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2020-05-20 19:21河南省省立医院医学影像部河南郑州451162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缺血性脑梗死

河南省省立医院医学影像部(河南 郑州 451162)

赵富强 郑红伟 彭晓博 王秀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缺血导致的脑组织坏死,主要发病原因是大脑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与血栓,造成动脉狭窄、闭塞,导致急性局灶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近年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应用较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是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生缺血改变时,MRA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相比普通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2]。临床治疗中应充分发挥各项检查的优势,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本研究评估MR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变化、病变范围的诊断价值,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检查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1~2019.1间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均经综合检查确诊;发病72h以内;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均接受MRA、DSA、DWI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颅内出血史、肿瘤、外伤者;发病时间不明确者;患有肝肾疾病、甲亢、精神疾病、帕金森病者。男57例,女49例;年龄47~62岁,平均(53.93±6.33)岁;发病6h以内22例,6h~24h者54例,24h~72h者14例。

1.2 方法 仪器未GE SIGNA Creator 1.5T MRI扫描仪,SENSE-HEAD 8型头颅线圈,对受试者实施头颅轴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扫描,DWI(TR6000ms,TE73.5ms);MRA扫描采用D-TOF技术,扫描范围包括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与其主要分支,及Willis动脉环。参数设置:TR22ms,TE2.6ms,反转角15度,矩阵256*224,视野(FOV)22cm*19.4cm。

图像后处理:2名医师采用Functool工作站进行分析判断,观察异常区域,确定责任血管、病变范围,若出现分歧则共同商讨,达成一致作为最终结果。

DSA:利浦CV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术前检查后行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弓以及全脑血管造影。

1.3 评估标准

1.3.1 MRA表现评估[3]:正常:脑动脉主干、分支管腔大小无异常,表现出均匀血流信号;局限性靶血管异常:靶血管出现局限性狭窄或闭塞,远端分支稀少或闭塞,无其他脑动脉异常;动脉硬化靶血管异常:包括靶血管在内的多支脑动脉管腔狭窄或粗细不均匀,管壁僵硬。血管直径0~50%或信号丢失为轻度狭窄;信号丢失50%~69%,或管径缩窄50%~69%为中度狭窄;信号丢失70%~99%,或管径缩窄70%~99%为重度狭窄;未见管壁显示,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为闭塞。

1.3.2 DWI表现评估[4]:DWI显像区域取5*5像素大小的病灶中心区域及健侧相应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脑组织梗死面积在1.5cm2以内者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组织梗死面积超过1.5cm2为大面积脑梗死。

1.3.3 DSA血管狭窄[5]:狭窄率(%)=(原管腔直径-狭窄处剩余管腔直径)/原管腔直径*100%。狭窄率0~50%为轻度狭窄;狭窄率50%~69%为中度狭窄;狭窄率70%~90%为重度狭窄;狭窄率100%,未见显影,管壁完全堵塞为闭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RA诊断血管狭窄效能分析 90例患者中,DSA检出68例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占比75.56%,MRA检出64例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占比71.11%,MRA诊断血管狭窄与DSA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体见表1、表2。

2.2 MRA与DWI发现腔隙脑梗死与大面积脑梗死情况对比 90例患者中,MRA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7例,大面积脑梗死43例;DWI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4例,大面积脑梗死4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655)。

2.3 影像表现 见图1-4。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多样且复杂,任何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成分变化、动脉血管壁病变的多种颅内、外因素均可能引发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精密结构的神经元与神经阻滞对于缺氧、缺血较为敏感,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早期、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果十分不理想,这也是造成该疾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重要原因[6]。

常规CT以及MRI对于超早期病灶的定性、定位诊断中效果较差,且无法明确梗死区域以及缺血半暗带区域,且常规MRI、CT扫描无法对病灶内部、周围神经组织血流和代谢情况进行有效评估[7],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超急性期患者,检查需明确病灶位置与范围,以及血液灌流情况,因此需采用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MRI检查中,T2WI等较为明确的病灶信号来源于血管源性水肿,而发病时间6h以内的超急性期患者主要为细胞源性水肿,因此检查中难以发现异常[8]。MRA的工作机制是通过对比流动的血液和周边相对静止组织的MR核磁信号,并进行图像信号分析。MRA成像技术分为时间飞跃、相位对比两种方法,其中时间飞跃法是最目前常用的技术[9]。3D-TOF-MRA检查可呈现血管闭塞、缺血区域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有效辅助手段。MRA可呈现大脑动脉、Willis环以及基底动脉等血管情况,对近侧血管情况进行评估[10]。若近侧血管出现明显狭窄与闭塞,3D TOF图像中可见血管完全闭塞,而原始图像可判断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基底动脉、后动脉近侧的狭窄情况[11]。

表1 MRA与DSA诊断结果[n(%)]

表2 MRA诊断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中,DSA检出68例(75.56%)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MRA检出64例(71.11%)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MRA诊断血管狭窄的Kappa值为0.773,与DSA一致性良好。王化强等[12]的研究表明,对于重度狭窄与闭塞,MRA检查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与本研究相吻合。另外,MRA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7例,大面积脑梗死43例;DWI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4例,大面积脑梗死4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闫海燕等[13]的报道一致,提示MRA应用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可显示大面积脑梗死/闭塞的供血动脉,结合患者病情,可有助于顺利开展溶栓治疗,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MRA可从多角度对狭窄段血管进行观察,不存在显示盲区,检查受主观因素影响不大,且有研究认为,MRA结合其他序列,对于斑块、脑动脉的综合评定效果可强于DSA,可满足基本临床需要,但由于受到血流速度、血管走向、血管壁钙化等众多原因的影响,其对于脑动脉末梢分支、穿支动脉评估效果不甚理想。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RA可有效评估脑血管狭窄与闭塞情况,明确脑梗死范围,有助于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使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干预,于患者预后有利。

猜你喜欢
脑血管缺血性脑梗死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