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20 19:2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放射科湖北宜昌44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颞叶胶质瘤灵敏度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放射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龙春琴 周志强 贺文俊 张周兵 张大为

脑胶质瘤是临床中常见的颅内肿瘤类型,这种疾病好发年龄阶段青壮年人群。较多文献报道,脑胶质瘤作为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情况并不佳,事实上脑胶质瘤发生于神经外坯层,较多随访研究表明,脑胶质瘤5年生存率低于5%,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需要尽早进行,综合评估患者个人病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中初步查出脑胶质瘤重要方式,对临床外科手术的方案选择有重要参考作用,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资料。为进一步探讨影像学联合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价值,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5例。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4.02±5.67)岁;病程时间27天~3.9年,平均病程时间3.8个月;45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头痛、恶心症状、癫痫、视物模糊、运动与感觉的障碍为主。

1.1.1 纳入标准:①未合并先天性颅内疾病者;②无幽闭空间恐惧症者;③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完整无丢失者。

1.1.2 排除标准:①碘过敏;②合并严重沟通障碍;③植入心脏起搏器;④未经病理学活检证实为脑胶质瘤者。

1.2 检查方法

1.2.1 MRI检查:采取飞利浦公司1.5T Intera磁共振扫描仪,患者仰卧,放置线圈,常规进行自旋回波序列(SE)轴位T1WI扫描,TR500~600ms,TE:8ms;层厚5mm,间隔1.0mm,矩阵256×256;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轴位T2WI扫描,参数设置:TR4500~5000ms,TE:102ms;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TR/TE6000ms/92ms,矩阵192×192,层厚5mm,扩散敏感因子b:800s/mm2。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入Gd-DTPA,注射剂量:0.1mmol/kg,注射流率3~4ml/s,注射完毕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进行冲洗。

1.2.2 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听眦线向上连续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95mA/s,层厚5mm,螺距3.2mm,矩阵:512×512。患者均于平扫结束后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流速2.8ml/s,于注射对比剂完成后16s~20s进行动脉期扫描,60s~70s进行实质期扫描,5~10min进行延迟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 为更突显病灶,在保证图像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可进行相关调窗处理。由两名医师对CT、MRI扫描中的脑胶质瘤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两种扫描方式中病灶的图像特点,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计算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正态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胶质瘤在CT及MRI扫描中的影像学特征图像表现 经整理4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星型细胞瘤23例,少枝细胞瘤18例,混合胶质瘤4例。级别:I级胶质瘤19例,II级胶质瘤16例,III级胶质瘤9例。CT平扫中,脑胶质瘤主要表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杂病灶,11例患者可见钙化影。增强扫描中,6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未见明显强化,17例星形细胞瘤明显强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6例患者呈现花环状强化。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3例患者累及2个脑叶,3例患者累及3个脑叶,45例患者中以颞叶、额叶受累多见;增强扫描中,脑胶质瘤强化特征主要为边缘强化及结节强化。

2.2 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CT联合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77%、100%,单纯CT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80.00%)、单纯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特异度(82.22%)明显低于CT联合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 病例分析 患者,男,主诉50岁头疼3年,加重1天,入院后行CT及MRI检查,CT平扫图像示左侧基底节区及颞叶可见斑片状及大片状混杂密度影(见图1-2),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区域呈现不均匀强化(见图3);MRI平扫图像显示左侧颞叶、基底节见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见图4),MRI增强提示左颞叶可见不规则花环样强化(见图5),结合CT及MRI图像资料,影像诊断:左侧颞叶胶质瘤,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3 讨 论

脑胶质瘤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恶性肿瘤,作为颅内最常的原发性性肿瘤,脑胶质瘤目前其具体的疾病原因尚未明确,较多学者认为脑胶质瘤的发生可能和患者自身存在直接的相关性,患者机体病毒感染、生活环境、长期接受化学、辐射等因素均影响着脑胶质瘤的发 生[5-7]。较多文献报道[8-10],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情况与病理学分级存在密切相关性,比如对于低级别脑胶质瘤采取的治疗手段相对鉴别,这也与低级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模式有关,使用足期外科手术+放化疗即可有效控制,但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考虑癌细胞增殖速度,上述手段无法控制病情进展,直接引起患者预后不佳,从疾病预防及治疗角度出发,提示早期采用高灵敏度及特异度检查方式,有效检出脑胶质瘤,在保障患者预后生存情况中作用重大。

表1 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n(%)]

目前临床主要以CT及MRI诊断脑胶质瘤为主,其诊断效能高低存在争议性,本组研究采用CT联合MRI对4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病理类型中,以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瘤较多见,混合胶质瘤仅4例,在CT平扫中脑胶质瘤主要表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而增强扫描中,6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未见明显强化,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认 为[11-13],这与脑胶质瘤的分级有关,高级别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强化相对低级别脑胶质瘤明显。值得注意的是CT图像中存在花环状强化,这是脑胶质瘤较为典型的图像表现。另一方面,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其中以颞叶、额叶受累多见,恶性程度较高者,其水肿程度较高,分界模糊,注射造影剂后,不同等级脑胶质瘤强化程度不一,高级别多数为边缘明显强化,根据其病理特征及强化特点,可进行相关病情评估[14-16]。

在诊断效能中,CT联合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77%、100%,单纯CT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80.00%)、单纯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特异度(82.22%)明显低于CT联合MRI检查(P<0.05),表明联合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及特异度优于单纯CT、MRI检查。在MRI多序列中,DWI序列对于脑胶质瘤水肿区域敏感,事实上,脑胶质瘤的弥漫生长在CT扫描中存在局限性,CT 检查的优势在于体现强化特征、有无坏死囊变,而MRI中DWI序列弥补了CT扫描的短板,DWI辅助评估瘤体占位效应、病变广泛区域中优势明显,在进行评估、诊断时,是需要结合CT及MRI多个序列图像进行联合分析,这也是联合检查的优势,从不同特点、成像原理协同提高图像成像质量及诊断效能[17-20]。

综上所述,CT联合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特异度高,可有效显示病灶累计范围、图像表现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资料。

猜你喜欢
颞叶胶质瘤灵敏度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