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0-05-21 11:40刘晓林
神州·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航海技术理实一体高职

摘要:根据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分析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开展的原因和必要性,探索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高技能水平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并能提高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的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高职;航海技术

1.引言

在国务院2019年2月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1]。文件强调了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明确了实践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在文件的要求下,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可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获得上船工作的资格除了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通过适任证书考试。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实现三个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适任证书考试。目前,这三个目标的实现彼此存在矛盾。比如,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加强理论课程学习增加理论课时,而增加理论课时将导致实践课时减少,影响实践技能训练;相反,增加实践课时会导致理论课时减少,影响理论知识学习和增大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的难度。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少高职航海技术专业选择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顺利通过适任证考试为目标。然而目前高职航海专业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并不高。那么,如何解决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这些问题呢?本文从航海模拟器教学方面研究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理論知识水平的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解决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扎实理论知识培养与高技能水平培养不能兼顾的方法。

2.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的必要性

2.1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2.1.1学生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高考入学成绩偏低,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的欲望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学习上普遍缺乏兴趣和动力,在经历多次学习成绩的失败后,学生缺乏学好知识的自信心[2]。在高职航海技术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导致不少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不能在头脑里产生航海意境,学习感到抽象和枯燥,因而学生专业知识成绩较差,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和信心,大批学生因成绩差不能通过适任证书考试而放弃航海梦想,造成航海后备人员流失和航海教学资源浪费。缓解这种状况可以从航海职业的认识入手,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之前开展航海职业的认识培训,建立航海意识,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做准备,增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信心。

2.1.2专业课程教学分析

交通运输部2017年颁发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规定了航海技术专业的五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结构与货运》、《船舶管理》和《航海英语》的最低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数量,分别为631课时和348课时[3],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均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专业课程开设不合理和实践课程设置数量达不到要求现象,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培养,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感到困惑和混乱[4]。专业课实践教学脱离航海综合环境开展专项训练,实践操作单调枯燥,比如航海仪器设备的操作,在航海仪器实训室(如GPS实训室、AIS实训室、罗经实训室、雷达实训室等)开展,然而,由于训练是在脱离航海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学生缺乏对设备运用环境的理解,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航海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在脱离航海综合环境认识的情况下开展,效果不佳。

2.1.3技能证书实践课程分析

航海技术专业技能证书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六小证技能培训课、水手技能培训课、G证技能培训课和适任证评估技能培训课程等。其中,六小证技能培训、水手技能培训和G证技能培训的培训主要安排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完成,适任证评估技能培训在大三所有专业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开展。各培训项目采用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内容征对性较强且与专业课程内容联系较少。因此,专业技能证书培训在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海上航行意识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作用较小。

2.1.4航海文化氛围分析

航海文化氛围是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和符合性而创设的一种气氛,在教学中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建航海文化氛围主要通过航海文化知识宣传、建设航海专业硬件设施、开展半军事化管理、开展航海文化知识竞赛、开展航海技能大赛和开展企业入校就业指导等方式组建。在各项组建方式中,航海模拟器综合运用比赛项目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动力和激情、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和营造航海文化氛围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2.1.5海上实践分析

海上实践对航海技术专业学生认识海上工作环境、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和建立航海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海上实践是航海院校的普遍呼声。但是,几所高职类航海院校以“三明制”培训方式开展海上实习后纷纷停止了学生海上实践实习。高职类航海院校由于缺少自己的实习船舶,学生上船实践只能安排到多家航运公司和多艘船舶上分散实习,这样的实习具有学生比较分散、上下船时间不能确定、缺少教师跟船指导、实习内容得不到保证、学生思想受航海环境影响较大、学生在船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学校失去对学生思想的直接引导等特点,学生很容易对航海职业产生错误认识而放弃航海职业梦想,海上实习带来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航海模拟器能够模拟海上驾驶船舶场景,能够实现在模拟器上开展“海上驾驶船舶”实践训练,避免海上实习负面作用的影响。

2.1.6教学设备教学效果分析

航海技术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设备主要有驾驶台助航仪器设备和航海模拟器。各助航仪器被归类并分别存放在相应的独立实训室,比如GPS实训室、雷达实训室、航海气象实训室等。实训设备的分类放置有利于单项技能训练,但失去了航海整体环境认识,缺乏实践技能运用场景认识。航海模拟器包含各助航仪器且能够模拟航海综合环境,在航海模拟器上开展训练能够使学生对航海产生综合认识,全面掌握航海技能。

2.2航海模拟器一体化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从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情况分析可以看到,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学生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航海环境认识,需要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需要降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难度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动力,需要学生获得各项技能证书和通过适任证书考试,需要航海文化氛围激励学生保持航海热情。面对这样的教学需求,传统的航海教学方式不能足这些需求。

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航海模拟器上开展理论与实践技能学习培训,将部分航海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编入航海综合训练场景之中,在航海模拟器上开展教学。实现专业知识“学中做和做中学”,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减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用航海模拟器模拟让学生浸入航海环境进行海上综合技能训练,实现航海意识培养、航海技能训练、航海专业知识学习,化解目前航海教学中的矛盾,满足航海教学的需求。

3.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3.1理实一体教学训练内容

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航海技术专业专业教材、专业技能证书训练内容和适任证评估培训内容。在专业教材方面:《航海学》课本中基础知识、船舶定位、航线与航行方法和航海仪器章节部分知识内容,《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中船舶操纵性能、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港内操船、特殊水域的船舶操纵、应急船舶操纵、号灯号型声响和灯光信号、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船舶在能见主不良时的行动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章节部分知识内容,《船舶管理》课程中船员职务和我国船员管理法规章节中部分知识内容纳入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训练课程;在专业技能证书方面,把《水手证》和《G证》部分训练内容纳入训练课程;在适任证评估训练方面,将ECDIS、驾驶台资源管理、雷达操作与应用、航海仪器的使用、航线设计、航海图书资料的使用和海图作业等部分内容纳入训练课程;组成理实一体教学训练内容。

3.2理实一体教学课程设置

理实一体教学课程的设置应结合海上航次任务,把教学训练内容融入到整个航次任务过程,再将整个航行过程划分为各个不同阶段设置训练课程。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主要划分为:(1)航海模拟器基本认识,(2)开航前准备,(3)离泊操纵,(4)狹水道航行、避让,(5)雾中航行、避让,(6)大风浪中航行、避让,(7)夜间航行、避让,(8)海上航行综合避让,(9)进港操纵,(10)船舶应急操纵,(11)指定航次任务的完成。其中,第一至十项为单项训练,第十一项为前面十项的综合运用训练。

3.3训练方法

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课程需要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将部分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在理实一体课程中完成。由于专业知识内容包含多门专业教材,内容多、广、杂,理实一体课程的训练需要训练指导手册或者训练教材。因此,需要将训练内容编制成训练手册或者训练教材指导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和训练。

在训练指导书的指导下,以“现代学徒制”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由具有一定海上实践经验的老师组成训练团结,结合海上实际工作任务,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实践技能。

3.4课程安排

开展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课程需要达到: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海上工作有一定认识、减轻专业课程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感到较难和较抽象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营造航文化氛围的目的。课程的安排需要从大一进校开始,连续不间断的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开展,才能实现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目的。

3.5教学考评和管理

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需要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科学的考评办法确保理实一体教学的有效开展。组建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团队,研究课程教学板块的划分,细分训练项目,制定考评方案,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在训练过程中重视平时考核,做到每次训练均有考核。

4.结尾

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教学是削减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削减的知识内容设置在航海模拟器理实一体课程中讲解。因此需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训练内容和课时量,减少部分专业课时数量,确保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自信心,建立海上航行环境认识,起到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两不误的作用,探索解决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中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学生和提高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不能兼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仲明,李伟,徐良坤,周文涛,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航海教育研究,2016 (1):72-75.参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2]冯翠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育教学对策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8):11-14.

[3]参考《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交办海[2017]33号.

[4]肖仲明,李伟,徐良良坤,周文涛,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航海教育研究,2016 (1):72-75.参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基金项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专项资助项目(2019-JG-29)

作者简介:刘晓林,男,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航海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航海技术理实一体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航海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主线设计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航海技术资料管理软件的设计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