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民族博物馆的有效应用

2020-05-19 15:04谢芬元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新媒体

谢芬元

【摘要】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平台的广泛应用,为民族博物馆信息化传播和文化教育提供了发展动力。博物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大众进行文化教育。本文在阐述新媒体涵义的基础上,从数字化、网络性与互动化方面分析了新媒体在民族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应用。此研究,以期待为民族博物馆发展宣传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博物馆;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型博物馆而言,传统方式的宣传手段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以讲解员讲解为主的博物馆宣教方式是最主要的宣传方式。信息时代,在新媒体已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微信、微博、短视频都已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使博物馆能够吸引普通人的目光,使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特色进行宣教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旅融合。因此,在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中,应采用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术,立足民族博物馆现有资源,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理念、思路与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

一、新媒体的基本定义

一般而言,新媒体是在科技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依托于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代表的是新的媒体形态,而传统的媒体大多是以广播、收音机以及电视为主。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现阶段的媒体往往是以互联网和多种手机软件为主。以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新媒体可以分为两种意识形态: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

(一)移动媒体

移动媒体即以手机软件为主,比如微信、微博、知乎等互动软件。移动媒体具有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具有信息海量化、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解决了传播体育媒体传播成本高、垄断性强等问题,移动媒体进行体育传播不受时间、空间、人员等要素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文化教育信息传播,并搭建了文化教育传播移動网络平台,为社会公众及时获取文化教育信息提供资源渠道。移动媒体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在移动媒体的平台下,文化活动作为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与娱乐形式,通过移动媒体传播展现了新的特点,传播的时效性显著提高[1]。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顾名思义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手段就是依托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传播平台,生产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客观来看,网络媒体的出现,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快速获取海量信息的基本诉求,但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有关部门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体也正在成为虚假不良信息传播的重灾区,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引导人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我们身边,因为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而导致的重大社会事件比比皆是,网络信息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管和引导,切实改革创新网络媒体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作用[2]。

二、新媒体在民族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有效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大多数的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已经都广泛应用于新媒体技术,而且也基本上都能够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影响力,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微信公众号都搭建起了完整的体系平台,对微信公众号深度开发,建立起各种实用的科普宣传、导览服务的功能。故宫博物院等微博账号更是拥有数百万粉丝,使馆藏文物藏品的科普成效显著提升。中小博物馆相比大型博物馆来说,无论是人力物力都无法望其项背,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条件,提升影响力,是中小博物馆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新媒体在中小型民族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从技术特性出发,优化和延伸整个博物馆宣传工作途径,以切实提升整个博物馆的宣传效率。以下是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在新媒体发展方面的几点做法和探索。

(一)数字化

数字化是新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应用好新媒体技能够保证博物馆的大量信息的传播效率。一般来说博物馆宣传工作内容主要会与很多信息源都相关,不管是文字信息和图片或视频资料,都需要有效地梳理并记录在案。在传统的博物馆宣传过程中,信息往往依赖于手工梳理和录入,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且无法实现参观群众对相关信息的即时检索。而现阶段的博物馆宣传过程中,依托于新媒体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博物馆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对于重要资料能够做好科学管理,在做好博物馆自由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新媒体平台才能实现功能的多样化,观众能够实现有效搜索从而解决讲解人员人手不足等问题,能够极大地提升博物馆宣传成效,进而保证整个宣传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3]。

对于少数民族民族语言等资料的数字化对边疆本土少数民族参观博物馆的接受宣教服务也将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尤其对人数较多的傣族族来说,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特色文化教育信息是对他们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必须方式。

(二)网络性

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根据新媒体的网络性特点,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之后,会进一步加强整个博物馆宣传的影响作用,博物馆宣传信息可以发布到移动媒体或是网络媒体上,这样能够保证信息的即时有效传播,以便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准确地查询相应的宣传信息。

结合博物馆工作特点,通过新媒体技术,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一个线上博物馆,使参观者能够快速获得博物馆的各种信息,包括馆藏文物的图片、文字介绍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视频资料等诸多内容,使宣传信息有效传播。通过线上博物馆,参观者可以不再受到时间或是地域的限制,即时获取相关信息。在资金人力均不足的情况下,搭建起平价又高效的平台,参观者通过关注公众号即刻获取博物馆的各种信息,实现在线阅读博物馆[4]。

(三)互动化

新媒体技术有着很强的互动化特征,新媒体的体验用户人数众多,很多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实现信息即时地互动与交流。在现阶段的博物馆宣传工作过程中,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丰富整个博物馆的宣传途径。在中小民族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提供服务工作,将博物馆的讲解功能与新媒体方式相结合,使每个参观者都能听到讲解,解决一部分讲解员不足的问题。且线上语音讲解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

此外,通过新媒体手段,参观者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实时在线沟通。通过问卷调查等功能设置,参观者还能够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反馈意见,对于博物馆的各方面功能提升有重要作用,博物馆工作人员能够关注微信的留言信息,精准地留意到参观者的一些关注点或是需求点,然后依据参观者的关注或是需求内容,有针对性地优化宣传工作的内容[5],从而确保整个宣传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而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又使参观者能够为博物馆宣传信息内容进行点赞、转发,进一步对宣传信息进行扩大宣传。

另外,就现阶段的发展来说,中小型民族博物馆需要搭建好自身的宣传网站平台并做好优化工作,在宣传平台上准确及时地传播宣传信息。同时,博物馆要运用好微博和微信等在线互动软件,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并且保证有专业人员运营,及时发布活动内容,并即时关注平台上的用户留言,对于普遍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复并做出相应措施。

综上,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及未来博物馆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须做到落实和优化新媒体资源,以提升宣传效果,充分凸显中小民族博物馆的特点,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把民族博物馆打造成科技实体博物馆,确保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更优发挥。

参考文献:

[1]梁徐静,叶婕妤.移动媒体时代体育传播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45-48.

[2]洪长青.网络媒体的管理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16):279.

[3]赵静.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路径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3):209,237.

[4]徐向阳.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创新途径研究[J].品牌研究,2018(3):43-44.

[5]杨洪卫.新媒体时代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几点做法[J].戏剧之家,2017(19):236.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新媒体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探析博物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的路径方法
探析博物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的路径方法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