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策略

2020-05-21 11:40杨乐燕
神州·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

摘要:自2017年以来,我国的思政教育经历了从思政课程单行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行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对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将以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探究提高其思政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堂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思政课程的教学要真正入脑入心,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尤其是疑惑来解决问题,要有利于人才的成长,要有利于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立德树人不只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可以且必须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务必具备较高思政素质,从而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专业课堂上,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渗透思政教育知识。

如何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并使得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更多地发生协同效应,从而达到同向同行的目的,是当前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思政课程在不少高校学生眼中就是“没有实际作用”的课程,怀有“听不听课无所谓,期末划重点背背就好”、“思政课就是洗脑课”等想法的学生更是不在少数。这些错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政课程陷入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立德树人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这和以前那种填鸭式口号式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对高校学生来说,不仅无法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反感。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展,我国高校专业课教师自身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却无法将其与个人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无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各大高校对于“课程思政”认知参差不齐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在2017年便已被提出,但是从当前的执行状况来看却并不理想。有的高校已经走向全国前列,有的高校仍在布局筹划,甚至还有不少高校至今一筹莫展,绝大多数高校则错误的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中加一点思政元素搞一点活动”而已,从而忽略整体设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高校只是被动执行上级要求,因为课程思政已经成为相关考核的刚性指标,而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导致在这些高校任职的教师无法真正做到课程思政。

2.个别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存在抵触情绪

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仍旧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开展“课程思政”是一种越俎代庖且增加自身工作量的行为,特而严重忽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对“课程思政”产生抵触情绪,消极怠工不愿执行,甚至与之唱反调。

三、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策略

(一)从意识层面来看

1.切实履行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且明确指出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教师自身的治学态度、教学境界,学术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当学生看到教师以最投入的状态和最严谨的要求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取得较大成就时,学生自然也会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正确认知课程思政

高校专业课教师务必对“课程思政”有一个正确认知,这是对其进行有效执行的前提。

首先,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明确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所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时代性,并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课程思政并非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避免将思政教育生硬楔入專业课程的倾向;

最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执行效果,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其在执行课程思政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且必要。教育机构和各大高校务必将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让课程思政成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作之一。

(二)从行动层面来看

1.建立健全协同机制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而发挥协同效应的前提是交流和合作。因此,各大高校要建立健全协同机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

例如:高校可以设置一个具备思政性质的专业课题,如《中国通讯工程史》《人工智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环境问题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等,让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制作教学课件,深度挖掘这些专业课题的历史背景和伦理问题,从而在通讯、计算机、环境等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国情教育和价值熏陶。

2.积极执行课程思政

高校除了思政课程之外,一般还有语文、数理、英语等基础课程,以及国际金融、新闻传媒、机械制造、文学艺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各种各样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宜生搬硬套、刻板灌输,而应该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渗透方式。除此之外,教师不宜直接给出结论,而应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应在扎实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基础上,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首先,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你的专业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在你的专业领悟有哪些可为又有哪些不可为?”等问题,以及通过讲解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案例,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相关伦理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成果诞生的历史过程、某些学科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某方面建设与国家体制的关系等,将专业学科与社会历史、道德伦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3.采取多元评价标准

采取多元评价标准体现课程思政执行效果,才能真正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师执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始终坚持唯数量化的评价导向,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笔试成绩为标准,这种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会让专业课教师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忽视思政教育的渗透。

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务必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为推进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就课程思政评价的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为此,应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身体力行地采取相关措施,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大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董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探析[N].宿州教育学院学,2019年02期.

[2]李朋波.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实现融合的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年70期.

[3]吳会蓉.论“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质[J].祖国,2019年22期.

作者简介:杨乐燕(1985.09—)女,汉族,广西北海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
秦皇岛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二元制”视野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评标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