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痛歼日军古贺联队

2020-05-15 14:58张恺新
侨园 2020年3期
关键词:炮楼义勇军联队

张恺新

“九一八”事变后,不堪做亡国奴的辽宁民众以各种方式奋起抵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风起云涌的辽宁义勇军抗日斗争中,有一场被日本方面评价为“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的战斗,其意义和影响闻名中外,这场战斗就是锦西县冮家屯战斗。抗战时期的锦西县,主体区域即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当地民众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收复失地、抗击外侮,打出了民众抗日的尊严。

不愿做亡国奴的锦西民众

抗战时期的锦西县地处辽西走廊,联结当时辽宁、河北、热河三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锦西县县城位于冮家屯(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这里扼辽热两省交通要道,是从关内通往东北三省的重要门户,日军对此地蓄谋染指已久。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外来侵略,锦西县民众奋起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锦西,当地民众义愤填膺。1931年11月28日和12月2日,当时的锦西县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群众游行示威,高喊“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当亡国奴”“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同仇敌忾”“把日本鬼子打出东北去”等口号,发出抗日怒吼,形成强大的抗日声浪。两次游行示威的参加民众总计有6000余人次,为锦西爱国民众投身抗日义勇军营造了舆论氛围,“在锦西县民众心中奠定了抗击日寇的思想基础”。

与营造抗日舆论氛围同步进行的民众武装积极备战。尽管日军在侵占沈阳、营口等辽宁主要城市后暂时没有进军辽西,但辽西民众已经意识到日军的卑劣企图,开始着手进行抗日准备。在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等爱国人士的支持下,1931年10月,锦西县农村的民众自卫武装——民团“西五会”“东五会”组织健全,并得到了省警务处分发的枪械,锦西县城周边“尚有分散民团拥枪一千八百”。这些爱国民众奔走呼號,传导着“官军不打,咱自己打”“誓死不当亡国奴”等抗日理念,抗日怒火遍燃锦西。

在日军入侵锦西前,锦西民众就积极响应抗日志士号召,为义勇军壮大提供人员保障。1931年11月,东北军爱国军官郑桂林辞去军职来辽西进行抗日动员,他“深入锦西、兴城、绥中等县宣传抗日道理”,筹组抗日义勇军,当地很多青壮年男子追随郑桂林参加抗日义勇军。这支义勇军队伍后来被编为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在辽西地区作战百余次,影响很大;东北军某部营长赵雨时因不满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联络部属和同僚等志士二三十人,携枪回乡加入民团准备抗日。此外,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爱国人士朱霁青组建东北国民救国军并任总监,他出关抗日后将总监部设在今葫芦岛市缸窑岭镇杜马营子村,附近很多民众积极响应,参加朱霁青部抗日义勇军。

据史料记载,锦西县在1932年曾经有多达八路抗日义勇军活动,此外还有东北国民救国军、浑九沟支队、抗日仁义军、东北青年抗日救国义勇军等未被救国会统编的义勇军队伍,总计有1万余人次参加义勇军,在辽宁抗日义勇军中占有重要分量。之所以集聚起如此浩大的义勇军抗日力量,一是由于民众抗日热情高涨;二是各支义勇军部队经常协同作战、彼此配合;三是从地理上这个区域比邻热河、河北,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交通优势,作战后便于隐蔽、转移和保存抗日力量。

筑成抗日御侮的血肉长城

1932年1月3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占领锦州,辽西地区中心城市锦州沦陷。1月6日下午,日军第二十师团所属第二十七骑兵联队87人在联队长古贺传太郎中佐率领下,行进到锦西县城(当时位于冮家屯)东10里的老爷庙村,暂停行进,传令官绅前来欢迎。不久,锦西县县长张国栋率领士绅和商务会代表出城投降,锦西县城沦陷。古贺入城后,把联队部设在教育局院内,逼迫张国栋等组成“维持会”,维持当地的“治安”。1月7日,古贺传太郎雇用中国人当密探,在锦西县城以西侦察情况。当天,日军又有松尾少尉率领的粮秣输送监视队和石野步兵小队进入县城,先后到达锦西县城的日军共计130名。日军联队相当于团,骑兵联队编制人数一般是452人,但第二十七骑兵联队刚组建不久,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编成,该联队连同配属其指挥的石野步兵小队在内,虽然是团级建制,但实际上全部人数只有百余人。联队长古贺传太郎是参加过1904年日俄战争的老军官,在日军中任职近三十年,因此十分骄横,他认为只带百余人就能完全占领辽西重镇锦西县。

日军进兵锦西后,锦西民众压抑已久的抗日激情得以点燃,他们拿起武器起来战斗,向侵略者发出抗击的吼声。

得知锦西县城沦陷的消息后,抗日民团组织“西五会”的骨干们连夜开会商讨对策,决定给予进犯日军以歼灭性的打击,1月7日即锦西县城沦陷的次日夜间,“西五会”民团首领周玉桂率部分抗日民众潜入县城占据了电话局,通过电话向伪县长张国栋表达了抗日的意愿;曾任张学良侍卫副官的锦西县公安局长苑凤台回到家乡苑家屯奔走呼号,发动当地绿林好汉刘春山、刘春雨和刘存起等组织民众抗日,大家推举刘存起(亮山)为抗日队伍指挥,并进行了战略部署,选择有利地形准备展开伏击;1月9日战斗打响后,还有锦西县城周边西园子(今钢西村)、龙王庙(今龙王庙村)的抗日民众自发就近就地抗日,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可以说,抗日民团、地方绿林武装和战场周边民众构成了参加锦西冮家屯战斗的抗日义勇军队伍的三个主要来源。

锦西沦陷后,城内的日军不断遭到抗日民众的袭击,日军联队长古贺传太郎感到县城很不安全,有被抗日民众包围的可能,因此决定先发制人,出城进行“剿匪”。1月8日晚,对民众的抗日准备有所耳闻的伪县长张国栋唯恐出乱子,劝阻古贺不要出城,古贺未听。张国栋无奈,密派亲信去说服城西的民团不要“轻举妄动”,实际上等于向抗日民众透露了古贺的行程。县城外的民团得知古贺即将出城扫荡的消息,连夜做好迎战准备;刘存起、刘春山所率的缸窑岭一带绿林武装(大多数是贫苦农民)500余人于8日夜从锦西县、朝阳县交界处南下,赶到县城西部的地碾子村埋伏待敌。

1932年1月9日晨,古贺传太郎先派遣松尾辎重小队返回锦州领取弹药给养,留下联队的村上小队在县城内守护联队本部,自己率领50多名骑兵和石野步兵小队的28名步兵,配备轻重机枪,于上午9时40分从锦西县城西门出发,向县城西部的村落“扫荡”。古贺兵分两路:其本人和山田大尉率领骑兵野口小队、亲泊小队、中原小队,以及由星野大尉指挥的机关枪队攻打上坡子,命令石野步兵小队攻打龙王庙西山高地。抗日民众与古贺骑兵联队的激战在上坡子屯率先打响。事先埋伏好的抗日民众展开伏击后,古贺命令山田大尉率野口小队部署在右方,亲泊小队部署在左方,星野大尉指挥的机关枪队部署在中央,中原小队作为直属,开始还击。顿时,枪声大作,硝烟四起,尘土飞扬。由于抗日民众武装占据的地势好,加上隐蔽得好,日军很难找准目标。而日军骑兵目标大,对当地地形也不熟悉,被抗日民众打得东奔西窜,很快有一名日军军官受了重伤,并打死一匹战马,日军前进受阻。

就在上坡子战斗打响的同时,攻打龙王庙屯西山高地的日军石野步兵小队,受到预先埋伏在那里的刘春山、张恩远率领的抗日武装的三面夹击,处境非常不利。刘春山和张恩远都有战斗经验,枪法纯熟,一阵激烈的战斗,抗日民众用旧式步枪、手枪、猎枪把配备4挺轻机枪的日军打得死伤狼藉,石野小队长左胸中弹毙命。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参加锦西冮家屯战斗的抗日义勇军有3000余人,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团、伙会和绿林武装,没有统一的组织,但他们团结御侮、英勇抗敌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义勇军自身也付出了伤亡。

在锦西冮家屯战斗中,日军联队长古贺传太郎毙命,这也是抗日勇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取得的卓著战果。当时的情况是:在义勇军于上坡子、龙王庙展开伏击战后,刘存起率500余人袭击县城并切断古贺部主力退回县城的后路。古贺率部向县城回撤途经西园子时,预先控制这里制高点即一座炮楼的义勇军居高临下向古贺联队射击,从东面和北面出现数百名抗日民众围困日军,混乱中,古贺骑马逃到路北炮楼下面,冷不防炮楼上的刘国臣等人举枪向他射击。据当时在古贺身边的属下回忆,一颗子弹从古贺的左肩经右肋穿过,紧接着又一颗子弹将其右腹打穿,古贺重伤落马。炮楼上火力很猛,日军被迫停止前进。

日军发现炮楼的作用后立即出动精锐力量,在机枪的掩护下,将秸秆塞进炮楼内点燃,霎时间火焰冲天,炮楼上的一桶火药起火爆炸,用砖石和泥土砌就的炮楼难以承受如此破坏,坚守炮楼的抗日勇士们除2人跳下炮楼脱险外,刘国臣等9人壮烈牺牲。

此时,日军野口小队长派人到村民徐文礼家院内房顶,想利用高房射击,以控制炮楼的火力。正在一家民房房顶以烟囱做掩体准备射击的当地村民、民团成员郑世吉发现徐文礼家房顶上有一名日军向炮楼射击,另有一名日军正在攀爬房檐,遂拿起枪支瞄准一枪打死房顶上的日本兵,正在攀爬的日军士兵被吓退,郑世吉的义举解除了炮楼西房高处的威胁。看到机枪射手被打死,机枪队长星野大尉代替射手继续射击,眼看炮楼北面砖瓦纷纷脱落,情况十分危险,郑世吉不顾危险,又连发数弹,击中了星野大尉的两条腿,星野因流血过多身亡。据日军战史资料记载,混战中,日军联队少佐副官米井三郎腰部、野口茂美小队长头部中弹身亡。残余的日军烧毁炮楼后,不敢恋战,当日下午3时左右,狼狈逃回县城,日军联队长古贺传太郎也因伤势过重毙命。1932年日本国内出版的《满洲上海事变尽忠录》中收录了此战中毙命的古贺传太郎、米井三郎、野口茂美等军官的照片和“事迹”。

在西菜园子战斗中,抗日民众共击毙古贺等军官3人,士兵8人,连同上坡子、龙王庙战场,在冮家屯战斗中抗日民众总计击毙日军49人,重伤22人,缴获机枪、长短枪等很多军用物资,日军古贺骑兵联队主力被消灭。日军残敌丧魂落魄,遂于1月16日放弃锦西县城冮家屯,胁迫伪县长张国栋等伪县公署人员将县城迁到连山镇。2005年,在当年战事最激烈的西菜园子(今属葫芦岛市连山区钢西村)战场遗址处,地方政府建立了一座“锦西人民围歼日军古贺联队纪念碑”,以昭示历史,铭记先辈的抗日义举。

锦西冮家屯战斗(又称冮家屯大捷)是锦西抗战乃至东北义勇军抗战的经典战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民众抗日斗争中,同时具有歼灭日军一个联队主力、击毙一名日军联队长、收复一座被日军所占县城这三个意义的,围歼日军古贺联队的锦西冮家屯战斗尚属首次。在此之前,日军长驱直入侵占东北各地,虽然也遭遇东北军和抗日义勇军的抵抗,但从未损失过一个联队的主力,从未有一个联队长以上军官在作战中毙命。因此,日军在此战的失败震撼了日本国内。在日本关东军参謀部出版的《满洲事变实志》中哀叹“锦西冬季之风暴,闻之皆血泪也!这实在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日本《协和》杂志1932年第二期刊文称锦西义勇军“是和七百年前成吉思汗的名字一起,以剽悍、敏捷、勇猛而震动全世界的民族”。日本出版的《满洲事变大画谱》《满洲事变写真全集》等多部史料书籍均记载了锦西冮家屯战斗。古贺传太郎被追晋为陆军大佐,其灵牌被“供奉”进日本靖国神社,毙命时所穿“血衣”陈列在靖国神社“游就馆”中,古贺、星野等毙命军官的照片和简介在1932年就被收入日本编印的《满洲上海事变尽忠录》中,以古贺联队被歼为题材的日本军歌《噫!古贺联队》曾一度在日军中传唱。

锦西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战鼓舞了东北民众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上海《时报》在《锦西战役》报道中特别提到:“自此次日军出发剿匪以来,各地义勇军纷起抗日,迄今其势益见炽盛,日军殊有疲于奔命之势。”锦西抗日义勇军的英勇御敌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群体赢得了更多尊严,增进了各界爱国人士对他们的支持和援助,也激励着更多爱国民众投身到抗日洪流中,辽宁各地的抗日义勇军迅速成燎原之势。

当时,锦西义勇军抗日斗争的新闻在上海各大报刊均有报道,身居上海的聂耳在1935年为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时,想到了包括锦西义勇军在内的辽宁抗日义勇军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的画面,为其作曲注入了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冮家屯战斗后,锦西抗日义勇军继续坚持斗争,即使在1933年义勇军斗争转入低潮后,锦西地区仍有李树祯部义勇军坚持斗争至1937年2月,锦西周边的凌南县(今葫芦岛市建昌县)郭文连部义勇军坚持斗争到1942年5月。1933年3月至4月,曾在锦西战斗过的抗日义勇军郑桂林部、耿继周部、白乙化部等义勇军部队直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郑桂林部义勇军参加了喜峰口、义院口等战斗,当时很多报纸对此予以报道。电影《风云儿女》就是以1933年长城抗战为素材创作的,影片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锦西抗日义勇军展现出的奋起杀敌、不怕牺牲、团结一心、坚忍不拔精神是义勇军精神的鲜明代表,他们的抗日功绩永垂史册。

猜你喜欢
炮楼义勇军联队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红旗》的义勇军报道研究
小兵张嘎(下)
珠海炮楼十日谈
高鹏振与《义勇军进行曲》
青年义勇军军歌
苗山深处的炮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