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建筑文化分析

2020-05-18 09:08祝菜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5期

祝菜苹

摘 要:百色市解放街两侧的骑楼有十分典型的岭南特色,这种特色建筑完美地把环境和商业结合在了一起。百色市解放街两侧的骑楼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浓厚的中西文化结合的氛围使这片地区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文章针对百色市解放街两侧的骑楼建筑文化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百色市解放街;骑楼建筑;文化风格

骑楼建筑不仅突破了旧中国的建筑格局,还有一定的西方色彩,完美地将中国建筑文化和西方建筑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带有岭南的特色,还融合了西欧国家的建筑特色,可谓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本文对百色市解放街两侧的骑楼建筑风格、文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 骑楼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底蕴

骑楼建筑最早出现在南欧地中海地区,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兴盛。当时的很多商业街道都采取了骑楼的样式,把居住和商业结合在一起。在当时,骑楼的景象十分壮观。

当时人们突然认识到了骑楼的特殊功能,开始把骑楼和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引入城市的建设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了骑楼建筑,如百色市的解放街。

近几年骑楼逐渐失去了居住的功能,因为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而逐渐地被新城区新的高楼大厦所替代。百色市解放街的骑楼被完整地留存下来,成了商业经营的用地。百色骑楼历史建筑物保存得十分完整,有非常典型的岭南骑楼风格。百色市的解放街原来被叫作“大街”,是因为红军进入了这条街并解放了百色城才得到了“解放街”这个名字。解放街在百色城的东南部位。解放街于清朝乾隆年间建成,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街道大概有12米宽,路面上铺设了很多青石方砖,从东到西弯出了一个狭长的弧形。之所以会有这种典型的南方骑楼风格,是因为南方多雨,这种建筑物能够让逛街的人避免淋雨。1929年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起义部队由南宁挺进百色,在大码头登岸,通过大街入驻粤东会馆。1949年12月5日,解放军进入百色城,同时进驻大街,大街由此更名为“解放街”。

20世纪50年代,解放街开设了60多家国营的商店。1967年,解放街的骑楼砖柱被涂上了红漆,形成了满街一片红的景象。这座骑楼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集结了古人宗祠的艺术精华,见证了百色城发展的历史,最重要的是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时红七军的军部就设在解放街的粤东会馆内,解放街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也赋予了这条老街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意义。现在这条街依然开设了很多商铺,二楼用于货物的储存,还有一部分用于居住。这种独特的文化风格应当得到我们的保护。

如今,百色市解放街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骑楼商业街的发展。解放街两侧的骑楼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带有十分典型的岭南特色,而且这条街从乾隆年间建成,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两侧的骑楼也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融的完美见证。

2 百色市解放街骑楼建筑风格分析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类型,比较经典有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江南的水乡以及岭南地区的骑楼。百色市解放街的骑楼建筑风格就有十分典型的岭南特色。当前这种骑楼依然存在于岭南地区,并带有中国式的建筑和外来殖民地建筑相结合的风格。骑楼建筑适合岭南地区湿热的特点,因为当地雨季比较多,而骑楼建筑的下檐就刚好可以遮雨。

新中国成立至今,骑楼作为一种传统的岭南建筑物逐渐失去了居住的功能。百色解放街全长330多米,街道两侧的骑楼共有115间,大多为二至三层,更多是用于商业经营。下面我们对百色市解放街的骑楼建筑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骑楼建筑物的形式

百色市的骑楼有十分典型的粤文化特色。近几年来,百色市解放街的骑楼建筑虽然进行了翻新改造,但依然延续了传统的建筑文化风格。在翻新改造的过程中,还适当创新融合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骑楼的平面布局一般是从竹筒屋改造而成的。竹筒屋是一种群体组合的横向排列模式的建筑物。从城市的总体平面布局来看,这种竹筒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建筑物的面比较窄,但是进深比较大,对外是封闭的,利用了开敞的庭堂以及天井进行采光、通风、隔热。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物的风格特征。

2.2 骑楼建筑物的风格分析

骑楼由三个部分组成:楼顶、楼身以及楼底。骑楼的楼顶造型十分丰富,有的是塔形的,有的是拱形雨棚。

解放街的骑楼装饰十分丰富,有的是浮雕图案,有的是窗洞的形式。这些不同的样式都使整个骑楼的墙面变得十分美丽漂亮。骑楼建筑之所以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是因为受到了当时外来文化的影响,故墙面一部分装饰属于西方巴洛克或洛可可的风格,还有一部分是水果或吉祥含义的装饰,这些都是岭南的特色。所以整个墙体的装饰不受拘束,十分丰富多样。

从整体的立面来看,骑楼建筑可以分成三段不同的模式。顶部是女儿墙,中部是楼层,还有一层作为基础的廊部,其中能够看到巴洛克以及洛可可的装饰痕迹,仔细观察还能够看到哥特式的风格。从整体来看,其带有中国式的屋顶,其中的很多门窗、方柱都雕刻了龙和凤,非常可惜的是,百色市解放街原始门窗已经没有保存下来,现已经看不出雕刻。上面的绘画十分精美,屋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尤其是女儿墙还有一些装饰比较精美的圆弧曲线。西式的女儿墙带有巴洛克的风格,这些墙的风格往往不拘一格,一些比较低调、朴素,一些高耸兀立,还有一些是用简单的几何形态搭配而成的。这些繁杂的造型共同排列组合在一起,显得十分和谐。

骑楼建筑物的窗户既有中式的花窗,也有欧洲的圆拱形窗户,不同的窗户上都雕刻了精美的样式。窗户的玻璃使用的是五彩缤纷的花玻璃,但很可惜解放街的花玻璃没有保存下来。

整个骑楼比较重要的就是沿街的那一面。沿街立面一般分为三段,骑楼的列柱、楼层以及山花檐口,沿街的立面一般都是由窗台或者是檐口组成的,上面装饰了精美的浮雕或不同的纹样,这些装饰物使整体的立面变得更加丰富,层次多样化,也能够和周围的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骑楼的第一层大多数都是自由漫步的长廊。解放街骑楼的第一层都是用作商业经营,楼上作为仓储或居住的场所。这种公共步廊的设计方式和新加坡的设计风格十分相似。这种外部的走廊形式可能是当时的英国殖民者设计的。这种设计风格把商业和居住场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一层自由的长廊,能够让人们在雨季的时候有更多停留驻足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从骑楼的建筑结构分析,因为店面没有在街道的两旁,所以为了支撑整个建筑物保持整体的平衡,在建筑走廊的两侧伸出了两条柱子,也被人们称作廊柱。大多数情况下,廊柱之间相隔有4米,还有的是5米、6米。

从结构形式这个层面来讲,这种骑楼建筑大多是磚木组合而成的,在装饰的过程中会选择石灰砂浆面。近几年现代化的骑楼开始选用混合型的材料,也就是说,现代的骑楼大多数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百色市解放街两侧的骑楼依然是传统的砖木结构。从这种建筑结构我们能够看到传统的建筑文化特色。此外,骑楼的立面带有十分经典的艺术特色。解放街两侧的骑楼建筑立面处理得十分成熟,带有中外交融的风格,楼街巷口还设立了较为典型的带有岭南风格的牌坊。但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骑楼的顶部和中部楼层又带有欧陆的风格,仔细观察也能够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古气息。多种风格的混合就形成了一种混合形式的风格。骑楼建筑既带有中式建筑的风格,又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相互穿插、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二者结合得十分完美。

3 总结

解放街两侧的骑楼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仅是一种优秀的建筑形式,还是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我们在针对解放街两侧的骑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大力地保护这些文化历史遗迹,充分发扬骑楼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宏烈.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J].规划师,1998(9):32-34.

[2][5]杨安,杨宏烈.再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J].华中建筑,2001(8):43-45.

[3]黄佛颐.广州城坊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4]杨宏烈.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J].规划师,1998(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