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群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可以提升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其改革发展都备受关注。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的吸收程度不同,同时受学习习惯、智力能各个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水平也是不同的。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是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因此,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效率高、质量好的教学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论文重点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导学互动;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运用,其核心宗旨是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里学生所存在的疑惑点通过导学的方式进行互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围绕小学阶段的学生来展开教学方式的设计,小学阶段孩子的主要特征是:喜欢集体游戏、喜欢动态的游戏,更偏向于运动,比如跑和跳等。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好动但是还缺乏技巧,热爱模仿,且模仿的功力较强。他们身体上的协调能力以及控制能力也以有所提升。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增强,但是需要教师教导学生学会纪律性。因此在活动设计环节中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些特点,使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贴近学生,最终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原本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进步。因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应用的必要性。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正向激励的原则
在导学互动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情况不同,所能达到的学习成果也是不同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互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于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或者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一方面也要在互动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进步。因此,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的观察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过程,对于学生表现优秀的环节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说导学互动教学的这一教学模式可以针对性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技能,但也并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教师在体育活动的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础后再进行拔高训练,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础后再设置更高的目标,才能使小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当小学生打好基础后才能增强体育学习锻炼的自信心,有了信心以后学习也会更有兴趣。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教师通过导学互动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
在每次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都要注意用一些具体化的问题来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如果有涉及到一些室内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起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多媒体起到正向辅助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多媒体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尽可能多的系统的学习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规律,即在什么场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也是需要提高的一项技能。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侧重的是对学生做一些引导,通过问题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剩下的多数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的,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究和自我学习。
另外,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一个自己不够感兴趣的事物所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小学阶段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对一些相关的体育动作能够提前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将会更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二)通过导学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和深度的体育锻炼
导学互动这一学习方式,侧重的是教师进行引导后,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通过自我感知,自我对知识的探索来提升对体育动作的深度理解程度。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还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只是让学生自己来探究,难免会陷入认知的误区中。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学生体育技能的维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听到除自己的理解外的不同声音、看到除自己所理解动作外的其他动作技巧。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围绕几个方面进行,包括: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展示、学生自学、共同讨论、精讲体育动作点拨环节。展示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环节,主要是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每次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教学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堂课接下来需要学习的重点所在。在将学习的目标告知到学生后,教师将本堂课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抛出,先通过上述中我们所提到的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带到问题探究的氛围中来,进而先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练习相关的体育动作来感受要领所在,期间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一起进行练习,最后教师对于学生所探讨的结论或者說合作练习的动作进行精讲点拨。
例如说,在小学体育锻炼中我们的教学内容为“花样跳”,我们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这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导学互动:(见表1)
(三)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导学归纳,对教学效果进行巩固
导学归纳是教学活动的回顾环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回顾,进一步巩固教学的成果。例如可以归纳以下内容:体育活动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有哪些?体育活动前需要做的热身活动有哪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最后收获了什么?某一体育活动结束后,总结出的体育活动中的要领都有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点,即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回顾的时候,要重点来讲整个活动的重点所在。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感和快乐后,要趁着大家良好状态还在的时候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好的地方及时提出来进行表扬,下次教学中继续延续、运用。对于缺陷要及时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对课堂效果也及时的进行巩固。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在今后不仅仅是要在活动中保持对体育的热情,同时在活动后也要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明珠.和谐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2015 (1).
[2]陶贵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000 (032):198,280.
[3]范丽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