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城墙的保护与利用

2020-05-18 09:08刘心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5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刘心悦

摘 要:文旅融合逐渐成为时代的大趋势,使“新旅游”时代加速到来。南京城墙既肩负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责任,也是人们旅游休闲、体验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南京城墙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其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创新顶层设计、科学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开发深度体验、强化品牌打造等对策,从而构筑核心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实施保障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是国内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文旅融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当下重构,还有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利于旅游产业的优质升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深化文物保护和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工作,精心打造明城墙风光带,并将紫金山、玄武湖、长江、明城墙作为打造“一山两水一城墙”的城市名片和開发国际旅游产品的核心资源,奠定了城墙在旅游业的地位,为城墙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

1 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现状

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城垣”,现存25.091千米的城墙虽历经600多年风雨,大部分墙体仍巍然屹立。南京城墙的保护工作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致力于城墙的保护、修缮及日常养护,制定了《南京城墙保护规划》,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城墙开发了一些旅游休闲产品,如中华门城堡、明城垣史博物馆、伏龟楼遗址展厅、文化书坊、神策门遗址公园等,发挥了城墙的旅游价值。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1366城墙穿越跑” “城门挂春联,江苏开门红”、环城70里、城墙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等,推动南京城墙走向世界。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采用课题研发的模式开展文创工作,至今已设计出5个系列共300多种南京城墙文创产品,同时在中华门瓮城藏兵洞内设立 “南京城墙文创旗舰店”经营文创产品,是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

2 南京城墙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与周边联动发展不足:南京城墙空间分布不连贯,涉及南京市多个辖区,为便于对城墙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利用,2014年12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成立,将区属承担城墙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其职责是明确控制范围内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和申遗工作。但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管理职能仅限于城墙本体,城墙周边的旅游资源管理权限不一,导致资源、产品、服务、设施、品牌等方面的协调联动不足,这不仅束缚了城墙的保护和利用,其未来的拓展也会受到限制。

保护与利用关系不平衡:南京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此特殊阶段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对于城墙本体的研究和保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这一倾斜必然会减少对城墙利用和开发的投入。考虑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遗产保护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墙高质量发展而言不仅是难点,也更是挑战。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南京城墙历经600多年,蕴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例如“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的建造思想、珍贵的城砖铭文信息、丰富的历史事件和诗词书画等。目前主要通过图片资料展陈、遗址景观展现、碑刻介绍、文化解读牌等对其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展示,展示方式主要以静态为主,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较为缺乏,软性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对历史文化深处精髓的挖掘不够深入和充分。

整体品牌价值彰显不足: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南京城墙与夫子庙、玄武湖、中山陵、总统府等同属南京的城市名片,但南京城墙在全域旅游中没有占领突出的位置,在旅游市场的感知度和吸引力也较弱,整体品牌价值彰显不足。虽然举办了城门挂春联、环城70里、“乐跑”等主题活动,但是节庆活动带来的反响较小,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创新元素较少。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创新顶层设计,促进联动发展: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众多方面,需从更高角度进行综合统筹协调。应成立南京城墙申遗与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由南京市委市政府牵头,形成统筹协调平台,突破多头管理限制,加强与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构建城墙与周边资源统筹联动、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城墙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将城墙申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同步开展,更好地发挥城墙这一世界级的资源在南京全域旅游发展、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文旅融合,开发深度体验:充分挖掘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底蕴,除表面呈现宏伟、壮观的建筑实体外,城墙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所发生的有价值的历史事件、所隐藏的历史功能价值等需要通过显性的方式“活化”出来,通过文创、科技等手段的运用,如AR互动、VR体验等,将文化与休闲业态、舞台呈现、娱乐体验等项目进行融合,开发深度体验,让游客“知城墙、懂城墙”,深层次地获得历史文化的熏陶。

科学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保护与利用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保护与利用相统一。保护文物是为了提高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南京城墙正处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阶段,应对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结合城墙开发实际情况,在开发过程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城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开发城墙产品,强化品牌打造:根据城墙的本体特征和文化属性,通过城墙故事、主题演艺、沉浸式体验、文化展馆、城墙书房等项目可开发观光旅游、教育研学、体育旅游、夜游城墙、文化体验这五大类高质量产品,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形成完善的产品结构体系。通过景观提升、视频宣传、事件营销等手段,借助南京市打造“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契机,将南京城墙打造为城市旅游品牌的优质载体,逐步强化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赵跃.“文旅融合”视域下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J].智库时代,2020(4):262-263.

[2]王天文,李丽.浅议利用自动化结构安全监测技术保护南京明城墙[J].科技视界,2017(36):204-205.

[3]陈艺文.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J].人民周刊,2016(23):52.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