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涉农贷款增长放缓问题调查与思考
——以安徽为例

2020-05-16 12:07:06
吉林金融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开发区贷款农村

高 乐

(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安徽安庆 246000)

一、涉农贷款增速呈不断下行趋势

(一)安徽涉农贷款增长相对快于全国,但增幅低于贷款平均增幅,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

近年来,安徽省涉农贷款增长总体呈逐步放缓趋势。2019年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6个百分点,与各项贷款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期,全国涉农贷款同比增长6.5%,增速更是低于安徽3.9个百分点。从安徽和全国情况看,当前涉农贷款增长放缓、增速较低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二)农村基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贷款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分贷款用途看,2019年6月末,全省农村基建贷款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贷款同比下降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9.3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9个百分点。分贷款主体看,全省农户贷款同比增长19.2%,增速比上年末低4.3个百分点;企业涉农贷款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0.6%,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同比下降1.9%。

(三)过半深度贫困县①贷款增速低于所在地市贷款平均增速

2019年6月末,省内17个国家级贫困县②分别是:岳西县、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利辛县、石台县。截至2019年6月底,岳西县、颍上县、寿县、潜山市、宿松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舒城县、利辛县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已退出贫困县序列。(包括已脱贫和未脱贫)中有10个县贷款增速低于所在地市贷款平均增速;未退出贫困县序列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③太湖县、临泉县、阜南县、萧县、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中有4个县(临泉县、萧县、霍邱县、石台县)贷款增速低于所在地市贷款平均增速。

二、多方面原因导致涉农贷款增长放缓

(一)农户购房需求下降、农业投资负增长、平台融资收缩等导致涉农贷款需求下降

表1 2019年6月末安徽17个国家级贫困县人民币贷款增速情况单位:亿元;%;百分点

一是楼市降温,农户①《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中规定,农户指的是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也包括农村个体工商户。日常工作中,金融机构很多是采用居民身份证上的住址信息来判断。购房需求下降。近年来,农民进城购房是涉农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2019年6月末安徽省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0.4%,其中农户消费贷款的贡献度达53.6%。不过,随着棚改政策调整和前期购买力集中释放,农户购房贷款增长呈现出高位放缓态势。2019年6月末,安徽省农户消费贷款同比增长27.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2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投资负增长,融资需求显著下降。2019年上半年,安徽省农业投资同比下降19.7%,低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8.2个百分点。农业投资下滑直接影响农业贷款需求,进而拉低涉农贷款增速。2019年6月末,安徽省农业贷款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4.2个百分点。

三是平台②按照现行统计制度,平台公司只要注册于县域地区(市级及以上开发区除外),即被认定为农村企业,其贷款统计为涉农贷款。融资收缩,拉低了涉农贷款总体增速。2017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收紧,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的违规担保大幅减少,平台公司融资能力和融资意愿下降,不能融也不敢融,平台融资收缩明显,拉低了涉农贷款总体增速。对安庆辖内7县(市)19家统计为农村企业的县级平台调研显示,2018年以来超过一半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减少或保持不变。

四是环保趋严、“非洲猪瘟”等导致畜牧业信贷需求减弱。从畜牧企业调查情况看,近年来环保管制趋严,不断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整顿工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若养殖户有养殖需求,需办理养殖场相关手续,且对废弃物要求进行无公害处理。由于建设成本较高、利润空间下滑,小规模及散户养殖场退出速度加快。去年以来,中小生猪养殖场还受“非洲猪瘟”疫情叠加影响,生猪大量提前出栏并谨慎补栏,信贷需求大幅减弱。

(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风险分担机制弱化,相应减少了涉农金融供给

一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近年来信用风险暴露增多,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加上一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变差,使得客户经理“惧贷”情绪较重,更倾向于做大项目、低风险项目。2019年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不良率2.5%,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0.6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全省与基建密切相关的四个行业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贷款新增1061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0%,占比较上年全年升高10.1个百分点。

二是部分农村中小银行“脱农”业务增多。随着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减少、撤离,农村中小银行存款来源增多,为增大资金使用效率以获取最大利益,农村中小银行业务调整,经营呈现“两多”特征:一是开展投资业务增多,投资业务增速快于贷款增速;二是开展非农信贷业务增多,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比重降低。2016年以来省内农商行投资业务②是指农商行开展的债券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业务。增长了132.1%,同期贷款增幅为63.9%;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由2015年末的80.2%降至2019年6月末的65.9%。

三是县域担保公司增信功能弱化,制约了银行放贷。受宏观经济下行、信用风险暴露增多等影响,担保贷款违约率升高,担保公司保证金不足情况增多,使得担保公司开展新业务能力大幅下降,制约了银行放贷。如与五河农商行合作的6家担保公司中就有4家保证金比例不足;池州贵池民生担保公司由于无法落实担保,导致贵池民生村镇银行部分存量贷款客户不能如期用信。

(三)现行统计制度将大多县域园区认定为城市区域③,区内贷款大部分未统计为涉农贷款,影响了涉农贷款增长

一是园区在县域经济中地位上升,但区内贷款大部分未统计为涉农贷款。截至2019年6月底,省内每个县都有至少一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伴随着乡镇企业入园、环保整治达标企业入园,近年来开发区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上升。然而,依照现行统计制度,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均为城市区域,区内企业如非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生产服务的,其贷款不计入涉农贷款④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城市企业的支农贷款也属于涉农贷款,不过这部分占比较低。,影响了涉农贷款总体增长。

二是园区“升级”,使得涉农贷款相应减少。如桐城市双新经济开发区前几年一直没有正式定级,各银行对该开发区企业贷款均统计为涉农贷款,2018年该开发区正式并入了桐城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银行对该开发区贷款统计相应调整。又如,岳西县经济开发区2018年5月获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涉及区内企业贷款近8亿元,对涉农贷款余额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行政区划调整,也相应地减少了涉农贷款。如黄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原属于农村区域,区划调整后整体变更为城市区域,区内贷款大部分从涉农贷款中剔除。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农村区域变为城市区域的现象安徽较少,其对涉农贷款增长放缓的影响很小。

(四)不良贷款核销抵消了部分涉农贷款增量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信用风险暴露,全省银行机构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由于涉农领域不良率较高,大量转让核销对涉农贷款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安庆为例,2019年上半年该市核销涉农不良贷款4.3亿元,影响涉农贷款增速0.5个百分点。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由于受人才技术限制和业务权限制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产品创新普遍不强,当出现新兴融资需求时,银行仍按照传统信贷模式予以跟进,使得信贷供需双方难以实现有效对接。面对当前农村传统金融需求放缓,银行应在加大业务开拓力度的同时加强创新,丰富产品内容、优化产品服务,以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提升农村中小银行信贷供给能力

当前省内一些中小银行不良率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提升农村中小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一是政府牵头开展涉农不良贷款专项清理工作;二是政府牵头化解因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上建设贷款形成的风险;三是压实省联社在化解农商行金融风险中的责任,牵头开展银团贷款中的不良化解;四是省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一批不良资产;五是降低处置不良资产成本,适度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标准;六是适当降低税费负担,使农村中小银行轻装上阵。

(三)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金融的协同效用

针对当前很多县域担保公司存在的保证金不足和不良率高问题,一是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对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力度,设立专项基金,与担保机构协调合作。二是担保公司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避免因不合规经营导致代偿过多而无法履行代偿,从而影响到银政担合作模式有效运行和银行“惧贷”、“惜贷”情绪上升。三是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推广力度,创新开展保险支持涉农产业规模化经营,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服务,放大农业保险与涉农贷款的协同效应。

(四)避免政策“一刀切”,便于经济主体适应调整

近几年,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落实环保、“大棚房”整治等政策中为规避责任,存在政策加码执行和“一刀切”问题,对涉农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后应吸取相关经验教训,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留足缓冲期,避免“一刀切”,便于经济主体适应调整。

(五)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发挥好统计指标的导向作用

在当前涉农贷款统计中,以地域范围为导向的统计口径过大,比如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域,从事农业生产或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相关的主体越来越少,金融机构依然按照“地域范围”统计为涉农贷款,这与真正服务“三农”相违背。因此,建议完善统计制度,要以贷款用途为主要划分标准,农村企业贷款除满足地域要求外,还应该看贷款用途是否用于“三农”,二者同时满足时才可归为农村企业涉农贷款。

猜你喜欢
开发区贷款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0
开发区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08
还贷款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9
开发区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