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军, 李颖文, 张应杰, 吴子安, 陈水林, 陈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罗马Ⅳ的诊断标准中[1],FD 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以及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2 个亚型。目前,FD 在我国及全球的发病率均较高。在我国,主诉为消化不良的患者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2.85%,在普通内科门诊也占到11.05%[2]。我国广东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19.8%[3]。该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难以缓解的特性,患者多需反复就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目前无特效的药物,西药疗效并不确切,病情易反复,多数有一定副反应。中医的“胃痞”可与餐后不适综合征之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等症状相对应。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脾、胃、肝,病机为脾失健运。研究[4]发现,广州地区的FD患者以脾虚气滞为主。脐针为齐永教授突破前人“神阙禁针”的禁忌,将易经理论和传统针刺技术应用于脐部而发明创立的针刺方法[5],具有实用、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在近年来的临床各科应用中有较好的疗效[6]。本研究通过运用脐针疗法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9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伦理批件号: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BF2019-016-0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肠—脑互动异常》中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脾虚气滞证的诊断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②年龄18~70 岁;③近3 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针灸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①消化道具有其他器质性病变如胃癌、食管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糜烂、胃出血以及胆道、胰腺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者;⑤脐部或脐周有湿疹、炎症、溃疡或较大瘢痕组织者。
1.5.1 治疗组 给予脐针治疗。选取健脾三针[5],针刺定位:男性患者取脐针巽位、离位、坤位;女性患者取震位、离位、坤位。操作方法:嘱患者平卧,脐部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由吴江市神灵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mm×25 mm。以脐蕊为中心放射性地向四周脐壁平刺0.2~0.5寸,先针巽位或震位,再针离位,最后针坤位,无需提插、捻转,无需得气。男性患者留针30 min,女性患者留针25 min。
1. 5. 2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刺治疗[8]。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定位标准参照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9]。操作方法:嘱患者平卧,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针具选用汉医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规格:1 寸毫针(0.25 mm×25 mm),或1.5 寸毫针(0.25 mm×40 mm),由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中脘直刺1~1.5 寸,内关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1.5寸,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所有穴位进针后均采用捻转手法催气,得气后留针30 min。
1.5.3 疗程 2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1. 6. 1 中医症状积分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分别对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食后胃脘不适、嗳气反酸、烧心、食少纳呆、大便稀溏等主要症状,按无症状、症状轻微、症状中等、症状严重分别计为0、1、2、3 分。将以上各项分数的总和计为中医症状总积分。
1.6.2 胃肠激素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饥饿素(Ghrelin)的含量。
(1)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③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况,疗效指数<30%。愈显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安全性评价: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等及相关的体格检查。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45例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01±9.81)岁;病程6 个月~4 年。对照组45 例患者中,男22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53.91±10.85)岁;病程6 个月~5 年。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表1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食少纳呆及总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食后胃脘不适、嗳气反酸、烧心、大便稀溏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例45 45 45 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胃脘疼痛2.04±0.56 0.42±0.50①②1.98±0.62 0.87±0.59①胃脘胀满2.47±0.51 0.42±0.49①②2.33±0.52 1.31±0.67①食后胃脘不适2.13±0.55 1.00±0.30①2.16±0.52 0.82±0.61①嗳气反酸1.84±0.95 0.47±0.55①1.62±0.68 0.51±0.55①烧心0.71±0.70 0.11±0.32①0.73±0.69 0.29±0.46①食少纳呆2.02±0.62 0.60±0.54①②2.00±0.52 0.91±0.51①大便稀溏1.11±0.80 0.20±0.41①1.02±0.72 0.42±0.54①总积分14.27±3.56 3.80±1.78①②13.42±2.50 6.09±2.66①
表2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4.44%(29/45),对照组为17.78%(8/4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n/例(p/%)]
表3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CGRP、MTL、Ghrelin 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CGRP、MTL、Ghrelin含量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CGRP、MTL、Ghrelin 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后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CGRP、MTL、Ghrelin含量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CGRP、MTL、Ghrelin cont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CGRP、MTL、Ghrelin含量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CGRP、MTL、Ghrelin cont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例45 45 45 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GRP[ρ/(ng·L-1)]120.51±16.61 108.32±9.48①②121.90±18.18 113.17±12.79①MTL[ρ/(pg·mL-1)]573.05±90.13 638.13±94.88①②563.47±94.89 593.64±95.67①Ghrelin[ρ/(ng·mL-1)]2.02±0.74 3.69±1.68①②1.91±0.72 2.99±1.51①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饮食后的上腹胀痛、食欲欠佳、反酸等,而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是FD 的一个分型,其以餐后饱胀不适、食欲欠佳、早饱、嗳气等临床表现为主,但各项检查结果,均未显示特异性的生化及器质性等方面的异常。血清CGRP、MTL、Ghrelin均为重要的胃肠激素。研究[10-12]显示,各种胃肠激素在F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胃肠激素分泌的紊乱失常引起了FD的各种症状。
根据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该病属于中医学的“胃痞病”“痞满”范畴。其病因多与禀赋不足或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脾胃之气受损,影响了胃的受纳与和降功能。其基本病机多为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胃气阻滞中焦所致。张声生等[13]认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是胃痞病的主要病机。众多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脾虚气滞是痞满病的根本病机。治疗上,除了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辨证治疗外,中医外治法如针刺、灸法、穴位贴敷等疗法已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4]。
脐针疗法是齐永教授所创的针法,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易经》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脐针疗法与其他针法相比,具有“一穴多治”“一穴多针”“一穴多效”等特点。脐全息理论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而脐与消化、循环、呼吸、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15]。脐位于任脉上,属阴中之阴,八卦属坤位,坤五行属土,与脾相对应,与胃相表里,古人又称脐为“环谷”,可见脐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在脐针疗法中,震/巽、离、坤位三针用法又称为健脾三针[5],是根据木生火,火生土的相生格局用以补益脾土的针法。
本研究发现,脐针疗法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与常规针刺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治疗组愈显率为64.44%(29/45),对照组为17.78%(8/4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食少纳呆及总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现了脐针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脐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血清CGRP、MTL、Ghrelin含量,脐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MTL、Ghrelin升高水平及CGRP下降水平均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表明血清CGRP、MTL、Ghrelin水平可能与脾虚气滞型FD 患者的发病机制有关[16-17],脐针疗法可能通过改善血清CGRP、MTL、Ghrelin 水平从而改善脾虚气滞证FD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脐针疗法可改善血清CGRP、MTL、Ghrelin 水平,有效改善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该疗法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