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晓丽
关公信仰是我国最盛行的民间信仰之一,自元代开始即传入海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地方文化,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民间信仰。海南关公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数量规模各有不同。其信仰主体和关公神格的演变都具有海南特色,其绵延不绝的历史承续和多元化的文化呈现,对了解民众生存样态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关公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从元代开始,通过移民传入海南,随即遍布全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地方文化,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民间信仰。海南对关公的信仰和崇拜,长期以来一直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当地民间文化和传统民俗的一部分,并成为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观念的因素。
一、海南关公信仰的历史变迁
根据地方志等史料记载,海南关公信仰自元代开始出现。元代时期,中央政权为了加强对海南的统治,不断派驻军队到海南,海南在宋朝时期人口已逾10万,到了元代,增至近20万。大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各地不同的民间信仰。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元代在海南新建的祠庙共35处,其中31处为私祀,包括关王庙、天妃庙、文昌祠(宫)、东岳庙等。关公信仰就是从此时进入海南的。
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的关王庙归在“坛庙”一类,属于“土人私祀”,共有9处,分布在琼州府(包括琼山县)、澄迈、文昌、儋州、临高、昌化、万州、陵水、崖州9个州县。在数量和分布范围上仅次于天妃庙,超过了同时期的海南本地信仰,即从宋代就有的伏波、冼夫人信仰。清代,关公信仰作为官方信仰备受推崇,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海口就先后建造了39座关帝庙。与妈祖、真武、城隍同为神道体系的主流。独祀的关公庙有19座,主要分布在海南汉民居住地。
民国时期,《关于海南岛寺庙的考察》中记录的海口市110余座寺庙中,关帝庙最多,共33座。新中国成立后,虽几经波折,关公信仰仍是民間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以临高为例。1985年,临高所存民间祠庙61座,其中祭祀关公的有11座,独祀的有9座,合祀的有2座。进入21世纪,随着宗教自由政策的实行和民间文化的活跃,对关羽庙的重建、修缮在民间自发形成,关帝庙的数量较以往又有增加,据《琼州百庙》记载,仅临高一地,现存的关帝庙就有16座。
海南祭祀关公的庙宇中,关公神位都与关平、周仓共祀。关公神位多为坐像,关公的神像较大,作为陪侍的关平、周仓站在关公身后,神像较小。其他地区的关公像多为站像,而关平、周仓神像多为左右站立陪侍。海南的关公像多以帝君的形象出现,不再局限于红脸绿袍的惯常形象。关公着帝袍、坐龙椅,双手持笏于胸前,端庄肃穆,凸显出人们对于关公权力身份的重视。自明代以来,关羽的官方封号不断累加,到了清末光绪时期,加封给关羽正式的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几乎囊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美德和才能。这一身份是当地人最看重的。而其他地区的关公像多是红脸绿袍,左手捋须,右手持春秋;或有刀在旁,或有周仓、关平立于左右,突出关公的博学和威武。
在新时期,海南关公庙宇的管理方式和一般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一样,采取备案式管理和自治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备案式管理是来自政府的管理,一般由统战部门和民族宗教事务局用行政确认的方式,对民间信仰场所进行监督备案,了解民间信仰的活动场所、信仰特征、活动人数等,起到规范化管理的作用。自治式管理由村民自发形成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人数在2~6人不等,理事长负责全面工作,守事、执事负责主持祭拜活动,出纳、会计负责财务工作。比如庙宇的修缮或翻新,一般都是通过村民筹备委员会,制订重建方案,号召村民筹集资金,并组织实施和重建。管理者会将捐资人及所捐款项写在红纸上,张榜公布或是刻碑保存。
二、海南关公信仰传承主体的演变
海南关公信仰最初由移民带入,作为当地驻军的信仰神存在。《正德琼台志》对明代关王庙的位置及修建者有部分记载:琼州府包括琼山县的关王庙“元建,在卫右。后元帅张成重修。国朝洪武以来,指挥蔡玉、桑昭、黄瑀继修”;儋州关王庙“在所前,弘治间指挥周远建”;崖州关王庙“在所右,洪武丙寅千户李兴创建。永乐戊戌,千户弘毅重修”。元明时期始建的关王庙一般都在“卫”或“所”的近旁,如“府卫”“卫所”等,是元明时期朝廷在海南的军屯治所。卫所制是明朝建立的一种全新的军事制度,设置在各州县。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是一种寓兵于农的基层军事管理制度。关王庙修建者指挥、千户都是地方基层武官。由此可见,关公崇拜作为武官的信仰,在海南已落地生根。
关公作为武人的崇拜神,通过巡游和戏剧的形式,作为传统保留下来。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每至五月“十一日,卫所扮装关王会游街,至十三日,毕集庙中,因演所装游会之戏。军士每于是时为赛。祁保武官心愿各带枷锁。有沙刀伫立王像前三日者,谓之站刀。甚有剪肉焚香,膊刺大小刀箭,腰背签枪者”。在当时,驻军不仅会装扮成关公游街,还会聚集在关王庙以竞赛的形式演出关公戏。军人演出的关公戏被称为“军戏”或“关王戏”,琼剧中至今还保存着《关王会》《关公显圣》《单刀赴会》等剧目。在戏剧表演中,武人使用真实的兵器,并以“剪肉刺膊”的方式显示强悍勇武。由此可见,对关公的崇拜最初是基于其勇武的特点。
明清以后,关公信仰逐渐普及到民间。各地的关公庙数量不断增多,海南民众逐步成为关公信仰的传承主体。海南民众除了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用茶、酒、香供奉关公外,还会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祭拜仪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关公诞辰等重要日子举行祭拜活动,比如三亚崖州忠义堂关圣帝君庙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举行诞宴,农历二月初二、六月二十四做寿。二是具有海南特色的“公期”游公。三亚海棠区庄大村公庙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祭拜关公,并进行游公庆典。公期是一种年度性、区域性的祭神活动,也是海南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公期的主要活动有抬公游公、大规模的宴席聚会等。由于不同地区敬奉的神不同,因此所游的“公”也不同。信仰关公的民众认为,关公作为境主神,能够降妖除怪,保一方平安。在公期来临时,会将关公神像从庙中请出来,用类似轿子的公架抬起游村,每到一户都会给村民拜年,村民以祭品感谢公祖一年来的庇佑。
1936年出版的田曙岚的《海南岛旅行记》中就有对“公期游公”的记载:在定安,(五月)十三日,稚子先对城隍神前颈挂纸枷后,再适关圣神前焚之,以祈平安。临高县关帝诞辰,商民各争赛祈福,有带纸枷或铁锁者。又有将铁钩挂臂膊,入肤经寸,系长链随地拖走,谓之“装军”。临高皇桐墟关公庙大年除夕、正月初二祭拜,鸡、香烛、炮竹。正月十五抬驾关公雕像逐户登门受香赐福,欢闹元宵。农历五月十一、十二、十三,三晚演戏,庆祝诞辰。
对于关公的称呼,一般称为“公”或“帝”,在大陆移民居住地与海南黎族接壤的地域,出现了具有海南特色的称呼——峒主公、境主公。当地黎族人认为,“公祖”的实质就是一种“境主”地域管辖神,这是因为当年海南的汉人移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生存下来,且自冼太夫人后再也没有军队来保护海南的汉族移民。在没有军队保护的情况下,这些“境主”便成了古人的精神依托。
近几年,关公的纪念活动规模更大,参与人数更多。除了民众自发组织外,还出现了由政府指导的旅游民俗活动——关帝会。活动除了传统的“关帝巡城”之外,还有祈福大典、创意市集、惠民文艺演出等。关公信仰的主体经历了从最初的驻军到民众,再到市民游客的变化历程。
三、海南关公信仰的神格演变
关公形象从最初的历史人物转变为文学形象、行业神,然后又成为佛教、道教的宗教神,同时成为具有崇高政治地位的“帝君”,这就决定了其神格内涵的丰富性。在海南,关公的神格内涵不断地扩大化,从武人敬奉的行業神转变为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境主神,进而转化为全能神,不仅具有忠义勇武、保境安民的特点,还兼具靖海的功能,成为当地渔民的崇拜神。
五月十三是关公的诞辰日,《海南岛旅行记》记载:“澄迈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社醮赛愿,祈保者各带枷锁;有执刀伫立神前三日者,曰‘站刀。甚至有剪肉焚香,膊刺大小刀箭者。”民众对于关公的祭拜形式——“社醮赛愿”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民国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岛志》称:“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关公庙也是具有道教性质的神庙。道教随着汉人的迁琼而传入,是海南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宗教。明朝,随着汉族人口的增多,道教活动尤其是斋醮科仪便兴盛起来。海南人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总要设醮祈福或超亡禳祭,后来发展为家醮的镇魔驱邪、祛病免灾、安魂招灵。民间对关公的信仰也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临高县临城关爷庙就流传着关于方士建庙的传说。相传明末清初,琼州海峡地震后,海南地区连年干旱,瘟疫流行,临高一带亡者近半,怪事频发。当时文庙西侧有一块丹木,每有异事,丹木处则有低语:“带马来!”尔后,马铃响处,似有厮杀之声,随后则上下平安无事。有一方士路过,说此处有灵气,遂设坛占卜,原来是赤脸大神关云长在此。于是,众人遂将丹木刻成武圣真身,就地建庙,命名“关爷庙”。因此,民众把关公作为道教神来崇拜。
元明时期,关公作为武人的行业神,其神格集中体现在勇武方面。后来逐渐成为大众信仰之后,老百姓更注重其“忠”和“义”的特质,从各地关公庙的对联可见一斑。例如,澄迈县关圣庙对联:“大义在春秋慷慨一言成骨肉,丹心悬日月艰难百战识君臣”“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临高县博厚墟关公庙对联:“那日誓同心三位君臣兄及弟,白头甘共德一朝文武义偕忠。”三亚崖城港门村关圣帝君庙对联:“赴汤蹈火匡扶汉室忠心昭日月,除魔荡寇拯救臣民义气谱春秋。”
除了忠义之外,关公的神格逐步向全能神演变。海口美兰区过港村关圣庙存有清代道光十二年重建关圣庙的碑铭,记载曰:“从来庙记之设固矣,招神之英风,亦以传人之制作,而光垂永远者,白沙坊过港村恭祀关圣帝君亘古昭矣,阖村保障,砥柱中流,举凡士农工贾,有所求而必应者,深感大德,宁有极乎是。”“有求必应”成为关公神格的体现。
另外,关公信仰在地域空间上,原本作为陆地神受到敬仰,但传入海南后,其神格在空间上扩大至海洋,成为当地渔民的崇拜神。三亚海棠区营头村位于藤桥河入海口处,当地人都是以捕鱼为生,出海作业的渔民深知海上作业的险恶,他们习惯于将平安归来的愿望寄托于神灵,由于渔民吃住都在渔船上,于是将村公庙也建在藤桥西河内,村庙专祀关公。每次出海前,渔民都会在公庙祭祀关公,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四、结语
关公信仰自元代传入海南以来,一直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和包容各族的融合能力,其绵延不绝的历史承续和多元化的文化呈现,对了解民众生存样态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明]唐胄.正德琼台志[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
[2]王贵章.琼州百庙[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2]田曙岚.海南岛旅行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