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的形合

2020-05-15 06:14章懿微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翻译

章懿微

摘要:就英语和汉语而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不同是形合和意合。本文将根据意合文本转向形合文本的微妙之处,对比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从而探索出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形合;意合;《天净沙·秋思》;翻译

一、形合和意合的不同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1)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不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美国翻译学家E·Nida(2)认为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英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so that等明确地表示出来的,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同样可以表达出来。那就是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没有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的本身体现出来。王力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汉语的结构好像天衣无缝,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3)英语采用形合法。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衔接,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以形显义。英语常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形态变化等连接句子。汉语采用意合法。汉语造句几乎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形连贯,注重时间和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意现形。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通过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紧缩句,四字格等来体现。英语“以形统意”,“以形摄神”,“以形显义”而汉语“以意统形”,“以神摄形”“遗形写神”。所以在英译《天净沙·秋思》的过程中,应该体现英文的形合,巧用英语的连接词,介词等来连接句子成分。

二、《天净沙·秋思》的中文的意合分析和两个英译本的形合分析

《天净沙·秋思》的原文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由十一个意象构成,句子凝练简洁,词句整齐,结构匀称,没有任何连接词,且句子存在韵脚,比如“马”和“涯”。诗中没有用关联词语,采用紧缩句,四字格来连接,诗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第一,诗中的语序隐含句子的连接,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如果调换语序为“小桥人家流水”,那么意思發生了变化,诗句的意境也不复存在。第二,诗中采用四字格,例如“夕阳西下”。第三,诗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例如“人家”没有指明是一户人家还是几户。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差异。这十一个意象看似只是名词,实则可以在人的脑海产生一幅凄凉的景象,表达出思乡之情,以意传神。汉语的结构,一块一块的凑起来,天衣无缝,毫无痕迹,传神显义。

本文根据译文的风格选择了两篇代表性的译文分析译者如何体现英语的形合。

1.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合译:

TUNE:TIAN JING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1)

译者在翻译《天净沙·秋思》题目采用中文拼音的形式,这样保留了中文的结构,同时译者添加了“tune”这个词,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曲牌名,不至于让读者不知所云。但在散曲的正文,译者部分遵循了汉译英过程中意合转形合的原则。汉语诗是由十一个意象构成,没有采用任何连接词和介词,这也充分彰显了汉语的特点——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巧妙地应用适当的连词和介词将汉语诗还原,这样也遵循了英语作为形合语言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同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不像汉语的结构一样,而是将零散的意象有序地连接起来,体现了英语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枯藤老树昏鸦”的“枯藤”、“老树”和“昏鸦”在译文中不是并列的,而是“干枯的藤悬挂在老树枝上,黄昏归来的乌鸦在叫”,名词词组成了现在分词结构,静态的事物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情景,增添了原文没有的表示动作的hanging,returning和croaking以及表示状态的介词on和at等。接下来,“小桥”(a narrow bridge)连接了“屋舍(a few houses)”和“流淌的小溪(quiet creek running)”,增加表方位的past,below和and,凸现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关联的事物在译文中变成了一幅动态情景,组合在一个英语句子,即“一匹瘦马在西风中沿着一条磨损的路行走”:句中以英语常用的主谓结构为主,两个介词短语前置,体现了英语句子叙述顺序的层次感和清晰感。原文中意境无穷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译为用and连接的两个完整的英文句子。in the west和at the end of the world分别对应了夕阳与想家的游子,结构上与原曲对等,也与整个译文相呼应。译文形式上也较严谨,仍用诗的形式来诠释原文,有明显的韵脚,内容上没作大的改动,也基本符合英文的习惯。

2.翁显良的译本: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2)

翁显良把一篇散曲改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翁显良对散曲的英译采用散文释义(paraphrase)方法,他的译法属于“表意派”。这一派译者主张不要因韵害义,认为译文主要传达原诗意境,而不顾原诗的韵律问题。翁显良认为,“汉诗英译要保持本色,首先要辨明什么是本色。”翁显良的译文在翻译的时候没有考虑韵律和节奏,因而失去了原曲外在的美,但是它摆脱了散曲格律的束缚,用更直接、更具体的语言,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精神,体会该曲的意境。仔细研究这则译文,它也是英语形合的完美体现,经历了一个从意合到形合的转变。原文中的词语连接是隐性的,译文更重视句子的完整形式和结构,增加了许多表动作和状态的词语以及介词,连词等,甚至有的地方还做了内容的增添或修改。同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相似,该译文也是由表动态的景替代原文中静态的物。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多现在分词和介词短语,而翁先生的译文则用小句替代并列名词词组,用rugged,old,wreathed,rotten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来表达原文,如原文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变成了译文中“乌鸦盘旋在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一天快过去了”。译文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文的意思相去甚远,“the day is about done”则是译者根据原文意境的理解而加上去的。下一句以主谓结构为骨架,使用两个介词短语,一个分词结构,调动了英语的各种表现手段,严格地按形式逻辑和语法准则铺陈排列,将原文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组合在一个英语句子里。译文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前一句“古道西风瘦马”结合在一起描绘,仍用主谓结构为主,辅以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增加了许多表动作和状态的词语,如has to go on down,moaning,his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farther and farther等。句中的各部分環环相扣,互为约束,形态外显,表现了叙述的层次顺序和思维过程的轻重缓急。翁显良的译文经过了较大的改编,符合英文的语言思维模式,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身临其境,直接体会原文中隐含的意思和所传达的意境。通过对以上三种不同风格的译文就形合与意合进行的简要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大致的结论:翁显良的译文较符合汉译英过程中的形合法,直接诠释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用英文的句子结构来体现古汉语中隐含的意合句式。中外翻译大家对于诗歌翻译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译诗与写诗无异。译诗首先应该是一首诗,但又能表现原诗的神韵和意义;在神韵和意义之间,神韵又是第一位的。”(1)对于翻译准则,奈达认为动态即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衡量的标准不在于译文中所用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2)如果我们想让译文读者明白这是中国古典诗词而不是散文,我们便得赋予译文以诗体而不是散文体。所以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似乎更具有可读性,它用诗的形式来诠释原文,内容上没作大的改动,也基本符合英文的形合表达习惯。

三、结语

比较分析形合与意合之不同,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英汉语言表达形式之差异,为今后在翻译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依据。任何的英汉互译都不存在绝对的说法。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英语属于静态语言,中文属于动态语言,也要根据情况来翻译,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合译的文章就利用动名词形式将诗歌翻译成一幅动态的景象,这也符合这首诗的所要传达的意思,容易让读者联想出一幅场景。

猜你喜欢
天净沙秋思翻译
秋思
天净沙·冬
秋思
天净沙·春
天净沙·秋思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秋思