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文,谌少波,殷嫦嫦,邵银初*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南昌330001;2九江学院,九江 332000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绝经后妇女,目前学术上普遍观点认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成骨细胞增生减弱,破骨细胞过度活跃,造成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从而显著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影响生存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延缓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渐渐成为了老年医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淫羊藿(Epimedii Folium)作为一味祖国传统中药,自古以来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要药。其中,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pimedii Folium,EF)为从淫羊藿植株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EF具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1]。此次试验旨在研究EF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是否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有关,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对于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积极意义。
购自江阴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1代hBMSCs。
EF(九江学院药学院提供,纯度>95%,用DMSO配置成40 mg/mL的储存液于4 ℃备用);ICI182780(Selleck公司);DMSO、琼脂糖、TAE、PBS粉、青链霉素(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BS)、0.25%胰蛋白酶-EDTA(美国Gibco公司);α-MEM培养基(美国Hyclone公司);茜素红粉(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GREENspin组织/细胞RNA提取试剂盒(北京庄盟国际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Hi Fi-MMLV 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Taq Master Mix、DNA Marker:(北京近岸科技有限公司);基因引物(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三气细胞培养箱(德国Eppendorf公司);TS100-F 倒置相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BD公司);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凝胶成像系统(美国SIM公司);冷冻高速离心机(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Mini水平电泳槽(美国BIO-RAD公司);PCR仪(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将购自江阴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含第1代hBMSCs的培养瓶吸弃多余培养基后,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待贴壁细胞融合达80~90%时,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细胞,PBS洗涤细胞后加入适量完全培养基(含1%双抗及10%FBS的α-MEM培养基)充分吹打混匀,以1∶2分装于两个培养瓶中,继续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以此方法继续传代,细胞逐渐纯化。待细胞量满意后可用含10%FBS的DMSO冻存液冻存部分细胞备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代细胞不同时间的细胞形态。
取第4代hBMSCs进行细胞鉴定。待第4代hBMSCs贴壁融合达80%~90%时,以不含EDTA的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离心(1000 rpm,5 min)后弃上清,用含10%FBS的PBS离心洗涤细胞两遍,再用含10%FBS的PBS重悬细胞,调整细胞数至1×106/mL,以每管80 μL分装至4个1.5 mL EP管中,分别加入FITC标记的抗人CD90和CD45单抗,并设置同型对照组(含FITC标记的抗HLA-DR单抗)、空白对照组,室温避光30 min后以含10%FBS的PBS离心洗涤细胞两遍,最后每管加入500 μL PBS充分重悬,2 h内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取第4~6代hBMSCs,待细胞贴壁融合达80%~90%后,以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细胞,PBS离心洗涤两次后,加入培养基(含10%FBS的α-MEM)将细胞充分重悬并计数。调整细胞数至1×104/mL,以每孔200 μL接种于96孔板中,置入37 ℃、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弃去培养基,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0、2.5、5、10、20、40 μg/mL)EF(以事先配置好的储存液加入空白培养基配置含40 μg/mL EF的含0.1%DMSO培养基,再与含0.1%DMSO不含药物培养基不同比例混合配置成目标浓度)、均含0.1%DMSO的培养基,每孔200 μL。每个浓度设置4个复孔及1个不含细胞的对照孔。分别在第12、24、48、72 h每孔加入10μL的CCK-8溶液,37 ℃孵育2 h后上酶标仪在450 nm光波长检测各孔吸光度A。计算各浓度吸光度OD=A药物-A对照,并绘制成图表。
取第4~6代hBMSCs消化后按105/mL接种于细胞数六孔板中,24 h后,更换加有10 μg/mL EF的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含0.1%DMSO),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含0.1%DMSO),每3天换液一次,诱导14天,定期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取第4~6代hBMSCs消化后按105/mL接种于细胞数六孔板中,24 h后,按以下分组更换培养基:对照组(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EF组(添加20 μg/mL EF的含10%FBSα-MEM培养基)、EF+ICI182780组(添加10 μg/mL EF及1 μmol/L ICI182780的含10%FBSα-MEM培养基),每3天换液一次,诱导14天。弃去培养基,PBS清洗2次,95%乙醇固定10min,三蒸水洗2遍,0.1%茜素红(pH8.3)于37 ℃下反应30 min,PBS冲洗两遍后置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按以上分组作用于细胞,诱导14天后消化并收集细胞,按RNA提取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胞RNA,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合成cDNA,加入上下游引物(序列见表1)及Taq扩增,将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后在凝胶成像系统紫外灯下拍照。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条带灰度。
表1 基因引物序列
传代细胞中,单个细胞呈梭形、多角形贴壁生长,有形态不同的突起,相互之间无规律生长(见图1-1);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多,细胞逐渐汇合,突起逐渐消失,细胞排列逐渐规律,呈成纤维细胞样(见图1-2、图1-3);8~9天后,细胞逐渐铺满瓶底,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呈旋涡状、鱼群样贴壁生长(见图1~4)。
经传代后的hBM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志CD90表达呈阳性(阳性率92.36%),而造血干细胞标志CD45表达呈阴性(95.40%),结果表明细胞均一性良好(图2)。
不同浓度EF作用于hBMSCs后,对hBMSCs的增殖作用存在不同:高浓度组(10、20、40 μg/mL组)对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低浓度组(2.5和5 μg/mL组)反而对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图3)。我们选用对细胞有轻微抑制作用的10 μg/mL进行细胞诱导实验。
图1 P3代hBMSCs细胞形态观察(10×10)Fig.1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P3 generation hBMSCs (10×10)注:1.培养第3天;2.培养第5天;3.培养第7天;4.培养第9天。Note:1.3 days of culture;2.5 days of culture;3.7 days of culture;4.9 days of culture.
图2 细胞表面CD90、CD45表达情况Fig.2 Expression of CD90,CD45 on cell surface
图3 不同浓度EF作用hBMSCs不同时间的细胞吸光度值ODFig.3 Cell absorbance OD of hBMSC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F at different time
EF作用于hBMSCs 后,3~7天内,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向立方形或多边形转变;7天后随着细胞的增殖,细胞开始重叠,相互聚集成团并逐渐开始形成散在的细胞结节,细胞周围形成沉积的钙盐,成团状或条索状;14天后,细胞聚集成典型的骨小节结构,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正常的原有细胞形态消失(图4)。
图4 EF作用hBMSCs的细胞形态观察Fig.4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hBMSCs induced by EF注:1.诱导第3天(10×10);2.诱导第7天(10×10);3.诱导第14天(10×10);4.诱导第14天(10×40)。Note:1.3rd day (10 × 10);2.7th day (10 × 10) ;3.14th day (10 × 10);4.14th day (10 × 40).
茜素红能将钙结节染成红色。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F能促进细胞形成大量的钙结节(图5-1和5-2),而当在有雌激素受体阻滞剂ICI182780存在的情况下,EF的这种促进细胞形成钙结节的能力明显受抑制(图5-3)。
图5 茜素红染色后镜下观(10×10)Fig.5 Alizarin red staining under microscope (10 × 10)注:1.对照组;2.EF组;3.EF+ICI182780组。Note:1.Control group;2.EF group;3.EF+ICI182780 group.
通过检测OPN、ALP基因的表达情况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F能明显上调OPN、ALP基因的表达(P<0.05),而在EF加入ICI182780 以后,OPN、ALP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图6)。
图6 OPN、ALP mRNA的表达结果Fig.6 The expression of OPN,ALP mRNA注:1.对照组;2.EF组;3.EF+ICI182780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EF组比较,#P<0.05。Note:1.Control group;2.EF group;3.EF+ICI182780 group.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 < 0.05;Compared with EF group,#P < 0.05.
黄酮类化合物的类雌激素作用已在很多实验中得到证实[2-5]。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这一特征,学者们逐渐将其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联系起来[6,7],我们选用EF对hBMSCs进行诱导,来阐述这一发现。
实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EF作用于细胞,探寻最合适的EF诱导浓度。本研究发现,较高浓度的EF作用于BMSCs主要表现为细胞毒作用,这可能与浓度高的EF增加细胞外渗透压使细胞脱水死亡有关,而低浓度的EF细胞毒作用不明显,甚至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针对增殖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抑制的特点,我们选用轻度抑制hBMSCs增殖的EF浓度(即10 μg/mL)进行诱导成骨分化实验。为了验证EF的类雌激素作用,实验设置了EF+ICI182780组,ICI182780作为ER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抑制ER受体被激活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学效用,本实验从细胞形态、钙结节染色、基因表达等多方面进行了结果的阐述。较高浓度的钙、磷、镁沉积并附着于成骨细胞胞浆内的线粒体嵴表面,茜素红可与其中的钙离子螯合,产生深红色或紫红色复合物,根据着色情况可以判断钙盐沉积(钙结节)的状况,从而一定程度上知道各实验组成骨分化的效率。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EF能有效地促进hBMSC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使产生明显矿化钙结节,在添加ICI182780后,这种现象明显受抑制。OPN(骨桥蛋白,osteopontin)与AL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均在骨组织中呈现高表达[8,9],成骨细胞浆内富含大量的OPN和ALP,血液中OPN和ALP的浓度可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本实验结果表明,EF能上调OPN、ALP基因的表达,而ICI182780却能抑制EF的这种上调作用。以上实验结果初步表明:EF具有通过上调ER的表达从而促进hBMSCs向成骨分化的作用。这为EF诱导hBMSCs成骨分化的类雌激素所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依据。
当然,基于本实验的结果,有后续更为广阔的空间供我们思考。为更好地验证EF的类雌激素作用,实验可以增加雌激素组作为对照,也可以将ER细分到ERα和ERβ两个亚型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甚至后期可以尝试寻找一条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研究具体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