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0-05-19 06:12岳小荣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5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岳小荣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历史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针对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建议

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指的是历史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家国情怀。教师应在立足上述五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

一、立足核心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历史教学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教师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以便让学生应对历史考试。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渗透,素质教育理念被更多教师所接受,较传统教学模式,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指的是教师转变传统教导者的身份,取而代之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为例,这段内容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而这一阶段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短短37年的大一统,随后就迅速进入了多个政权并行的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历史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魏晋南北朝阶段的政治及经济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历史人物、事件,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这一阶段道教、玄学以及希腊文化的传入等,以此使学生理解这一阶段的历史形成,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念、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使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影像资料,在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礎上,提高历史学习的自主意识。

二、掌握已有知识,进行历史学习

随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多的是将培养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层面。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历史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历史能力与品质,而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经验相对有限,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确保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历史学科较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不同,历史知识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也都是间接性的,主要通过教材、文史资料、博物馆、专题片、影视剧等内容进行了解。而这些渠道也可以使学生辩证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将教学立足点放在学生已知的历史资料上,以确保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高效探究。虽然历史的教学侧重点在于对客观事实的重视,但是,历史教学在于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与历史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情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从体验、理解历史知识,到将历史知识进行内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又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已有的历史知识经验,在富有历史情感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

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例,本节课的知识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内容“秦统一中国”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通过深刻地理解秦统一中国后看似国泰民安,背后却暗流汹涌。虽然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也是第一次的统一,并且不仅对地域进行了统一,同时也使人的精神形成了统一。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虽然华夏大地发展的主基调是统一,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分裂和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秦朝的残酷法律、过高的税赋等都使得百姓苟延残喘。所以,也就使得秦朝统一只经历了短短的15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分析现在学习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理解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三、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能力

立足核心素养大背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应将传统的教师主宰地位变成教师主导地位,同时也应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这有助于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应丰富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以此打破传统枯燥的历史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引导下发挥学习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情境的话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辩论或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不同方式的历史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历史多元化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以此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以“辛亥革命”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辛亥革命的历史编辑成竞猜问题,使学生可以在趣味竞猜中学习这段时期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按照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竞赛小组,每个小组以6名学生为宜,让每个组的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竞猜。最终获得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旨在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拓展历史知识问题的涵盖面,确保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家国情怀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①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②辛亥革命为中国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革?③辛亥革命与国民党的关系是什么?④辛亥革命与北伐战争有怎样的关系?⑤如何看待清帝退位与袁世凯上台?由于上述问题的历史知识涵盖层面较广,可以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证实能力、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有效形成历史的时空观念等。所以,上述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突破,也会使学生的五大核心历史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四、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在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教师应对历史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以此确保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所说的优化课堂结构指的是,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合理化、科学化的历史课堂三维教学计划。其一,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以此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目标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二,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师可以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在班级内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其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跟进、消解、反馈,以多元化模式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以“科学技术成就”为例,本知识点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863计划”纲要的形成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对网络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的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成就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模式,使学生逐步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的独立发射、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知识点有概念层面的认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863计划”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哪些良性促进作用有一定认识。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此对学生进行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科学技术成就这方面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可以更有針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精细化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对历史知识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这部分历史知识的学习盲点在课堂环节提出来,教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确保可以更加高效地制订系统完善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这种对课堂结构进行有机优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下,能够针对自身的历史知识学习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提升,真正使学生可以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五、结语

作为义务教育的必修学科之一,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同时,教师也应明白,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历史分析和判断能力,并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