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及未来走向

2020-05-19 15:10王辉陈鹏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征

王辉 陈鹏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生沧桑巨变,主要经历了整顿调整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快速成长时期、大起大落时期以及内涵建设时期五个阶段。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需要的主导作用,人本思想的逐渐渗透,以及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等。未来,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从打造升学发展空间、增加自身综合实力以及重塑良好社会声誉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内在吸引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征;未来走向

[作者简介]王辉(1994- ),男,安徽合肥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陈鹏(1982- ),男,山东单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青年项目“生源供给侧视角下普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JYC011,项目主持人:陈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9-0005-0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历经70多年的风雨变革。在这70多年中,中等职业教育从大多数人的“理想教育”成了今天绝大多数人的“被迫选择”。70多年的沧桑巨变,让昔日的“教育之星”变成今日的“教育之肋”,回顾和反思中等职业教育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利于探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有利于思考在高等职业教育扩招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整顿调整时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为中心任务。1951年6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提出“目前全国中等技术教育要采取以整顿调整为主、有条件发展的方针”①。因此,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对旧有学校进行改造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专业院校培养、短期培训等形式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干部和技术人才。

这一时期,中等专业学校(不包括中师)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61所增加到1957年的728所②,增长29.8%;在校生人数从7.7万人增加到48.2万人③,增幅高达526%;招生人数从4.3万人增加到6万人④,增长39.5%;毕业生人数从2.4万人增加到9.6万人⑤,增长300%。从数据的增长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遭到破坏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时期取得了较大发展。从教育对象来看,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伟大的人民革命的胜利使工人、农民取得了作为国家基础的政治地位,也取得了享受各级正规教育的政治权利”⑥,然而新中国刚成立时,“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农大众及其子女基本上被关在学校门外”⑦,“一切教育文化机关,是操在地主资产阶级手里的”⑧,这显然与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对旧有学校进行改造和调整,“使教育真正是民主的教育,真正为提高工农的文化政治水平服务,使各级学校为工农大众及其子女开门,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改革刻不容缓的事情了”⑨。1952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规定:“中等技术学校,应有计划地特别吸收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革命工作干部及烈士、工人的子女入学,并予以各种入学的便利。”⑩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免除学杂费、设立人民助学金等措施帮助贫困工农群众完成学业。由此可见,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广大工农群众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在招生录取上优先考虑广大工农群众,但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非工非农群众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从招生就业方式上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上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资料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教育活动也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采取了“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方式。这种招生就业模式在经济尚不发达、物资普遍短缺时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报考,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直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还能获得干部身份,这对于深受“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7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得人民对于快速建设新中国热情高涨,整个社会都弥散着一股浮躁之风。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培养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11。随后,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各类学校开始大规模扩张,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改革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急速下滑。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教育事业也随即进入调整时期,压缩办学规模,精减教职工人数,中等职业教育开始逐渐恢复。但随后而来的“文革”又使中等职业教育秩序被严重破坏,正常的教育工作几乎停顿,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极度萎缩,几近瘫痪。“1969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仅有3.8万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2.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1.5万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已不存在,没有学生。”121970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也开始提上了日程。随后,中等职业教育开始缓慢发展。“到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等都已经达到了‘文革前的水平。”13

這一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以及城市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主。这些学校招生主要面向城镇居民,尤其是技工学校,只招收城镇居民。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在这种背景下,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学校应运而生。但“大跃进”时期,片面强调学校和学生数量的扩张,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产生了诸多问题。经过一轮调整以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城市又开始缺乏技工人才。因此,“1963年5月,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在城市职业教育座谈会上提出要在城市举办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14,城市职业学校由此建立。1966年,“文革”爆发,职业教育被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中等职业教育也由此遭到严重破坏。

(三)快速成长时期(1978—1998年)

“文革”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普通高中“考大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十年“文革”知识分子的积累,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迫使一些综合实力较弱的普通高中转型为职业高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教育工作也开始着重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需要“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重,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5。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提出:“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可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16这份报告对于恢复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期。

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各类中等技术学校(不包括中师)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1714所17和52.9万人18,而普通高中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49215所19和1553.1万人20,普职比分别高达28.71∶1和29.56∶1。由此可见,经过“文革”的严重摧残之后,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问题非常严重,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单一化的问题在随后几年开始逐渐缓解,到1993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762.3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73.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3.7%”21,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首次超越普通高中。直到1998年,“各类高级中等职业学校17106所,在校生1126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7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5%”22,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继“大跃进”时期后再次达到了高峰。学校和在校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降低,事实上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得到了巨大提升。就办学质量而言,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增加,学校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都得到了改善。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要求:“加强实验室、实习工厂(农场)、图书资料室建设,努力充实和更新设备,要提倡学校自制仪器设备。”23除此之外,中央和地方财政还每年给予职教一定的专项补助费。由此,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得到了一定保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大起大落时期(1999—2009年)

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彻底结束了各类中等教育在招生录取、收缴学费等方面的双轨制,并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现有中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录取、学生缴费以及毕业不包分配的中等教育体制。中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急速下降,在与普通高中的优秀生源竞争中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逐渐式微。1999年,高等教育确定了大众化的发展目标,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与高等教育扩招相适应,一方面,普通高中快速发展,招生人数急速膨胀,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生源,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进不了普通高中的“备胎”,而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中等职业教育是对于“差生”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声誉在初中毕业后的分流中一落千丈;另一方面,为了顺利达到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指标,很多地区开始将办学质量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转型为高等职业学校甚至是普通高等学校,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优秀办学主体被剥离,这对中等职业教育无疑是巨大打击。同时,大量优秀中等职业学校的转型发展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错误的发展导向,使得中等职业学校一味追求转型为高等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等学校,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发展。

在随后的几年中,面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急速下降的局面,国家迅速做出调整和部署。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及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規模要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这成为遏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下降的有力支撑。2005年和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两次进行“扩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增长率连续两年高于10%,招生数达到741万人,比1999年招生数高出260万,普职比也达到了1.18∶1。直到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873.6万人,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数,又一次达到高峰。除此之外,国务院以及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还积极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市、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等。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受政策影响而大起大落。

(五)内涵建设时期(2010年至今)

中等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艰难发展,虽然在2005年左右出现了复兴时刻,但这种复兴并不是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力所致,而是受强大行政干预的影响,以降低入学门槛为代价的。为了完成招生工作任务,中等职业学校不再追求生源的高质量,而是将中考失利的学生统统纳入中职系统。对生源的要求除了初中毕业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有的中职学校为了达到招生目标甚至在学生初中一年级或者二年级时就提前招录,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录取中乱象丛生。一味地“下挖”生源可能会在招生方面取得短暂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透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这也是2010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再度陷入招生难困境的原因之一。从目前来看,这次招生难似乎是不可逆的。以2018年为例,初中毕业生为1367.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为557万人,而普通高中招生数为792.7万人,二者相加的总数为1349.7万人,与初中毕业生数几乎持平。在我国出生人口逐渐减少的大背景下,初中毕业生数势必也逐渐减少。无论中等职业教育如何“下挖”生源,也只能取得短暂成效,而无法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即使是将失业下岗人员、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纳入招生系统,也收效甚微。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开始追求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内在吸引力。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指出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为中职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了双重保障。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不再仅仅追求规模的增加,而是将发展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是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经之路。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国家需要的主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维持国内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满足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造和调整,增加学校数和学生数,扩大工农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实行“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政策;“大跃进”时期,我国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发展形势,一味追求“多快好省”,中等职业教育超越教育发展规律而无序扩张,导致教育质量的急速下滑;“文革”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错误地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迅速崛起,改变了我国中等教育单一化的局面,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期;世纪之交,为了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开始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在与普通高中教育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由此可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国家需要密切相关,也随着国家需要的变化而起落。

国家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而“国家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经济的、社会文化心理(包括人们生活质量)的和政治的发展”24。在经济上,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民众对于和平富裕的生存环境异常渴望,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首要选择。而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并且能改善人民生活,因此受到国家重视。同时,也得益于稳定的经济增长,通过改造和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在社会文化心理上,世纪之交,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在新世纪的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而高知识水平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国家需要和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社会文化心理不谋而合,普通教育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从而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危机。在政治上,“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维护其经济基础的核心,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后备军的思想意识与其政治目标保持一致”25,政治形势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方针、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改变,“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泛滥和瘫痪,以及改革开放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恢复和发展,都充分体现了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

(二)人本思想的逐渐渗透

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通过活动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26,人具有能动性,通过主体形式而自我存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印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基因里,也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不断显现。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领域则是强调人的内在潜能,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以国家需要为主导的同时也不断兼顾人本思想,并且在不断融合中越来越趋向于以人为本,注重人之为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和国际环境极不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但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即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教育上也开始向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等弱势群体倾斜。受教育权不仅仅掌握在少数知识分子手里,广大工农群众也在国家帮助下有机会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原则。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我国的主要教育政策体现出“国家本位”“工具本位”。由于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地位,产业结构和工作岗位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并不旺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改革开放之初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上有关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关注的声音越来越多,而教育界也强调教育应该发掘人的潜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到职业教育领域,不再仅仅强调职业教育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也开始强调职业教育要促進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由此,中等职业教育从“社会本位”逐渐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转变,不再只是国家发展的“工具”,而是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更加关注人的需求。1999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开始“下挖”生源,一方面是在与普通高中教育的生源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广大在普通教育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继续求学的机会,将所谓的“学困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三)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职业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也应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而存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合法性”。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无法形成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政策方面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在不断变化,中等职业教育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以政策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失去自身发展的特质。例如,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几乎每年都会下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这种在政策层面的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各地的招生工作,规范了招生程序,但无形中也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一定的招生压力,招生不再根据学校发展要求,而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得招生成为各地学校的“工作问题”,而无暇去考虑招生后的培养问题。从师资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水平是影响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娴熟的技术技能。而现实是中等职业教育在优秀师资方面一直有所欠缺,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不能给予学生实质性指导。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来说,也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课程体系更新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教学方法仍然主要采用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模式,实践课程比例不高、效果不佳。中等职业教育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求,且无法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成为发展的短板之一。

三、高职扩招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考试制度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同样也影响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2019年3月,为了“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由此,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高职扩招对象中,高中毕业生是生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对高中毕业生的录取方式主要有高考、自主招生以及对口单招,前两者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生而言,而对口单招则主要是针对中职生。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对中职生的对口单招数量较少。以2015年为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比例仅为20.02%”27。因此,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中职生的招生录取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但同时高职扩招必然引起招生录取条件的放宽,中职毕业生面临着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更加严峻的升学竞争。这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做出新的应对,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趋向。

(一)打造升学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以提升数量为主向以提升质量为主转变,高端制造业开始逐渐替代低端制造业,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引发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必要性的争论。为此,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参考美国模式,以升学和职业双重准备为目标,建立中高职贯通立交桥,为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好的社会上升渠道。

中职毕业生目前的升学率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也为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本科职业教育,最终到研究生职业教育,即通过中职升高职、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硕士的形式,逐步打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上升通道。从高职院校的生源角度考虑,中职毕业生应当是高职院校的最佳招生对象。“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提升技能而非培养技能的作用”28,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更适合招收既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生源。显然,与培养模式更重学业成绩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以初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更加适合作为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升渠道的打通以及高职院校对中职毕业生天然的青睐性,为中职学生的升学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结合高职招生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升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为他们打造更好的发展空间,逐步改变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差生教育”的思维观念。

(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办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中职学生的需求以及中职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才能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在办学形式上,应该积极开拓多元渠道,不仅仅关注传统的周期较长的学历教育,也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需要的短期的非学历教育,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进入企业的新员工或者处于转岗、晋升的职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满足企业对职工专业技能的基本需求和提升需要。同时,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上也应该加快整合,合并或实行联合办学,实现规模效应,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在专业建设上,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除了要根据科技进步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外,还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集群优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的社会服务能力。在课程开发上,应协调中、高等教育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等共同建设,转变以往以就业为导向的单一课程体系,建立以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元课程体系,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未来不同岗位之间频繁转换的需要。在师资力量上,应加强“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于新教师的引进需要重点关注实践技能方面的教学能力,不能仅仅采用学历筛选的方式,对于在技术技能方面具有突出能力者可以适当放宽理论方面的准入条件,或者先引进再要求其在入校一定年限内达到“双师型”教师需要达到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对本校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增加实践专业课程,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增加教师的一线工作经验,引导他们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

(三)重塑良好社会声誉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初中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沦落为“差生教育”“低级教育”,这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信任修复,在社会上强调中职的价值,形成对中职的正确认知,不断增加民众对中职的认同度。

一方面,需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初中和小學的合作,对初中生和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启蒙教育,培养职业兴趣,深耕职业平等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并为以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价值指导。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社交媒体积极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发展意义,强调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以生动形象的成功案例向民众宣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方式以及未来发展等,不断加深民众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和理解,形成中等职业教育良好的社会声誉。此外,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选择和认同,进而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而对于教师的宣传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小学和初中教师,同时也针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于小学和初中教师来说,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避免在日常教学中流露出对于职业教育的鄙视,让学生对职业教育形成不良印象;而对于职校教师来说,需要加强职校教师对于自身工作的认同以及对于自己教育对象的认可,改变他们对职校生的固有印象,积极为学生服务。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