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导致的周围神经病一例

2020-05-20 00:48王子燚郭娇娇王猛于雪凡
关键词:脑脊液肌力骨髓

王子燚 郭娇娇 王猛 于雪凡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1年”于2019-01-29入院。1年前感冒后出现发热,发热持续3 d,最高39℃,肩甲、后背部出现斑片状红色皮疹,10 d后出现左上肢活动欠灵活、无力,五指麻木,未在意。3个月后出现左下肢无力,跑跳困难,数天后自觉右下肢无力,上楼费力,脚踩棉花感,尚可独立行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于2018年4月就诊当地医院。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口服及对症治疗,手指麻木稍有改善,肢体无力未见明显变化。2个月前症状逐渐加重,双上肢上抬费力,无法独立行走,伴下肢酸胀感,遂就诊于作者医院。无头晕、头痛,无饮水呛咳,无呼吸困难,精神、睡眠可,大小便如常,近1年体重缓慢下降约5 kg。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毒物接触史,近期无疫苗接种史,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29/80 mmHg(1 mmHg=0.133 kPa),消瘦,心肺未见异常,肝大肋下1 cm,脾肋下2 cm,右侧肩胛部可见散在淡红色皮疹及少许结痂,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双侧膝关节以下针刺觉减退。四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未见肌肉束颤及不自主运动。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对称适中。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关节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对称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稳准,跟膝胫试验不能配合。Romberg征不能配合。双侧病理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6.32×109/L,红细胞4.18×1012/L,血红蛋白115 g/L,血小板76×109/L。血超敏C反应蛋白(8 mg/L)升高。血清EB病毒(EBV)抗体检测:EBV衣壳抗原IgG抗体(5.321 s/co)、EBV早期抗原IgG抗体(1.053 s/co)、EBV核心抗原IgG抗体 (4.857 s/co)升高,EBV-DNA(5.24×104copies/mL)升高。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外科综合、风湿三项、免疫五项、甲状腺功能、ANA、ANCA、心肌酶、肿瘤标志物、血尿免疫固定电泳、甲胎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常规检查:压力130 mmH2O(1 mmH2O=9.8 Pa),黄色透明,蛋白5.09 g/L,糖、氯正常,潘氏反应(++++),白细胞计数升高(146×106/L),单核细胞99%;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升高(235 mg/L)。外周血、脑脊液TORCH病毒、结核抗体、一般细菌及真菌涂片、布鲁氏菌、隐球菌、神经节苷脂抗体、副肿瘤综合征抗体均未见异常。血尿有机酸及血脂酰肉碱及氨基酸检测未见异常。腹部彩超:肝脏密度弥漫性增高,可见一海绵状血管瘤,大小30 mm×20 mm;肝左叶结节样稍低密度影;脾大(直径154 mm)。骨髓穿刺检查(图1):镜下所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少量原始细胞,红系比例减低;外周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4%)。入院第2天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四肢运动神经纤维振幅及传导速度明显下降,潜伏期明显延长;感觉神经纤维因广泛受累导致无法测出波幅、潜伏期。神经超声检查(图2):所检上下肢周围神经根横截面积较正常值增加,其中颈6神经根最为明显(横截面积20 mm2,正常值<12 mm2),考虑水肿所致。胸髓MRI平扫、增强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诊断EBV感染所致周围神经病。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持续11 d;同时予以甲强龙80 mg静点,1次/d,持续7 d;补充维生素B1、B6、B12营养周围神经。入院第8天病情好转,双上肢肌力恢复至5-级,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可辅助缓慢行走。入院第10天四肢肌力恢复至5级。入院第12天复查脑脊液常规:压力120 mmH2O,淡黄透明,蛋白升高(1.66 g/L),糖、氯正常,潘氏反应(++),白细胞计数升高(61×106/L),单核细胞99%;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高(114 mg/L)。入院第12天复查血清EBV-DNA高(3.52×104copies/mL)。好转出院,嘱其口服甲泼尼龙片60 mg,1次/d,每周减4 mg。出院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症状。

注:A:镜下所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增大,局部纤维组织增生(HE染色,×40);B:可见粒系各阶段细胞,偏成熟粒细胞为主,红系少见,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原始细胞,淋巴细胞散在易见,待除外感染后骨髓继发改变(HE染色,×200) 图1 患者骨髓病理检查结果

注:A:横截面;B:轴面 图2 患者神经超声检查显示颈6神经根水肿、增粗明显,考虑炎性反应所致(箭头所示)

2 讨论EB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4型疱疹病毒,通过飞沫入侵口、鼻咽部继而长期潜伏于B淋巴细胞。超90%的人感染过EBV,但仅7%~8%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1]。EBV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损既可表现为急性起病,也可为慢性病程。急性起病多是由于病毒直接入侵脑膜、脑和脊髓、外周神经多个部位的神经轴索[2],最常见的疾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病程则是因为EBV感染后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继发炎性反应造成脑组织脱髓鞘样改变,最常见于成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除此之外,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约30%者外周血可查出EBV抗体,提示EBV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与GBS相关[3]。

该患者病史迁延1年,前驱感染明确,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查体可见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肌电图可见明显周围感觉、运动神经呈脱髓鞘及轴索损害,且以感觉神经损害为著;神经超声检查提示神经根存在明显水肿;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且以单核细胞为主;骨髓活检以及外周血涂片符合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性改变,EBV检查直接支持存在EBV感染。可排除GBS、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副肿瘤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等。EBV感染导致的周围神经病诊断成立。

该患者发病初期存在类似IM的起病过程,初期高热、皮疹伴脾大、血象异性淋巴细胞增多。入侵的EBV通过寄宿于患者淋巴细胞并随细胞周期进行复制,从而导致炎性反应以及相应的皮肤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可消灭部分EBV,使机体与EBV 处于平衡状态。当潜伏感染状态下的EBV再次激活并大量复制,机体将再次进入病理状态,此时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CAEBV。该患者虽符合部分CAEBV诊断标准[4],但长期病程中无典型发热,推测患者存在EBV慢性感染的可能,当EBV大量复制时导致患者出现血细胞减少、异性淋巴细胞增多、肝脾异常等一系列症状;EBV侵犯周围神经导致神经根部水肿,脑脊液白蛋白重吸收障碍,不同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患者脑脊液出现典型的蛋白-细胞解离,该患者由于EBV感染导致脑脊液白细胞升高是显著特征。

EBV感染尚无特异疗法,主要为对症治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可抑制EBV复制,但部分研究显示广谱类抗病毒药物对EBV效果欠佳[5],定量检查显示仅可使病毒暂时下降,一旦停药随即反弹;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除具有抗炎和减轻神经水肿作用外,还可减轻神经系统相关后遗症;免疫调节治疗可使用干扰素γ、环孢素等药物。该患者经阿昔洛韦及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定量检查显示EBV水平降低,神经根水肿减轻,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疱疹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EBV急性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少,预后好。EBV与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6],因此针对存在EBV长期感染过程的患者,应注意随访。

猜你喜欢
脑脊液肌力骨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赞美骨髓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