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琨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让学引思”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了让初中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需要学校和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新时代教学背景下的“让学引思”,根据新型教育要求进行改革,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并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实现了学人与做人的高度统一。因此,“让学引思”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不断追求人生新高度。因此,我们将 “让学引思”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目标。
一、“让学引思”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要着眼于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以此为核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心内容,自主学习,逐渐提升自我。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受到教师的限制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要有独立的学习,教师只需给学生一些帮助。《学而优则仕》一文中提到,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收集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之后进行独立学习,从而得到成长。在“学而优则仕”的指导下,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式教学”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使课堂教学没有秩序,而是要求学生真正进入“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当中。旧模式下,学生只能自己进行复习和预习,甚至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也没有及时纠正的情况,教师的缺失没有帮助到学生的学习,甚至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散漫,这样一来就会拉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思”是“学”与“思”相结合的阶段,通过思考再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再进行思考,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让学引思”的教学方法正好能够督促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教师的指导和分析下学生能逐渐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學习习惯。
二、“让学引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1.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
为了能够彻底让学生适应“让学引思”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完全改变课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传统的课堂枯燥乏味,我们听不到激情涌动的讲课、激情的演讲等,只能看到学生正在记笔记,这样的学习氛围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引思”教学方法的导入第一步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教师需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再要求学生的学习。教学观念落后也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道德观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引用教科书上面的案例,教学内容就会十分单一。对此,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先让学生认识自我,然后再发表自我认识,让学生有空间去思考,让全班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要求气氛活跃,这样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性思维,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律意识、道德规范、文化修养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具体案例教育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及道德规范。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亲身体验,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一起事件背后的真实社会背景,真正体会到道德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师采用情境再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基本了解和深入理解。“让学引思”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来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在遇到恶性事件时,学生首先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成为恶性事件的主角,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帮助其他同学远离危险。
三、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缺少“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新概念,要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来吸引学生的眼光,不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不可以被忽视的,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忽视。
参考文献:
[1]陈肖洁.基于“让学引思”理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普童话,2019(13):39.
[2]方文强.让学引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1-212.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