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茜 李满连(永州市中心医院 永州 425000)
血管性痴呆临床上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一种痴呆综合征,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亚洲国家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血管性痴呆北方发病率为1.9%[1],南方为0.9%,且多为男性,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多采用药物干预进行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合理的选择治疗药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的关键,基于此,我院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30例仅使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使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77.29±5.54)岁,病程 1~4年,平均病程(2.85±1.08)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7.62±5.1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72±1.1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①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血管性痴呆;②治疗前MMSE评分≤24分;③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重症感染性疾病;④治疗前患者BEHAVE-AD评分≥8分;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使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即多奈哌齐,口服,5 mg/次[2],qd,每晚睡前服用;观察组使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即多奈哌齐的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同对照组,尼莫地平,口服,30 mg/次,ti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评价指标:以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痴呆程度、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生活能力使用BEHAVE-AD量表进行评价,认知功能使用MMSE量表进行评价,痴呆程度使用CDR量表进行评价。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0%[3];有效: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2%~20%;无效: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2%,或较治疗前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BEHAVE-AD、MMSE和CDR评分进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22/30),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痴呆程度、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BEHAVE-AD、MMSE和CD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痴呆程度、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痴呆程度、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分,±s)
组别 BEHAVE-AD评分 MMSE评分 CDR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P 24.15±5.17 24.73±6.21-0.359 0.721 6.34±1.91 7.49±1.72-2.237 0.030 14.26±1.53 15.01±1.62-1.505 0.141 24.88±2.19 18.94±1.87 9.225 0.000 2.18±0.16 2.21±0.19-0.540 0.592 1.12±0.09 1.74±0.24-10.817 0.000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局部会出现乙酰胆碱水平下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盐酸多奈哌齐可特异性抑制患者脑内乙酰胆碱的水解,具有提高乙酰胆碱浓度的作用[4],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可作用于患者脑血管平滑肌,具有扩张患者脑血管,改善局部脑供血的作用,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提高了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MMSE和CD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痴呆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也具有明显作用;再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