
运用这种对话式的评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变成了师生间朋友般的平等对话、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
(2)体育之星 你追我赶
每月的体育之星评选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给人信心与希望。笔者任教班级每月评选班级体育之星,并发放“体育之星”的勋章。每月的体育之星是需要孩子们每节课的课堂积累。
2.生生互评模式是促进学生互学的手段
相互评价的常规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客观的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并养成习惯。评价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儿”或“不好在哪儿”,这就需要教师传授评价的方法。当孩子们说不出“好在哪里时”教师适时引导孩子:“他跳远时两只脚没分开,又没同时落地……,才跳那么近。”孩子们听得多了,心中就有“台词”,逐步学会评价。
四、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构建“玩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到体育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长期如此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定能唤起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感到学习充满了乐趣,就会发現体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体育锻炼是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建立.试析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33).
[2]古青.探讨趣味性教学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2013 (9).
[3]段志勇,张榕庭.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J].现代营销,2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