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
摘 要:随着教育系统的改革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其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也被人们所关注。就关于当前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构建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案例情境;高效课堂;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当下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应当把核心素养与道德法治充分融合。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育环境不够理想
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在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率,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同时,给教师及家长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将道德法治课堂大大压缩,造成道德与法治課堂没有了发展的余地,其中的学习环境令人担忧。
2.道德与法治理论性过强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成长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一些人生目标及方向没有概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依附较强的理论支撑,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过于空洞,缺乏说服力。这个阶段的学生从小听父母及教师口中的大道理太多了,此时已经产生了厌烦心理,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而且这也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效性及说服性。
二、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建议
1.应用案例情境,渗透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教师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目标后,只有结合采用案例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深入思考。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结论,丰富的情境创设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想,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将其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中,尤其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有趣的教学内容且抓住时机切入知识理论点,用此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及兴趣,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目的。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中的案例,集思广益地将案例课堂化,将情境再现、模拟情境及情境联想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比如在“民主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选举”“模拟法庭”等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对如何更好地认知和参与民主生活?教师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选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情境之中体现出公民的选择权和被选举权,让学生体验自由言论、平等地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教师可以让“竞选者”在讲台上尽可能地表达出“竞选者”的言论,自己服务于人民(同学)的权利和义务和如何保障人民(同学)的民主权等等。作为“选民”的同学,可以通过比对与自身的主观思想,投票选出竞选胜利者,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升华学生对民主权利的理解和判断。
2.应用生活中的教育,提高学生勇于表达观点的能力
生活源于教育,教育源于生活。任何教育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一旦脱离实际生活教育就显得毫无意义,使教学功能失去了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也要灵活地将生活、教材、学生的身心融合起来,展开生活化的教学,引导初中生热爱生活、具有独立的道德品质、更好地面向社会。此外,教师也可以布置课余作业,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社会生活感悟,并让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完成。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及道德观念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培养核心素养,通过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引入更多的社会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志超.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探究[J].读与写,2020,17(3):18.
[2]张忠.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2020,17(6):19.
[3]陈彩霞.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新智慧,2019(23):34.
[4]陈广琴.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9(8):175.
[5]郑永忠.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1):102.
[6]吴萍.刍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0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