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翠
摘 要 众所周知,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针对数学教材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09-01
在小学数学的教學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革的要求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出一条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内容,还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树立数学意识
身边的数学,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亲切,容易记得住,掌握得牢。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的规定,亦步亦趋,很少有发挥教师自主性的余地,缺少自己专业自主所需的必要自由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情感没有被课程所关注,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向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了没有感觉的内容,学得痛苦。《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有兴趣,做到不畏惧数学、不厌烦数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那就要引入身边的数学。
二、引导思辨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在实际中,教师往往抱着对学生的担心进入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教学,教师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怕学生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让自己的教学处于被动。其实,这些所谓的“担心”,正是学生认知的盲点,是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在学生自学之后,笔者直接出示了有代表性的六组图形,两组平行,两组垂直,两组相交但不成直角,让学生根据自学的成果“选一选”,分别选出相交的和不相交的,互相垂直的和互相的平行的。
三、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的科技产物,对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数学知识中的音像、图片、视频等等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学习积极性。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利用形象的图像及声音进行表现出来。小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教学充满了浓重的好奇心,这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在“对比分数大小”教学内容中,老师可以利用动画片《熊出没》来进行课堂引入:“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熊出没》,熊大和熊二分苹果,熊大吃了其中的3/4,剩下1/4,熊二很不服气,说熊大吃的比自己多,那么到底是熊二吃得多,还是熊大吃得多?熊大吃得多的话,比熊二多了多少?”并通过PPT演示:“桌面上有4个苹果,怎么才能分出3/4和1/4?”通过直观展示,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而且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在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时,往往通过最简单和最熟悉的引导,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顾名思义,“教学”是由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组成,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教学过程,还要时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拒绝“一言堂”的现象。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严厉的形象,保持和学生处在同等的位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质疑和创新。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或者争议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和研究。比如,笔者在教学混合运算的时候,在课堂上提出了一道问题:有一个16人组成的旅游团到某景点去玩,导游接到的票价是成人票一张30元,儿童票一张15元,团队票每人20元,已知旅游团内有6个儿童,请问怎样买票最划算?对于这个问题,有几个学生快速地给出了答案,即(16-6)×30+6×15=390(元),笔者微笑着点了点头,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很快又有学生说,可以和其他游客一起买团队票,也就是16×20=320(元),这个答案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笔者继续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段时间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让儿童独立买票,其他人与零散游客拼团,可以花钱更少一些!”笔者让他到讲台上来,写下了计算过程,即6×15+10×20=290(元)。笔者对这名学生的新颖想法表示了肯定,并带领其他学生一起为他鼓起了掌。
参考文献:
[1]王少锋.把握信息反馈 优化教学过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馈的优化途径[J].学周刊,2019(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