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唐河 丁 欣
年龄与工资水平的差异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退休是大多数劳动者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能够在满足劳动人员工作需求以及促进社会生产的基础上,调整退休年龄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平均寿命也有所延长。如果退休的年龄较早那么可能会导致劳动者们在工作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下降。关于我国现行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仍然是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所以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制定相关的退休年龄。
中国现行养老制度的有关规范仍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确定的,不过中国现行养老保险的制度的真正确定应该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养老保险基金在刚刚建立的时候,退休人员远远少于在职人员,养老基金支出远小于收入,即使有可能出现空账运行的状况也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影响不明显。由于在上世纪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所以到现在我国新生人口的增长速度远低于老龄化增长的速度。因此,保障退休职工的养老非常必要。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将近75岁。截止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4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老人数量越来越多。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因此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促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如果我国实行了延迟退休的政策,那么可能就会对劳动者们造成一些损失,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条件下进行工作的女性劳动者。不过,由于我国现行养老制度受到了我国老龄化影响的冲击,因此,一定要经过多方面的调研来不断完善我国现行养老制度。从而,令延迟退休问题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建立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模型才能够对中国现行养老制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模型时一定要确定研究区间、就业年龄、退休年龄、缴费率、覆盖率和就业率。研究区间应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以某一年份为研究区间,研究的目标区间应该在五年或者十年内,研究区间的年数不应该过小,否则的话,参数假设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另外,我国的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基本上都是确定的,可以根据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来确定劳动者的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关养老保险费缴纳的规定,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现行的政策来确定缴费率。为了令养老金收支平衡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展,国家统计局统计了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们的人数,也就是说职工的参保人数,所以在进行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一定要进行整体的参数设定,比较不同年龄的基本职工参保的现象。对基本职工的工资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比较不同年龄段内的工龄工资数额和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预测值,可以得到不同年龄的职工平均工资。从而能够得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趋势,所以从延迟退休年龄能够得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
假如说不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对处在各个年龄段的职工们需要缴纳的养老费进行预测,可以得出相应的数据,在相关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如果要是延迟了退休年龄。那么对于城镇职工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城镇职工们的工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也会增加,如果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那么职工们的工龄就会增加,工龄比较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高工龄的职工们一般都有相应的工龄补贴。所以工龄比较长的职工们的工资水平也会比较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工龄长的比工龄短的工龄工资也会高。如果国家实行了延迟退休的政策,那么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额必定会增加,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计算增加的养老保险收入额。所以他们的工资数目也会相应的增加。在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构进行预测时,一定要从不同的人口结构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分析人口结构能够得到预测的人口数和人口的年龄结构,就可以分析出如果延迟参保,那么延迟参保后的一定年限内所影响的参保人数。通过分析延迟参保之后一定年限内所影响的参保人数能够得出他们所对应的工资水平,从而就可以对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有一个准确的确定。再通过一定的计算可以得出延迟退休后增加的养老金收入。如果推迟退休的年龄不同,那么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增加额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养老保险金收入的边缘增加值会随着延迟退休年限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可以得出养老金收入的增加额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率与职工们的退休年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职工们的工作生涯中,并不是所有的职工们都参加了养老保险,仍然存在着一部分职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现象,所以在发放过程当中并不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养老金的发放率与缴费的情况是一致的,所以只有确定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数才能够确定养老保险的发放率。可以根据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金缴纳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个养老金的替代率。设置替代率的主要目的是看养老金与基本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替代率非常的高,那么就说明养老金的发放水平非常的高。
根据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可以看出参保的职工们的退休人数,那么根据一定的模型就可以推断出养老金的支出情况,从而能够对养老金的收入与支出情况都进行一个更好地推测,将养老金的一系列支出情况列成表格,就可以对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如今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养老金的支出规模也应该相应的增长,我国目前女性退休年龄要比男性退休年龄要早,所以女性的养老退休金的支出一定要比男性的养老退休经营支出要大。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重,如果根据现行有关退休政策的年龄来看,女性与男性退休年龄较早,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医疗水平的发达,我国平均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0多岁,如果仍然按照较早时间退休,那么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能就会出现收支必不平衡的现象,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小于支出,那么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没有足够的金额去支撑后续的发展,这就可以看出退休年龄与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应当适当延迟退休,只有这样,养老保险基金才能够有足够的收入去保障相应的支出,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工作的发展。如果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基本职工们的工资水平会发生差异,工龄较高的职工工资水平比较高,在退休之后享受到的养老保险数额也会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根据我国目前的人口实际国情来对退休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
根据我国人口结构以及职工参保的情况来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所以应该设置一定的参数来不断研究退休年龄与工资水平差异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工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从而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保障退休职工们的生活。在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重的今天,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工资水平存在差异,也能够令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