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核舟记》所记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题材。苏轼和友人雅兴勃发,泛舟江上,面对皓月当空,清辉泻地,陶然欲醉。但那小小核舟怎能刻出高悬中天之明月呢?“奇巧人”王叔远精心运刀,巧妙构思,或虚或实,或明或隐,收到了不雕明月而月笼全篇的艺术效果。
1.刻联明写,色、字相合。核舟中舱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是《后赤壁赋》的名句;中舱左边又刻《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读着这一联写月名句,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苏轼在这一年之内的“七月既望”和“十月之望”两次泛舟夜游赤壁的情景:月满如盘,银辉遍洒,对酒赋诗,望月兴感。如果说联语中直点“月”字属明写,则所刻之字以“石青糁之”为虚写,颜料的青色与月光的清辉通过人们的联想合为一体,给人相同的审美愉悦。
2.人物造型,暗示月境。核舟所刻系月下泛舟的情景,王叔远雕刻时处处注意月下泛舟和舟上月色的暗示,并通过细节营造这无比美妙的月境。东坡、佛印、鲁直三人坐于船头,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不是暗示了月色清朗吗?如果不是月色如昼,佛印臂挂念珠能“历历可数”吗?王叔远的刀技,使三人的衣饰、动作、表情纤毫毕现,了了分明,不也是为了构造出一个与沉沉暗夜、浮云蔽月根本不同的融融月色图么?
3.情景相生,联想见月。王叔远创作时不仅“摹状见月”,而且善于“传情见月”。船尾的舟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这不正是一个年轻人为明月清辉所陶醉的造型吗?“仰”“倚”“攀”“呼”——这简直是如見其状,如闻其声,呼之欲出了。如果不是星月交辉,他怎么会如此兴致勃勃,全身投入呢?至于那位“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者为何“视端容寂”,那恐怕是明月清辉的夜景激起他悠悠思乡之情,他已沉入遥念亲人的遐想之中,与那无边月色交融为一了。如此,“居右者”于活泼中暗写月,“居左者”则于平静貌里隐见月,状貌各异而见月相同,王叔远的雕技真是“灵怪矣哉”!
这种“不雕明月而月笼全篇”的烘云托月法能启人联想,韵味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