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
2019 年6 月,江苏省徐州市星光小学申请的课题“小学表现性学习课堂样态的实践探索”立项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科教研是学校项目研究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教研管理与形态、研究机制和内容都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往的教研形态有两种,一是三课模式,围绕磨课、听课、评课展开,各学科结合具体课例和主题进行研讨和反思。二是沙龙模式,每一次沙龙活动围绕一个教学方面的主题进行讨论。这两种模式一直都是课改的重要教研模式。但是,原有的教研形态不足以支持前瞻性项目的研究与推进,无法助力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因此,升级教研形态、丰富教研内容、完善教研机制、增强教研活力是项目推进的前提,我们势在必行。通过思考和实践,笔者总结出“三化”教研新形态,即扁平化管理、主题化设计和层级化推进。
传统的“教导处—学科领导—年级组长—教师团队”层级式教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改项目研究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在教研时缺少多边互动及思想碰撞。而恰恰是教师的内生力、发展力、创造力才能激活研究团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智慧。
扁平化管理是指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管理者,从而减少管理的层级。扁平化结构的教研团队既是学习共同体,又是研究共同体,让一线教师有自主权,主动承担管理责任和推进义务。这样的教研管理才能实现项目在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扎根,体现项目管理责任化、项目任务精细化、项目推进统筹化。
以英语学科为例,学科研究员直接负责统筹、调度、培训学科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我们把研究团队分为文献研究组、阅读写作组、学材开发组、案例观察组、课例研磨组和成果提炼组,组内再精细分工,做到人人承担任务,人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组之间在研究过程中不分彼此,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互相监督,整个项目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项目推荐中关键环节的关键人物,保证了项目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使研究有序推进。
随着研究的深入,项目教师会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比如任务设计的专家、课标分解的专家、教材分析的专家、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专家。扁平化管理可以充分让教师表现自己的能力,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每一位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这样角色的不断转换有利于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教师在这样的研究团队中体会到的成功感、成就感能促使其主动进步、快速成长。
原有的教研内容大多是依托教材、问题展开的,每次教研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经常没有明确的联系。而这种对于实际问题进行碎片化的教研,很难促使教师开展深入思考和实践创新,也不能满足前瞻性项目研究的需要,于是项目组尝试进行主题化教研内容的顶层设计。
主题化教研设计就是在项目推行之初就完成整体设计,确立大主题。参照项目研究方案,将研究任务分解为阶段教研内容,确定子主题,将阶段教研任务串联成任务链,形成系列主题,按照时间节点每次确定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团队成员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就对整体的研究任务有宏观的了解,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以英语学科为例,教研的主题之一是“基于表现性任务形成表现性学习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是建立在表现性学习的任务类型体系上的。评价的体系要包括评价维度、评价标准和评价语言3 个主要板块。为了让评价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我们还需要制作使用该体系时教师的指导手册和学生的指导手册。因此,在本学期教研活动开始之初,项目团队就设计了一条完整的教研任务链,共有6 个主题:任务类型、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评价语言、教师建议、学生建议。目前,项目组陆续完成了4 个主题的教研任务,这4 个主题互相联系,在后续教研中不断反思和修改前面的研究成果。
项目实施之初,我们根据教师的专长组建了扁平化结构项目研究团队,涵盖各学科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基于研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又进行了学科研究团队层级化建设,与扁平化结构的研究团队纵横交错,形成网格化研究和推进机制,细化任务,统筹项目实施进程,是项目研究和推进的重要保障。
核心团队的研究工作聚焦顶层设计项目建设内容、课程体系建构、课堂样态探索、操作策略提炼、研究成果推广,旨在把握项目研究方向,统筹推进项目研究。作为学校项目核心团队,打破学科界限,基于研究内容又重组和细分了研究小组:阅读分享小组、课例研磨小组、成果汇编小组。在教研时力求实现“六化”目标:教研内容主题化、教研引领专业化、教研程序简约化、教研活动可视化、教研参与实效化、教研成果作品化。核心团队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多轮不同主题的教研,不断调整和完善项目研究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
随着项目的有序推进,借力专家引领研究方向,项目组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学校鼓励优势学科先行突破,各学科团队联动探索、自主推进,在项目研究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具有学科属性的课堂结构、学习策略、典型课例等,并指导教师进行试验和反思,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形成严谨科学的教研机制。
例如英语学科团队在项目研究中,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步探索出凸显表现性学习课堂结构模型(如图1)。
图1 英语学科表现性学习课堂结构模型
实践证明,该结构对表现性学习课堂活动的设计有指导意义,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英语学科强调真实语境中的交流,基于单元主题应继续探索不同课型的表现性学习课堂结构,指导表现性任务完成的操作流程,并由项目研究员带领教师借助学科团队教研机制,边实践边教研。
从认同表现性学习理念,到通过表现性任务设计和开展,让课堂生态发生变化,激发学生敢表现、爱表现的意愿,提高学生会表现、善表现的能力,这个过程很难也很长,需要一线教师立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用研究的方法破解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各个学段的研究团队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研机制,在课堂的场域中进行研究。基于项目研究的需要,我们鼓励教师善发现、会研究、能解决,以学定教,以研促教,让教师把听课、评课这种单一的研究形式扩展为一种专业化的科研模式,逐步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例如在一次教研交流中,六年级英语教师提出项目的研究与开展,确实增加了学生的表现机会。但是如何表征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如何评价表现性任务的完成度、如何让学习结果可见,这是我们要在教学中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个问题,教师提出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于是,六年级英语教师从“图说课文”入手,通过教研确定了适合学生用来评价思维导图的标准,并付诸实践。实验证明,评价标准明确之后,学生的导图制作的逻辑性更强,“图说课文”的线索更准确和清晰。由此可见,把评价标准明确地前置于任务开始之前,学生努力的方向更明确,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项目研究的背后是团队的建设,是教研机制的变革。升级教研形态和管理模式要贯穿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在项目研究团队中,没有传统教研的角色分配,没有培训者和受培训者的角色定位,所有教师都会在项目研究中基于实际问题和研究阶段,成为研究的组织者、管理者、观察者、评价者、助力者,全程全方位地参与项目研究。教师在项目研究与实践中,主动分享专业知识,积极表达独立见解。我们观察到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被唤醒,教师都在团队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在研究中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