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影响探析

2020-05-18 09:08施夏文瑄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策建议

摘 要:现如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已使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外商投资的首要进入模式。基于此,从技术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独资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164-02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现状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已使外商独资企业取代中外合资企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要进入模式。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的主体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独资企业机构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体现在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

外商独资企业加强了关于技术方面的保护,采取各种措施防范技术外溢,加剧了我国人才流失现象,加深了市场垄断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除了引进先进的技术之外,不断研发创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了竞争力。

二、从技术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案例

由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化作为投资方式的原因较多,本文仅从技术方面做一些分析。

1.外商独资企业不易产生示范效应。由于中外合资企业是由中方与外方共同经营的,双方均有权利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方可以将合资企业在技术、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运用于中方的内资企业,并且中方必须精通企业的相关技术才能实现共同生产,所以中外合资企业更容易产生示范效应。而外商独资企业不但将中方拒之门外,而且增强了对技术的保护,阻碍了技术外溢,因此很难产生示范效应。

2.外商独资企业不易产生人员流动效应。中方对中外合资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也体现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将我国员工安排在企业的关键位置,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技术操作和企业管理,从而能够学习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运用,再加上不限制员工跳槽,因此更容易发生人员流动效应,而外商独资企业恰恰相反。

3.外商独资企业不易产生竞争效应。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往往高于内资企业,而外商独资企业更是高于中外合资企业,所以很可能出现因技术差距过大而无法被内资企业吸收的情况。另一方面,外商独资企业会利用自己在技术、规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占领我国市场,挤占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具备优势的内资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会逐渐被外商独资企业挤出市场,在短期内外商独资企业就很容易垄断市场,进而影响竞争效应的发生。

三、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的对策建议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产生的现象。跨国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根据我国投资环境变化和跨国公司母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目标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既然独资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们应当分析思考其利弊,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1.调整引资政策,营造研发环境。跨国公司在华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快速增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应当利用市场资源优势,在吸引外资政策上,结合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做出适当调整,注重引资质量,鼓励在相关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且与我国产业关联性强、技术升级空间大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给予融资、财政、税收等支持。

2.改进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回流。由于跨国公司的人员流动效应越大,内资企业产出越大,对于国内人才大量流失的事实,我们可以考虑采取措施减少人才的流失,更可以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优秀人才回流。我国的内资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积累和使用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应改进在人才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高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待遇,为他们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国内的企业也能获得同样的甚至比跨国公司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充分利用高技术人才的优势,為更多的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减少人员合理流动限制,改善企业机制,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鼓励进步的高效率工作环境,培养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促进企业进步的同时,减少人员流失的发生,以期更多人员流动效应的发生。另外,从国家角度来说,可以鼓励跨国公司的就职人员凭借自己的技术以及工作经验等优势自主创业,政府应为这些人员提供多种相应的支持,如创办风险投资基金,以解决自主创业的资金问题,还可以考虑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畅通的融资渠道,从而推动先进技术的外溢。

3.强化国内市场竞争,缩小技术差距。跨国公司凭借巨大的多方面优势可能会对某些行业形成垄断,占据市场,但这只是跨国公司的短期行为。只要我国企业不断研发、开拓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使企业逐渐壮大,最终我国市场会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环境。

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注重扶持市场前景广阔、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项目,培养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我国要把视野放宽,在多个领域,多个国家吸引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来我国建立独资企业,以在跨国公司之间形成相互竞争关系。只有市场的竞争环境良好,才能使我国的经济、技术效应最大化。

由于技术差距显著影响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影响内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我国企业一方面要利用好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另一方面要靠自主研发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企业要通过增强研发力量,通过自主创新来不断缩小技术差距,使得外溢技术被更多地吸收。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倾向逐渐加深这一现实,“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变得越发难以实现。从跨国公司角度来说,由于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通过其在华建立的独资子公司可以避免其核心技术的泄露,得以实现其在华投资的利益最大化目标。面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影响,我国应坚持科技研发和运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全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制定策略,积极应对,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11):40-43.

[2]  赵霞.商业FDI对本土制造业:溢出还是挤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2):147-157.

[3]  李晓钟,王玉奇.FDI对中国食品工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8,(7):89-94.

[4]  李梅,金照林.国际、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2018,(10):124-135.

收稿日期:2019-10-28

作者简介:施夏文瑄(1998-),女,江苏扬州人,学生,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对策建议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跨国公司组织及权限和中国企业对比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商务部鼓励服务外包业
2009跨国公司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