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滩涂四角蛤蜊底播增殖技术

2020-05-21 08:25左明
水产养殖 2020年4期
关键词:底质黄河三角洲蛤蜊

左明

(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91)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常栖息于河口区潮间带砂或砂砾质海底,全国南北沿海均分布广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四角蛤蜊是产量最高、产值最大的经济贝类。近年来,由于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四角蛤蜊的年产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投放苗种造成密度过高、肥满度下降等。该文总结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滩涂四角蛤蜊增殖经验与不足,将增殖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1 滩涂底播增殖区域

四角蛤蜊分布的垂直距离(自陆地至海的方向)相对较窄,主要分布于潮间带中潮区和低潮区,以及潮下带1 m(低潮时水深)的浅海域,尤以潮间带低潮区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因此,确定增殖区域时应以潮间带低潮区为主要底播区域。

2 环境条件

2.1 水质

水体的色嗅味、细菌群落、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指标应符合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

2.2 沉积物

沉积物的色嗅结构、细菌群落、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指标应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即海洋渔业水域的沉积物质量。

底质类型:按照谢帕德命名法,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和1 m的浅海域主要存在两类底质类型:一类是砂含量最高(一般40%以上),质地较硬,底质类型为粉砂质砂或砂;另外一类粉砂含量最高(一般40%以上),底质类型为砂质粉砂或粉砂。一般而言,粉砂质砂或砂比较适宜四角蛤蜊潜砂。实际辨认时,在其上较易行走,没有陷入或很滑的感觉的底质,适合四角蛤蜊的底播增殖。

3 苗种规格和质量

3.1 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过小,成活率低,增殖效果受到影响;苗种规格大,成本较高。因此,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苗种是十分必要的。根据长期的生产监测,底播增殖一般分为3种规格,如表1所示。小规格苗种壳长1.5~2.0 cm,中规格苗种壳长2.0~2.4 cm,大规格苗种壳长2.4~2.7 cm。

表1 不同规格四角蛤蜊苗种的壳长及个体鲜重

3.2 苗种质量

3.2.1 感官要求 大小均匀,色泽鲜亮,无畸形;在水中水管露出体外;壳表面光滑、均匀,咬合力强。

3.2.2 规格合格率、伤残率和畸形率 规格合格率、伤残率和畸形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四角蛤蜊苗种规格合格率、伤残率和畸形率要求

4 苗种运输

苗种运输一般为干运,以网袋装苗,定量包装,分层摆放,不得挤压。温度保持在5~10℃,每隔20~30 min喷洒海水1次,运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4 h。也可使用保温车、保温箱进行运输。

5 底播

5.1 底播密度的确定

底播增殖前,进行生物资源状况调查,确定相同食性的生物和原有四角蛤蜊密度和生物量,据此确定需放养的密度。根据我们在黄河三角洲海域初级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的四角蛤蜊容量评估,在不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的情况下,小规模苗种总栖息密度为70~80个/m2,中规格苗种总栖息密度为30~40个/m2,大规格苗种总栖息密度为20~25个/m2。实际投放密度为总栖息密度减去原有成体或苗种的栖息密度,若原来存在的成体或苗种与底播苗种存在较大规格差异,根据个体鲜重差异进行换算后确定苗种投放密度。

5.2 底播时间

底播一般选择在3月初至4月中旬,此时底播海区底层水温适宜(10~15℃),初级生产力也较高,适宜苗种的生长。

5.3 准备工作

底播前选择在大潮高潮时对拟底播区域进行地毯式拖网,疏松底质,清除扁玉螺、微黄镰玉螺、纵肋织纹螺等敌害生物。

5.4 底播方法

在底播区域内,底播作业船只按照平行线折返均匀播撒苗种,行距约为30 m,船只的航速与播撒速度协调,航速小于3节;投放苗种时要特别注意投放密度。

6 日常管护

底播后,由养殖企业或个人负责底播增殖区的管理,如遇到问题可请求县级及以上渔政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协助监督和管理。养殖过程中不需要再投喂其他饵料,需做好水温、盐度、pH值等环境指标监测工作,如遇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养殖过程中禁止底拖网、齿耙类等损害性渔具作业。

7 采捕

依据市场行情和可捕资源量确定捕捞力量和捕捞期。四角蛤蜊壳长长到30 mm以上即达商品规格。小规格苗种经过12~15个月的生长能达到成体商品规格,中规格苗种经过8~10个月达到成体商品规格,大规格苗种经过3~5个月的生长即可达到成体商品规格。采捕一般使用底拖网,孔径依生产需要确定。如果捕捞强度较大,注意留存少量成体,利用其自然繁殖,可降低苗种购买等成本。

猜你喜欢
底质黄河三角洲蛤蜊
4种高原裂腹鱼类对水流和底质的趋性研究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下厨记
开放,活化英语资源应有“底质”
蛤蜊的不同吃法
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