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文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区域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区域思维的角度对世界地理位置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国情怀。但初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性,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暂不成熟,在理解具有极强空间性的地理知识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可视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可视化教学;探索;实践
一、可视化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智能手機和电脑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意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建设性的成绩。目前在我国初中学校教室里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地理知识通过视频、图片和音频等方式进行展示,使地理知识可视化,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视化教学利用可视化方法和技术将平面的地理知识进行视觉表达,使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变得更加立体,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有助于减少教师工作压力,提升教学效率
由于地理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和发散思维才能真正理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能力处在培养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地理学科的复杂性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对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可视化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图片和图表等方式展示地理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地理知识通过投影仪在教室内进行投放,有效地缩短了传统教育方式在课堂中板书和画图的时间,减少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可视化教学还能够针对初中生认知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方便学生理解。
二、现今初中地理可视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可视化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区域思维能力、减少地理教师工作压力和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运用还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教师可视化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无法将可视化教学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忽视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仅没有发挥可视化教学对初中地理学科的积极作用,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次,可视化教学应用不充分。可视化教学虽有助于地理教学工作的展开,对学生理解能力也具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没有正确应用可视化教学,只局限于播放PPT,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提升。
最后,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使用可视化教学虽能够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但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有限,学生的注意力在可视化教学中便会被图片和视频等吸引,导致无法集中学习。
三、可视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能够将初中地理课标可视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教师对课标的掌握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可通过软件将初中地理学科课标和教材内容进行图解,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教学也更有针对性。
2.能够将地理景观可视化
初中地理具有十分广泛的地理景观,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地理景观学习地理信息。但许多地理景观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见到的,如火山、草原、雪原和沙漠等。可视化教学能够将地理学科中平面化的地理景观知识变得立体,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地理景观,将书本中的地理景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关联,为学生掌握和理解地理景观知识提供了便利。
3.能够将区域思维可视化
区域思维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可视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区域思维能力,教师能够利用可视化教学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地理知识结构图和地理概念图,促使学生区域思维能力的形成,学生通过绘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一定的区域思维能力,有效促进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时,将可视化教学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区域思维能力,方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使用可视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用可视化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开展,发挥可视化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煜.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以《中国的气温分布》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8(7):85-86.
[2]黄饶兵.可视化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1-103.
[3]邓明祝.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之我见[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6):101.
[4]秦超.初中地理教材知识要素的ISM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20(2):16-2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