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稳市场 战“疫”监管保民生

2020-05-16 01:42:16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20年3期
关键词:市场监管医疗器械福建省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和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2020年《3·15消费维权报告》。这是福建省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涉及质监、食药、物价、知识产权职能范畴内的消费投诉举报热线并入12315热线平台)后的首份“3·15”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尤其关注疫情期间的消费者咨询和群众举报情况。

战“疫”保稳定,12315在行动

自2020年1月21日起,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强化机制保障,第一时间受理处置疫情防控相关投诉举报。从12315平台数据登记信息中热门词出现的频次分析,在疫情初期,作为最主要的防控物资之一,口罩相关诉求反映最为集中;哄抬物价、酒店、旅游等也成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2月18日起,福建省疫情态势逐渐稳定向好后,与疫情相关的热点诉求日趋平稳。

在与疫情相关的投诉举报中,占比最大的为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占疫情问题投诉举报总量的66%。其中,涉及卫生防疫用品(主要是口罩)的价格违法行为占比超八成,其余主要是涉及大米、猪肉等民生物资价格上涨、缺货问题;其次,是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预付订金纠纷,占比近20%,如取消已预订的机票被收取服务费,取消预订宴席、酒店时,平台或商家不退订金或收取手续费等;涉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投诉占比14%,主要涉及口罩等日用防疫用品及食品、日用消费品等民生物资。

针对消费者关注的卫生防疫用品,疫情期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对超市、药店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口罩等防护用品的质量监管,开展福建省非医用日用防护产品省级专项抽查,已抽取本省企业生产的护目镜、家居清洁剂、卫生纸、洗手液、湿巾等产品112批次,合格110批次,合格率98.21%;迅速查办了一批质量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广告违法、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依法从严从快查处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加强价格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截至2020年3月3日,全省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02起,已处罚208起。

“食品”是平台的另一个关键词。报告显示,疫情期间,食品类民生物资保障平稳有序供应,大型商超正常营业。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向好,食品类市场各类主体日渐活跃。食品类咨询投诉举报整体相对平稳,针对受网络谣言影响,部分地区在1月下旬出现抢购大米现象,市场监管部门搭建沟通平台,凝聚防控合力,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企业与商家参与“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

维权意识提升,新领域引关注

2019年7月1日起,福建省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统一使用12315号码。因此,去年全省12315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同比增长超过9%,达720890件。

2019年,全省12315平台共接受消费者咨询515366件,从咨询内容看,涉及市场监管业务咨询383372件(占74.39%),非市场监管业务咨询131994件(占25.61%)。涉及市场监管业务咨询问题中,服务消费咨询位于第一位,共116904件(占30.49%),产品质量咨询和企业注册咨询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34933件(占9.11%)和22649件(占5.91%)。

2019年,全省12315平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4707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159.62万元。在消费者投诉问题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和广告问题居前三位,三类问题占投诉总量的64.71%。从投诉消费类型来看,商品类投诉占总量的54.91%,其中最多的是食品、服装鞋帽、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和家具用品。居投诉类首位的食品类主要投诉量集中在饮料、粮食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等,主要问题则是食品变质、过期、含有异物(杂质)、包装标识、虚假宣传广告、使用绝对化语言等。服装鞋帽的质量投诉占比仅次于食品,主要投诉缘由是开胶、开裂、褪色等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商标、标识等信息不全和虚假宣传问题。

2019年,全省12315平台共受理群众举报58447件。从举报性质来看,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违反广告管理法规行为13251件(占22.67%)、违反食品安全法规行为10987件(占18.80%)、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行为6698件(11.46%)、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行为5216件(占8.92%)、违反企业、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行为4475件(占7.66%),这几类举报共计40627件,占举报总量69.51%。

其中,关于“两品一械”方面,2019年,全省共受理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咨询投保举报共计11252件,其中,咨询共5509件,占受理总量48.96%;投诉举报共5743件,占受理总量51.04%;从商品类型来看,药品类2047件(占35.46%)、化妆品2851件(占49.64%)、医疗器械类845件(占14.71%)。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其中药品类主要有销售不符合法定标准的药品、药品经营企业销售质量问题产品、无证经营、违规销售进口药品等问题;化妆品类主要有销售不符合法定标准的化妆品、经营企业销售质量问题产品、违规销售进口化妆品等问题;医疗器械类主要反映销售不符合法定标准的医疗器械、无证生产医疗器械、无证经营二、三类医疗器械等问题。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士表示,从相关数据可看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对日常生活类消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对商品质量的维权意识显著提升,行动上更加积极,但维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消费新场景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梳理热点,促进消费领域的健康发展。如近期因疫情而红火的“在线教育”就是需要关注的新领域。

(稿件来源: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

猜你喜欢
市场监管医疗器械福建省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医疗装备(2020年10期)2020-06-13 01:34:36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河北市场监管周年回望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38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30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20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海峡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17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基于控制超调量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