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赵长胜, 张妍, 王艳成, 刘春景
(1.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河北唐山 063000)
肛周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由于瘙痒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肛周湿疹是由于外界或者体内的过敏原导致的皮肤过敏性变态反应[1]。李静等[2]的研究表明,慢性肛周湿疹患者超敏变态反应是由于免疫异常产生的TH1 细胞与TH2 细胞导致的。西医治疗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为主,虽然可以缓解瘙痒症状,但是容易复发,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中医“阴囊风”与现代肛周湿疹相吻合[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使用狼毒膏治疗肾囊风,认为该病与脾虚不足、肝经湿热有关。《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记载灸肠风穴可以治疗肠风肛门疾病。笔者应用《医宗金鉴》狼毒膏外擦联合艾灸肠风穴治疗慢性肛周湿疹,同时与西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8 年4 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 例明确诊断为脾虚湿热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慢性肛周湿疹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有关脾虚湿热型拟定。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在30~65 岁之间;③两周未使用其他中草药及中成药;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①合并肛瘘、肛裂、痔疮及肛周传染病的患者;②过敏性皮肤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近1周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者;⑤合并严重血液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及精神病患者。
1.5.1 常规处理 2 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情志调理:嘱患者放松心情,转移对该病的关注度,避免过度思虑伤脾。多听欢快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愉悦。饮食调理:避免冷饮、冷饭,尽量少吃螃蟹、贝壳、虾类等食物,多吃姜,早餐以米粥为主,中午以面食为主,晚上以山药粥为主。穴位按摩:穴位选取足三里、丰隆、风市、脾俞。操作:以拇指点按、揉为主,每个穴位5 min,每日1次,每侧穴位交替进行。
1.5.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肛周局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095),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每日2 次。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3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医宗金鉴》狼毒膏外擦并联合艾灸肠风穴治疗。狼毒膏(狼毒10 g、蛇床子10 g、川椒10 g、硫磺10 g、槟榔10 g、文蛤10 g、大风子10 g、枯白矾10 g),共研细末,用香油150 mL 煎滚,下公猪胆汁1 枚,调匀煎药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外擦1 次。艾灸肠风穴:肠风穴取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寸处。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将艾条点燃,对上述腧穴进行温和悬灸法,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个腧穴灸10 min,每日1 次。每周5 次,4 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6.1 肛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 肛周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定[6]。将10 cm 长的标尺分为0 ~10刻度,0表示无症状,10表示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皮疹面积及形态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定。0分:无皮损;1分:皮损面积≤2 cm2,红斑、丘疱疹或水疱;2 分:2 cm2<皮损面积<4 cm2,渗出或糜烂;3分:皮损面积≥4 cm2,肥厚及苔藓样变化。
1.6.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quality index,DLQI)评分[7]:共10 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4 级计分法,分别计0、1、2、3 分。评分越高,提示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生活质量越差。
1.6.3 中医次症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制定。中医次症包括食少、乏力、腹胀、便溏,根据症状无、轻、中、重的轻重程度,分别计为0、2、4、6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前后积分为肛周瘙痒程度评分、皮疹面积及形态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总计得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70% ≤疗效指数<95%;有效:5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50%。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平均(45.76 ± 9.28)岁;病程平均(20.34 ± 11.09)月。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平均(46.21±9.83)岁;病程平均(21.17±9.49)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2 例患者因失访退出,对照组有2 例因病情加重退出。最终治疗组38 例、对照组38例纳入疗效统计。
表1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肛周瘙痒程度VAS 评分、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肛周瘙痒程度VAS评分、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肛周瘙痒程度VAS评分、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均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肛周瘙痒程度VAS评分、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VAS of pruritus degree around the anus,scores of area and shape of perianal skin lesions,and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dex of skin diseas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肛周瘙痒程度VAS评分、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VAS of pruritus degree around the anus,scores of area and shape of perianal skin lesions,and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dex of skin diseas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例38 38 38 3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肛周瘙痒程度7.68±2.43 1.73±0.98①②7.58±2.36 3.61±1.13①皮损面积及形态2.42±0.35 0.79±0.06①②2.38±0.36 1.66±0.23①生活质量指数23.95±6.07 6.68±1.65①②24.08±5.97 13.53±2.76①
表2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中医次症评分(食少、乏力、腹胀、便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次症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次症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为76.32%(29/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次症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ub-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次症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ub-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例38 38 38 3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食少5.49±1.97 0.97±0.07①②5.57±1.15 2.16±0.78①乏力5.39±1.95 0.94±0.06①②5.51±1.12 2.23±0.94①腹胀5.48±1.96 0.96±0.06①②5.55±0.86 2.16±0.47①便溏5.45±1.97 0.95±0.05①②5.51±0.97 2.17±0.55①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n/例(p/%)]
肛周湿疹系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一种,其发病与机体变态反应、免疫失调有关[8]。临床以皮肤瘙痒及局部皮损为主。早期皮肤基底部潮红、上有丘疹、丘疹渗液糜烂。日久不愈,皮肤基底部潮红部分表面粗糙、肥厚,呈现苔藓样变。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以抗炎、抗过敏治疗为主,多口服依巴斯汀片,外用糖皮质激素及亚甲蓝肛周局部注射治疗[9]。现代研究[10]表明,外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以改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局部皮肤瘙痒症状,皮损面积明显减少。研究[11]表明,应用亚甲蓝肛周局部注射可以缓解肛周瘙痒,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医宗金鉴》狼毒膏外擦联合艾灸肠风穴治疗慢性肛周湿疹,同时与西药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治疗进行对照研究,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为76.32%(29/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只是针对肛周湿疹的某种病机治疗,不能兼顾其所有病机,其应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认为,慢性肛周湿疹的基本病机为脾气不足、湿热阻滞。脾气不足是该病之本,湿热阻滞是该病之标。脾气不足,不能升清,不能正常运输水谷精微,变为湿邪,湿为阴邪,留驻肛周部位,日久化热,阻滞经脉,变为瘀血。因此,应用健脾祛湿法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符合其基本病机。狼毒膏(狼毒、蛇床子、川椒、硫磺、槟榔、文蛤、大风子、枯白矾)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主治肝经湿热、脾虚不足的肾囊风。狼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积杀虫、拔毒祛腐、除湿止痒的功效。现代研究[12]显示,瑞香狼毒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同时又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含有蛇床子的方剂可以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采用蛇床子治疗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川椒具有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的功效。硫磺内服有温阳通便、外用有杀虫止痒的功效。现代研究[13]显示,硫磺软膏治疗湿疹,止痒效果显著,皮损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大风子可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以大风子为主药的大风子紫柏金痒疥膏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止痒效果显著[14]。枯白矾具有消痰、燥湿、解毒杀虫的作用。该病久病入络,导致络脉不通,文蛤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可以通络脉。槟榔为引经药,载诸药下沉于肛周部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灸肠风穴歌,肠风诸痔灸最良,十四椎下奇穴乡,各开一寸宜多灸,年深久痔效非常。肠风穴与肾俞、命门平行存在,在肾俞与命门之间,故肠风穴具有补气升阳、祛湿化浊之功效。其上有悬枢、三焦俞;其下有腰阳关、气海俞。悬枢、三焦俞具有通利水道、舒经活络的作用。腰阳关、气海俞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故肠风穴具有补气升阳、祛湿化浊、舒经活络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肛周湿疹。本研究治疗方案选择《医宗金鉴》狼毒膏外擦联合艾灸肠风穴,因肛周湿疹是表现于皮肤之表的疾病,故给予外擦及艾灸治疗,作用直接,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其功效,且副作用小,长期治疗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医宗金鉴》狼毒膏联合艾灸肠风穴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的局部瘙痒、局部皮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