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晓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冠心病(CHD)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变窄或阻塞[1]。临床目前已具有较为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即PIC。PIC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而中年患者通常存在过重的工作压力及经济负担,再加上自身疾病的病痛折磨及对冠心病认知程度不够,躯体与精神双重压力下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影响其住院舒适度,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是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纳入30例进行PIC的中年冠心病患者于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研究。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护理1、2组(n=15),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0:5、9:6,年龄分别为42~56岁、43~55岁,均值分别为(48.45±3.65)岁、(47.92±3.71)岁。以上基线资料(P>0.05)。
护理1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2组实施舒适护理:(1)术前舒适护理:评估患者,了解其家庭、职业及文化等情况;积极与家属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帮助病人解决困难,排解中年患者工作及经济上的压力;耐心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邀请病友分享经验,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指导进行有效咳嗽、床上排便等训练,为术后做好准备。(2)术中舒适护理:检查各项术前准备妥善后,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内,协助摆放舒适体位、注意保护隐私;简单介绍手术流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术后舒适护理:监测患者心率变化;定时检查加压绷带的松紧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维持良好的病室环境,病室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50%~60%;为患者摆放舒适卧位,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晨晚间基础护理;护士沟通时轻声细语,适当播放轻缓音乐,促使病人放松心情。
(1)运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大,表示生活质量越高。(2)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情况。
干预后护理2 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1 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n 健康状况 躯体功能 心理卫生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护理1组 15 44.98±5.97 50.15±7.34 42.69±5.24 47.26±6.16 44.10±6.13 49.51±5.21护理2组 15 45.35±6.01 58.23±8.02 42.46±5.18 53.82±7.22 43.96±6.25 56.24±7.50 t-0.169 2.878 0.121 2.677 0.062 2.854 P-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护理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67%(7/15)、13.33%(2/15),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3%(11/15)、93.33%(14/15),护理2组相较于护理1组更好(P<0.05)。
舒适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解决影响舒适问题的因子,给予患者最舒适的状态,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悦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2]。中年患者心理压力大,工作繁忙、家庭事务多等各种外界因素会导致病人严重担忧疾病预后,而PIC治疗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经验不足可能会造成创伤,病人难免会出现焦虑、害怕等心理,故应当采取舒适护理干预。
根据李丽辉等人[3]报告显示,优质的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护理2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心理卫生均优于护理1组(P<0.05),充分说明护理人员通过术前训练、饮食指导和术后精心护理,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加速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67%(7/15)、13.33%(2/15),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3%(11/15)、93.33%(14/15),护理2组相较于护理1组更好(P<0.05),这表示护理人员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可以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增加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术后密切观察心率和加压绷带松紧度,可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通过术前及时的心理疏导,术中注意隐私的保护以及术后提供优质病室环境,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改善护理满意情况。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的运用,能够改善中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高,推荐临床采纳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