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
梁淑怡 ❘ 插画
2020年4月21日,在经过专项评估检查后,最后一批17个贫困县区摘帽。至此,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
这是一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作为该省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丰胜认为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省情特殊,这场胜仗更显得有特殊意味。
着眼“今天怎么搬,明天怎么办”
南方周末:你最近一次去过青海贫困发生率(指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最高的地方是哪? 当地生活条件怎么样?
马丰胜:我最近去了玉树市调研,该市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35%,到2018年底实现绝对贫困“清零”。通过进村入户实地查看,村里引来了自来水,修通了水泥路,办起了生态畜牧合作社,建起了扶贫车间,也开起了牧家乐,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2019年底,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底的3951元增长到10055元,7年增长了2.6倍。
南方周末:青海藏区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上,青海之前的压力大不大?
马丰胜:2017年,我们全省确定了15个深度贫困县、559个深度贫困村和24.1万深度贫困人口。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一是致贫因素交织叠加,农牧区资源禀赋差,贫困群众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返贫压力很大。二是脱贫成果的巩固压力很大,农牧区大多数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创业能力不足,扶贫产业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收入结构不合理,收入预期不稳定。三是思想转变任重道远,薄养厚葬、高额彩礼、相互攀比、禁杀惜售等问题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依然突出;部分贫困群众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少数贫困群众不善理财、不会理财,有钱乱消费、没钱等帮扶的问题还需要长期关注。
南方周末:青海加码了哪些具体措施?
马丰胜:我们将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的70%统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各行业惠民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80%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产业就业扶贫。
同时,我们紧盯全省6.4万特殊困难群体,将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2970元提高到今年的4800元。深度贫困地区敬老院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能力提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及康复救助、托养服务、技能培训等工作都得到持续加强。截至2019年底,全省特困群体已全部脱贫。
南方周末: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的规模很大,在后续扶持和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方面,青海想了哪些办法?
马丰胜:截至2019年7月,青海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5.2万户、20万农牧民全部搬迁完毕。
省委省政府着眼“今天怎么搬,明天怎么办”,持续强化后续扶持,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一是强化产业扶持,实现了全省38个项目县扶贫产业园、761个有搬迁任务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和村级光伏扶贫项目、10.01万有劳动能力搬迁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四个全覆盖”。二是强化就业帮扶,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贫困农牧民近12万人次,70%的受训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稳定就业率达到60%以上;建设扶贫车间310个,解决就业岗位2.18万个,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全省3.17万搬迁建档立卡户中,有1.53万户每户1人从事生态公益性管护、保洁保安等工作,户均年度增收最高达到2.16万元。三是强化低保兜底,逐年提高补助标准,将一般困难家庭、比较困难家庭、困难家庭年度补助水平由2016年每人400元、2016元和2500元分别提高到了2018年1800元、3000元和3600元。2019年又将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人均提高600元,达到4300元,有条件的地区据实补差,为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系上了“保险绳”。
行百里者半九十
南方周末:2019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最关键的一年,青海将工作重点放在哪?
马丰胜:这一年里,青海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群众收入稳定提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99元,全省91.3%的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青海在2019年投入深度贫困县财政资金30.32亿元,年度分别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青、中央定点扶贫资金3.63亿元、17.66亿元和9000万元。目前全省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
南方周末:绝对贫困全面“清零”后,2020年,青海还面临哪些挑战?
马丰胜:行百里者半九十,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交账、兑现责任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特别是我省作为民族地区,脱贫成效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虽然我们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清零”目标,但在脱贫后续巩固上还面临不少挑战。
目前,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强力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健康、住房、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低保救助、精神脱贫等九大后续巩固行动,持续做好扶贫、民政两项制度衔接,将有致贫返贫风险的人口及时纳入民政救助体系,实行低保渐退制度,帮助实现稳定脱贫。
南方周末:2020年已经过半,疫情给脱贫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马丰胜: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是人员外出务工受阻;二是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比如海东市在全国的2.78万家拉面店,约有2.6万家歇业,16.9万从业人员增收受到影响,其中贫困劳动力2.14万,截至目前人均年收入减少3500元左右;三是扶贫项目建设成本增加。
为减低疫情影响,青海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举措抓好复工复产、抓好务工就业。对参与劳务组织输出或参加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贫困劳动力,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助;对跨区域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由县级政府发放返岗务工补贴。对于吸纳贫困劳动力并签订就业合同的企业,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全省4146个行政村中每村增设4个防疫消毒、巡查值守、宣传疏导等临时性公益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所需资金从村集体经济收益和光伏电站收益中列支。
南方周末:光伏扶贫是青海的特色,目前效果如何?
马丰胜:青海省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目前,全省建成4类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73.16万千瓦,占全省光伏容量的8%,年发电产值预期8.8亿元,扶贫收益5.7亿元,带动7.7万户28.3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2.5%,五成贫困人口吃上“阳光饭”。
我们积极协调各级电力部门简化工作流程,快捷办理手续,确保建成电站按期并网,实现“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目标。整体效益超过预期,收益资金的60%作为村集体经济,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维修维护、农牧民教育培训、临时救助等,40%作为扶持资金。
“留得住、学得好”
南方周末: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青海有何独特经验?
马丰胜: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69%、96.87%、90.31%,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9.95、3.85、10.31个百分点,影响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突出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贫困地区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18.5亿元,建设校舍298万平方米,基层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青海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荣誉制度,实施藏汉双语定向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农村牧区理科、小学全科和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面向贫困地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
对接脱贫需求,青海省在教育上注重强化技能培训。我们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统筹协调24所国家示范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单列招生计划、单独考试招生、单独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每年面向“两后生”、农牧民等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万人(次)。同时加强对家庭贫困学生就业指导,着力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举办全省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家庭贫困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签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南方周末:如何防止因贫失学?马丰胜:一方面扩大定向招生规模,2016年以来,累计安排省内高职精准扶贫招生计划11869名,本科扶贫、藏区、生态三个专项招生计划2950名,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更多机会。藏区省内外异地办班规模逐步扩大,三江源民族中学、西宁果洛中学、玉树海东中学相继建成,2019年面向民族地区招生规模达到2024名,服务藏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教育资助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地域全覆盖、阶段相衔接的教育资助体系。2016年起,面向六州全体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
南方周末:辍学的适龄儿童怎么办?马丰胜:青海开创“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工作模式,建立户籍信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学籍信息比对机制,对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逐一摸排劝返,并确保劝返复学学生“留得住、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