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教育中的运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2020-05-16 03:42安建强
开放学习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虚拟现实聚类

冯 佳 安建强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10023)

一、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兴起,直到80年代,虚拟现实才开始运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培训行业和职业教育领域(Pantelidis,2009)。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将虚拟现实引用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中。2019年,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发布的《地平线报告(2019高等教育版)》预测了虚拟现实在2019至2023年间可能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兰国帅,郭倩,吕彩杰,魏家财,于亚萌,2019)。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部工程研究中心、百度教育共同编著的《2018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教育持续发展,VR+教育、AR+教育等获得深入推进。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具备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政府与各行各业对虚拟现实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密切关注,已经开展了各项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十分必要。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作为数据的来源对象,通过对相关主题的数据进行收集、筛选、统计,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揭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现状与研究热点,为接下来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借助由美国陈超美博士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科学文献趋势动态分析软件CiteSpace,以可视化的形式将研究内容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轨迹等信息清晰地呈现(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2015)。利用该软件将从中国知网获取到的2010至2019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领域的数据进行格式数据转换之后,进行统计分析产出知识图谱,将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演进历程以可视化语言展示出来,通过内容分析法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对图谱上的知识节点及聚类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我国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详细梳理和阐述。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主题词“虚拟现实+教育”“VR+教育”在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选择中文文献,选定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10至2019年,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9月14日,文献来源勾选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检索结果共获得文献280篇。

(二) 研究步骤

本研究首先以主题词“虚拟现实+教育”“VR+教育”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对检索之后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剔除,文献最终以Refwords的格式下载保存。本研究使用的是CiteSpace的5.1R6版本,利用软件中的数据格式转换器将数据进行转换,然后再导入该软件中生成科学知识图谱。Time Slicing的参数设置如下:时间跨度分割为2010至2019年,时间切片默认为1年,不做修改。

三、研究产出分析

(一) 论文数量分析

利用文献计量学对2010至2019年(时间截至2019年9月14日)虚拟现实教育领域的发文量进行统计(见图1),从年度发文量呈现的趋势来看,不难得出,从2010-2015年总体上看,虚拟现实教育领域的发文数量呈现平稳状态,每年发文数量上下波动不大,自2016 年之后出现波动,发文数量快速激增,2016年是虚拟现实元年,元年意味着这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各大领域竞相推出虚拟现实教育产品,从2015年开始,虚拟现实的运营和开发成本有所降低,能为开发者接受。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就该主题领域每年的发文统计量折线图显示,表明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对于虚拟现实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图1 2010-2019年虚拟现实技术发文数量年度统计

(二) 发文机构分析

根据发文数量对发文机构进行排序(见图2),华东师范大学(19篇) 、北京师范大学(10篇) 和北京理工大学(9篇)位于排名的前三位,同时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加强了对虚拟现实的研究,师范类高校成为研究虚拟现实教育的主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杨晓哲与任友群(2019)率先开展了将虚拟现实与脑电波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应用研究,其根据当前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采用了HTC Vive同级别的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与NeuroSky同级别的脑电波设备作为实际操作中的整合技术方案,构建了一个基于脑波数据且不断变化的具身认知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沉浸式学习。北京师范大学蔡苏等(2017)从2009年就开始了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在其带领下开展了概率学习、凸透镜成像、语言学习、校园导航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促进增强现实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与国家开放大学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科研和教学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体验学习的VR/AR智能教学控制思想,从系统论的视点切入,研究了虚拟现实的教学与技术属性,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构建了教学系统框架,通过数据挖掘、教学反馈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系统,有效地提高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学习环境的教学质量(李小平,张琳,张少刚,陈建珍,许梦幻,2018)。

(三)研究分类分析

图2 虚拟现实技术发文作者所在机构分析

以“虚拟现实+教育”“VR+教育”作为主题词检索所得文章,中国知网研究层次分类显示(见图3),基础研究(153篇)、高等教育(41篇)、行业指导(28篇)位列研究层次分类的前三位,其中基础研究领域占“虚拟现实”研究的1/2以上,社会科学类虚拟现实教育研究数量相对于自然科学类研究数量更多。

图3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层次分类分析

(四)知识学分析

图4 虚拟现实技术关键词图谱

关键词聚类图谱能够有效地反映研究的演进情况,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使节点以圆圈样式显示,对研究内容的关键词热点进行分析(见图4),依据图4和图5呈现的热点关键词,可将关键词归为两类。首先,VR教育教学设备平台与工具,主要涉及“Virtool”“VR”等,说明在教育领域中主要采用此类关键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揭示虚拟现实最基础的应用是拓展传统的物理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动态、虚实结合的情境体验;其次,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主要涉及关键词“教育游戏”“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通过创设类似于真实世界的场景,让学习者身临其境般地沉浸该场景,进行某项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通过创设类似于真实世界的场景,使学习者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入该场景,进行某项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

图5 虚拟现实技术频数前6位的关键词

膨胀值(Burst) 可用来表明在某个时间段内某一关键词的迅速激增情况(见表1),一定程度蕴含了该关键词研究兴趣的产生,其中较为突出的高膨胀值的关键词有“虚拟实验”“Virtool”“VR技术”“AR”等。通过前沿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6),自 2010至2019 年,我国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研究大致呈现“VR/AR技术”“虚拟实验”与“远程教育应用”几大维度研究热点。

图6 虚拟现实技术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1 虚拟现实技术高膨胀值关键词列表

本研究利用对数似然率算法(Log-Likelihood Rate,LLR)对于关键词进行聚类,聚类名称是以 LLR 算法中数值最高的特征词进行命名,得到聚类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共得到15个聚类,本研究将这15个聚类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虚拟现实技术相关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运用研究;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以及实践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研究。下面将从这三个部分对各个聚类内容进行分析。

1.虚拟现实技术相关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运用研究——5个聚类

虚拟现实是一种交叉融合性技术,其涵盖了计算机图形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高嵩,赵福政,刘晓晖,2019)。尽管虚拟现实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瓶颈问题:第一,虚拟现实的感知延伸;第二,如何减缓使用者的眩晕感;第三,不同品牌和厂家生产的设备缺少统一标准;第四,教育资源开发。从本研究数据统计来看,该主题下的聚类主要有#3AR、#7虚拟现实技术、#12虚拟现实、#13移动增强现实、#14信息技术。

#3AR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AR、增强现实技术、VR技术、职业教育等。增强现实是将利用信息技术生成的虚拟环境添加入现实世界,增强用户对外界世界的感官。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功能模块: 获取场景信息、人机交互、虚实融合显示、跟踪注册。在这4个功能模块中,其中后三者是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黄松,2019)。#7虚拟现实技术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应用、护理技能训练等。#12虚拟现实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三维虚拟学习环境、教学软件等。彭梓涵与王运武(2019)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虚拟仿真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均有欠缺,针对目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地快速发展,5G时代悄然来临,兰国帅等(2019)基于5G通信技术的特征,对“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5G技术的高速率与低延迟特性将大大改善学习者的体验,让个性化和情景化教育有了可能。

#13移动增强现实聚类下提取出的关键词有移动增强现实、Untiy3d、融合显示、光学实验平台、移动教育等。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视频、角度、位置、图像与3D模型等内容通过智能移动端的屏幕实时地呈现出来,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并进行互动(李亮,朱津津,祝凌宇,2019)。该技术支持下创建的学习环境可超越传统的知识本体观,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将知识的学习与感知世界结合起来,能够让学习者更加全面地学习观察,获得显著的学习或教学效果。移动增强现实和增强现实在教育领域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环境的构建上,前者借助自然环境构建学习环境,后者主要是人工构建学习环境,这种显著的区别将会影响教学应用与教学组织等多个方面。张帅与伍传敏(2018)从理论和技术层次提出了移动增强现实教学设计模式,并应用于旅游方面开发了增强现实移动应用程序,最后指出移动增强现实是当下发展的主流趋势。

#14信息技术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教学技术、职教师范生、新媒体、高教教学等。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性极强,有效提升了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助力。

2.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以及实践形式研究——4个聚类

此类研究领域重点讨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虚拟教学实验平台,将技术与教学结合开设的课程涵盖了多门学科,尤其以医学类、信息工程类、自然科学类为主。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第二,研究内容侧重于利用技术向学习者呈现课程内容;第三,研究类型侧重于实践类与操作类内容。从本研究数据统计来看,该主题下主要有#1Virtool、#8虚拟环境、#9Second life、#11VRML4个聚类。

#1Virtool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Virtool、教育游戏、交互技术、移动终端、行为模块等。Virtool是一款实时3D环境虚拟实境编辑软件,它具备丰富的互动模块,可利用该软件内置的行为模块快速制作出所需要的产品,具备易上手和快速的优点(王艳华,娄岩,郭婷婷,刘佳,2018)。方利伟(2010)利用 Virtool技术设计,开发了实物展示台虚拟实验室。这种实物展示台虚拟实验室包含展示台功能的学习、读取与存储实验数据、与投影仪连接、实物展示台的基本操作、与数据库通信等功能。奎晓燕、刘卫国、郭克华与杜华坤(2018)通过对应用案例分析,证明虚拟实验室教学的有效性,并对虚拟实验在高校中的应用前景持有积极乐观态度。

#8虚拟环境聚类下提取的特征词有虚拟环境、vr虚拟现实技术、工程项目案例、沉浸感等。实验教学是一种依托实验室作为教学场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仪器设备、实验指导书等媒体,操作仪器、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实验最终呈现结果的教学形式(赵建华,2012)。张玉清、郑新奇、管健与高光大(2016)立足于虚拟实验的特点,提出了进行虚拟教学的思路,教学建设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内容:①教学资源;②管理共享平台;③教学与管理队伍;④管理体系。在大学生入学时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对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有充分的了解,逐步建立起实验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虚拟实验室是将教学模式与虚拟仿真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其根据需求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学习环境,突破传统有形实验室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景虹,2004)。陶清源、王岩、任浩与戚中田(2012)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对于虚拟实验室教学方式的看法,结果表明85%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式新奇有趣,十分愿意尝试,92%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式能够随时访问虚拟环境,满足他们不同的实践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梁宇涛(2018)在技术层次对虚拟实验的特征和优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可避免失误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学习,能够达到有形实验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未来之书”是由蔡苏、宋倩与唐瑶(2011)在增强现实学习环境框架基础之上研发的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案例集。三维立体交互书中呈现若干与教育相关的案例,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形式向学习者展示了一个具备交互功能的虚拟世界。这种学习方式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将平面的呆板的教材转化为三维立体的教学资源,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9SecondLife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SecondLife、思想政治教育、虚拟实验室等。SecondLife虚拟环境能够创设逼真、直观的学习环境,其沉浸性和仿真性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问题情境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助于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张瑜,2012)。李学孺与刘革平(2011)曾在其文章中指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仅凭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也难以完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econdLife虚拟社区凭借其情境性特性,能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手段。将SecondLife与Moodle学习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所构建起的SLOODLE 开源项目,能够降低技术的应用门槛,进一步强化交互功能,改善学习环境和体验,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张国民,2010)。

#11VRML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VRML、“互联网+”、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计算机、职业院校等。VRML是一种开发虚拟实验经常用到的技术,它的全称是虚拟实境描述模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具备语言简单易学、良好的交互性、文件数据量小、多种感知等优点。利用其建立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的境界可在Internet上运行。

3.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中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研究——6个聚类

此类研究领域主要针对教育的本质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探寻在新技术、新理念支持下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虚拟现实教学是否有效,虚拟现实教育的影响力如何。如华东师范大学针对国外近十年来的虚拟现实教学的论文进行了元分析,证实了虚拟现实教学存在一定的有效性,但影响力如何与学科、教学时间、性别、年级等因素密切相关(李宝敏,李彪,任友群,2019);第二,学习者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下受到哪些支持或约束因素;第三,虚拟现实环境下学习模型的建构。如李洪修与李美莹(2019)基于虚拟现实学习环境构建了深度学习模型。刘勉和张际平(2019)构建出的基于未来课堂环境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VR and AR, 简称VaA)”教学设计模型。从本研究数据统计来看,该主题下的聚类主要有#0实践教学、#2实验教学、#4远程教育、#5高等教育、#6高校、#10教育领域。

#0实践教学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大学生、“互联网+”教育、虚拟情景等。

#2实验教学聚类下提取的特征词有实验教学、体感技术、VR教育、VR/AR技术、教育应用等。尹伟与姬艳涛(2017)从警务实战训练的角度,探索了VR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公安现场执法教学中,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与真实场景相似的虚拟案件场景,最大限度地训练了学习者的体力、语言技能、动作技能、快速反应等能力,让学习者在案发现场能够更好地运用各项技能完成任务。由于VR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高校也陆续开始研发相关课程并予以实施。卢梅丽与龚昕(2017)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开展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4远程教育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远程教育、SLOODLE、虚拟学习环境、Web3d等。《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推动“互联网+”教育(张纲,王珠珠,2017;徐靖程,2018)。成本低、弹性大的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虚拟现实运用到远程教育中,提供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方便教师进行复杂的演示过程,改善学习者的体验感。杨宗凯、吴砥和陈敏(2019)指出规模化教育、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导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新构建教育生态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改革创新我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高等教育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高等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安全教育、地平线广告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对于整个教学系统可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邱压萍(2019)就虚拟现实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潜力做了深入的探讨。翁武文(2018)指出虚拟现实头盔、VR赛车等产品可称为“本地虚拟现实”,但其存在设备过于笨重、场景不固定、难以大规模使用等缺点,而WebVR可有效避免这些缺点,它属于轻量级的VR,运行平台是各类网页浏览器,各移动终端也可流畅地显现VR内容。目前WebVR很好地与高等教育结合,在展示教学环境、虚拟演示教学内容、虚拟实验等方面均有涉及,有力地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6高校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高校、儿童教育、教育技术、沉浸式学习、教学设计等。沉浸性学习方式将学习者置于虚拟或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使学习者高度集中精神,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内容上,指导、支持、促进参与性和元认知学习过程。真实探究、积极观察、同伴互助等是沉浸性学习的典型例子(克里斯多夫·迪德,彭雪峰,肖俊洪,2014)。

#10教育领域聚类下提取出的特征词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研究、土木工程等。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进一步交融,虚拟现实通过对资源合理的组织,将教学内容通过交互式的三维空间动态视景生动地呈现于学习者,因枯燥乏味的教学理论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谢荣辉,2019)。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模拟出任何教学所需要的场景和环境,使教学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感官体验单调的现象,使教学活动具有更加形象立体的多种感官效果(邬金,徐帅,2018)。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9年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工具,分析多年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就研究整体现状来看,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发文量前期较少,但是在2016年之后,发文量猛增。2016年成为中国VR技术元年,“VR+教育”随着VR技术日益成熟而逐步受到学者的关注,从开始主要关注虚拟现实的开发与研究转向将虚拟现实与多学科融合,就目前研究数据表明,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虚拟现实技术相关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运用研究;虚拟现实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以及实践形式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中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研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但仍然存在众多的发展难题。难题一,虚拟现实的感知延伸。虚拟现实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体验感受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但如何提高用户其他的感官体验有待进一步突破。难题二,缓解使用者的眩晕感。目前市面上开发的虚拟现实产品几乎都存在眩晕问题,如何缓解因虚拟现实系统的视觉反差和画面延迟等因素所导致的用户眩晕问题成为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难题三,不同品牌和厂家生产的设备缺少统一标准。不同厂家或品牌的虚拟现实产品之间不能联通,给用户带来麻烦。未来应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优化设备的共建共享。

第三,在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技能与提高能力,而且需要改善学习体验,让学习者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为了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者纷纷寻找改善学习体验的方式。因此,虚拟现实与课程结合,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这类研究涵盖了多门学科,以自然科学类、医学类和信息工程类为主。①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为主。大数据时代,量化研究方法成为研究者高度青睐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统计能有效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但是研究者不能仅仅关注到技术而忽略了理论,由于教学的复杂性,仅利用量化研究是难以探寻教学的本质的。②研究内容侧重于利用技术向学习者呈现课程内容。虚拟现实教育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研究过程,受“技术观”影响,企图效仿传统的教学工具(如PowerPoint、黑板等)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显然是不科学的。③研究类型侧重于实践类与操作类内容,而缺乏理论性内容研究。目前的虚拟现实教育还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是技术来迎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是应该以技术引导教育的发展。

综上,当前虚拟现实教育活动的开展,仍然缺乏完善、成熟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同时也缺少丰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结合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因此,探寻在新技术、新理念支持下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虚拟现实教学是否有效以及其影响力如何?从2010年至2019年,有不少关于虚拟现实教育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对虚拟现实的教学效果持有不同的态度,可归为以下三种:虚拟现实技术会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会对教育的部分领域产生积极效果、虚拟现实教育没有效果。虽然虚拟现实研究成果与日俱增,但研究成果呈现“碎片化”分布形态,各路学者各执其说,缺乏凝聚力。

第二,学习者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下受到哪些支持或约束因素?目前虚拟现实教育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需求,但对于学习者的情感判读与反馈、师生交互等方面稍有欠缺。

第三,虚拟现实环境下学习模型的建构。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目前仍然存在技术与教学相分离、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有待改善等问题,教学往往只停留在呈现事实而缺乏更深层次的原理理解与运用,探寻有效的学习模型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将虚拟现实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将会越来越广阔,它不单能充当教学工具的角色,也会与教育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虽然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是光明的,但依旧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者来考量,如技术、资金、人才等限制、如何权衡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分配和解决师生情感交流等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仍然需要以理性和谨慎的眼光来看待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在教育领域中发挥其更大的积极效用,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虚拟现实聚类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